吳忠文
摘 要:提升班級整體水平的關鍵是加大班級凝聚力,讓全班學生心向一處,勁往一方。本文主要從建立管理制度、開展文化熏陶、發現學生優勢這幾方面為切入點,探尋如何高效地提升班級凝聚力,進而走進班級管理之“核”。
關鍵詞:凝聚力;班級管理;核心
班級中的凝聚力是吸引內部成員團結在一起的基石,也是一種無形的力量,讓班級內的成員保有良好的心態去學習和生活,利于班級中每一個學生都投入到班級建設的各項事務內。班級凝聚力是一個班級的靈魂所在。下面是本人多年來的工作經驗,與各位同行分享。
一、為學生建立班級管理制度和管理目標
俗語有云:“無規矩,不成方圓”,是說任何事物都要在一定的規律下進行,班級管理亦是如此。制定良好的班級管理制度,讓學生處于制度管理內,做到管理中的人人平等,進而規范班級成員的道德和行為規范。良好的制度建立,是讓學生形成責任意識的關鍵,學生從小樹立良好的制度意識,對今后的行為規范有較大幫助。由于我們學校目前管理的班級學生多為農村學生,平時家庭生活中家長對孩子的培養不到位,不能較好地規范學生的各項行為,所以教師要重視這方面培養。比如,我們班有一位學生,平時沒有良好的時間和責任觀念,早上上課經常遲到,每次做值日的時候都找理由不來,同學們都不愿意和他接觸。我了解這一現狀后與這名同學溝通,讓他知道做值日的重要性,并鼓勵這名學生如果能堅持一個星期不遲到,可以給他記一次優。該名學生在我的帶動下了解到遵守規則及履行自己責任的重要性,他堅持一段時間后獲得同學們和科任教師的認可,很多同學愿意與之溝通和往來。同時,積極向上和團結協作的班集體,為具有良好的凝聚力,要設定與之相匹配的目標。目標的設定需要以班級的實際能力為出發點,不需將目標設定得過遠,讓學生不可觸及,感覺壓力很大,也不能將其設置得過低,降低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其實目標的設定最好要適度,以期達成學生的共識。
二、發揮班級的文化熏陶作用
建設班級文化能加強班級管理,提升學生凝聚力,且對豐富學生思想道德有積極的推動作用。教師為更好地鼓勵學生,讓學生樹立積極向上的學習心態,就應在教室的兩側墻面上設立班級榮譽欄和貼名人名句標語,且在黑板上寫上學生的最新活動口號,將學生的各項活動照片都展現在墻面上,走廊上張貼學生的手抄報,讓學生有良好的榮譽感歸屬,也能以此為契機構建良好的師生氛圍,通過潛移默化的熏陶讓學生逐步體會文化的作用。為更好地培養學生的班級文化,我通過組織課內演講的形式,讓全體學生都參與到班級活動中。我將學生分成幾個小組,每個小組根據課內外內容整合一個小話劇表演,要求每名學生都要有臺詞,并且臺詞都要超過5句以上。這就要求每組學生通過小組討論的方式編排話劇,組內的每個成員都能參與到話劇演練中。長此以往,很多性格內向不善于溝通的學生通過小組溝通,發現溝通沒有那么難,只要把自己想說的內容表達出來即可。良好的班級文化氛圍一方面能為學生學習創設良好的成長環境,另一方面也能強化學生彼此之間的友誼,強化師生之間的溝通,進而讓班級活動能生機勃勃。
三、教師善于發現學生的優勢
任何一位學生都有自己獨特的閃光點,教師需要發現學生的這些閃光點并表揚學生,幫助學生建立學習自信心。教學中曾遇到這類學生,天生比較貪玩,平時也是調皮搗蛋,喜歡在班級里面搗亂,很多學生都不愿意和他做朋友,但這類學生的本質不是很壞,就是對學習不是很感興趣。有一次,班里有一名同學身體不適,嘔吐后很多學生都不愿意打掃嘔吐物,而這名學生卻主動打掃,并陪同這位學生去衛生間漱口,類似的熱心事件在這名學生身上體現次數比較多。我看到他身上的這些閃光點多次表揚,并樹立為典型。久而久之,其他學生也感受到這名學生為人善良,而且古道熱腸,也就愿意與之交朋友,更愿意幫助這名學生學習。這名學生在教師和同學的幫助下,逐步改掉自己的壞毛病,同學之間的距離也更近了,班級的凝聚力也得到了增強。
教師通過這種方式能挖掘出很多同學的閃光點,比如有的學生文化課學習一般,但體育比較專長,教師可以鼓勵學生,讓體育方面的能力強的學生多帶動文化課成績好但運動能力低的學生,讓他們“結成對子”,互學互助。加強班級凝聚力的同時,還可加強班級同學之間的互動。
四、傾注愛心 構建班級
我國著名的教育學家冰心曾明確提出:“如果有愛,就能擁有一切。”愛是任何時代中一個永恒不變的主體,教師關愛學生,并會得到學生的尊重。但班集體與家庭狀況不同,學生在生活中和學習中遭遇的問題也就有所不同。班級里若同學和教師發現其他同學遇到困難就要適當給予幫助,且鼓勵其他學生對困難學生給予特殊的關愛,讓學生感受到班級體帶來的溫暖。如,班里有一位叫小美的同學,家里由于失火遭遇火災,所有的財產都化為烏有,我聽到這個消息以后就與班委會商議如何幫助這名同學解決困境,還不能傷及這名學生的自尊心。最終經過商議決定采用為災區捐款的方式為這名學生籌集資金,這名學生在收到同學們為他籌集的資金以后十分感動。同學之間也因這件事情彼此之間的距離感縮小,感受到班集體里有愛有溫暖,不讓一名學生在班級中掉隊。學生若因為生病不能來學校上課,班長也會組織其他同學到家中探望送祝福,傳遞同學之間的濃濃情誼。
五、結束語
形成強有力的班級凝聚力,是任何一個班級管理的內“核”,但這件事情說起來比較容易做起卻很難,要教師學生共同努力。班主任在班級管理時 要用平常心對待每一個學生,耐心和細致地做好學生的思想工作,為學生多創設良好的文體活動氛圍,做好學生間的溝通與互動,讓學生之間多交流,加大彼此之間的熟悉感。班主任還要不斷地總結經驗,改進工作方式,建立具有較好凝聚力的班集體,推進班級管理與教學水平呈現良性的發展模式。
參考文獻:
[1]袁亞波.淺談班主任如何提高班級的凝聚力[J].中國校外教育,2016(03):11-12.
[2]季愷.淺談班主任如何搞好班級凝聚力建設[J].才智,2013(14):13-14.
[3]蔣迎春.淺談如何提高班級凝聚力[J].快樂閱讀,2012(6):107-107.
(作者單位:湛江經濟技術開發區東簡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