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春來 周正義
摘 要:筆者在參加多次省市級高職院校學習交流后,結合自身所在學院的實際情況,切實感到在很多高職院校中,部分專業設置存在隨意性、盲目性或者以經濟利益為導向。在交流中很多的高職院校教師都表達了一些獨到的見解,給筆者帶來很多的感悟。高職院校的專業設置到底該如何優化,在國家大力扶持發展職業教育的如今,確實是一個迫在眉睫的問題。
關鍵詞:高職院校;專業設置;優化
在多次省級、市級的高職院校集中學習交流會中,了解到:在很多高職院校中系部、專業設置都沒有一個明確的思維方法和認真的研究論證,部分專業的開設沒有根據地區的需要和學校本身的資源來開設,特別是在一些二、三線的高職院校,專業的開設或者只為增加學費收入,對于專業本身來說是盲目的。對此,部分省市開展了以專業建設為主的高職教育改革,如湖南省開展了高職專業群建設,其目的是優化專業設置,加強專業集群發展。
一、高職院校專業設置存在的問題
(一)脫離地區經濟和市場要求
由于各方面原因,導致不少高職院校的專業設置,根本沒有結合當地經濟實際。例如一些學校在內地,所服務的地區根本沒有外貿企業,卻開設了外貿專業。而當地支柱產業大量需求的人才,由于種種原因沒有開設。
同時,一些高職院校在專業設置過程中,對社會潛在的人才需求缺乏應有的、充分的市場調查研究,而是僅僅根據現有師資來考慮“安置”教師,“充分利用”現有師資,所設置的專業人才市場需求面狹窄,社會需求不迫切,缺乏吸引力,導致囤積畢業生,專業越辦越窄,成為“曇花專業”。有的院校什么“熱門”就上什么,不考慮該專業的自身師資力量和教學條件是否具備,不論證當地人才市場和經濟社會發展是否需要,缺乏針對性。
(二)缺乏整體規劃,缺少骨干、特色專業
就當前的情況來看,尤其是中專升格而來的高職院校,對專業發展的整體規劃不夠完善,專業設置短期行為明顯,只求一時的適應。在專業設置過程中,主觀化傾向嚴重,在未對專業特色、課程體系、就業前景等問題進行認真分析研究的情況下,僅憑感性認識判斷哪個專業的市場前景好、哪個專業走俏,就盲目地設置該專業,缺乏廣泛的調查和嚴密科學的論證過程,因而帶有很大的隨意性,缺乏科學依據。
很多院校以開辦新專業為時尚,專業數量增長過快,專業變化頻繁。一個新專業還沒有畢業生,便撤掉停招,又更換新專業,缺少考慮長遠專業、品牌專業的建設,缺乏專業設置和建設相對的穩定性從而缺乏相對穩定的特色專業、骨干專業。有的院校專業設置門類齊全,專業的設置和管理與企業、行業和職業界的聯系不夠緊密,帶有粗放性。在很多院校這種現象直接表現在教師的授課上,只要求教師能上課,能上越多的科目越好,而對于在某一學科上做精做尖,那是可有可無的。
(三)專業設置雷同
目前高職院校之間不僅層次都屬于專科院校,專業設置也大都雷同,大多是選擇設置成本低、易于教學、見效快的專業,例如圍繞著第三產業、服務性行業而設置。大多數學校都開設了經貿外語、文秘、電子商務、計算機應用、經濟管理、旅游管理、會計等所謂的熱門專業,形成了學校間爭奪生源的競爭局面,而不顧及專業結構的合理性、學校辦學條件和社會的需求。
如湖南省66所高職院校,幾乎每所高職院校都開設有計算機、會計、營銷等就業路徑寬的專業,都跟著熱門專業陸續開設了電子商務、物流管理等專業。很多高職院校的專業甚至和本科院校雷同,在高等教育中無職業技術教育的特色,在高職院校中無本學校的特色。
二、優化高職專業設置的思路
(一)以地區經濟需求為導向
1.分析地區經濟的人才需求
高職教育的人才培養目標是為地區或者跨地區內行業的生產、建設、管理、服務等第一線培養技術人才。高職教育的培養目標決定人才培養模式要具有面向市場的特征,是為地方經濟發展需要服務的,所以專業設置和管理自然帶有鮮明的區域特色性,應該與當地社會經濟發展相適應,與本地區相關的行業有著直接、緊密的聯系。
高職院校的地方性與職業性特點,決定了它必須根據地方經濟發展和人才市場職業崗位變化,及時開發“適銷對路”的專業,以地區經濟需要為導向,按照市場人才需要確定相應的專業。合理的設置專業必須做到專業與社會職業相呼應,專業與企業需求相對接,專業與就業崗位相掛鉤。
2.分析市場人才需求
學校在考慮確定專業設置時,必須面向市場人才需求,以市場的實際需要為導向,以職業崗位(群)為依據,針對一個行業崗位或一組相關職業崗位來設置專業。要對市場人才供求情況進行深入的調查研究,掌握當前或今后一段時間內所需崗位工作的技術人才數量,將當地產業結構和社會人才需求的變化趨勢,作為確定專業體系主體框架的依據,及時發現潛在的人才需求。
(二)根據企業群或者生產集群
適用于企業集中,或者產業集中的地區,可以根據地區內的生產集群設置專業。同時行業性質的高職院校,也應該按照這種方式設置專業。
如湖南省“長株潭經濟圈”,機械制造、汽車工業、高端裝備制造、新材料研究、生物科技等等,都是納入到省發改委發布的《湖南省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促進產業轉型升級規劃(2016—2020年)》中去的。那么該地區院校就能有一個很好的地區經濟導向,雖然不可避免的,如湖南鐵道職院、湖南高鐵職院等。又如東莞的職業技術學院,則可以根據電子工業園、服裝工業園、科技工業園等開設針對性的專業。對于行業特征的高職院校,如湖南現代物流職業技術學院,可以根據物流園、物流企業和企業物流等實際需求設置專業。
(三)根據產業人才需求設置專業
適用于內地經濟不太發達地區,缺少企業集群,企業多分散,但是支柱產業特征明顯。這些地區的高職院校,可以根據支柱產業或者人才需求較普遍和數量較多的行業設置。一般情況下,在當地只有一所高職院校時,應該根據支柱產業和需求數量較大的行業,設置對應的專業。
如湖南旅游資源豐富,且交通相對便利,那么,郴州職業技術學院作為內地地級市的職業技術學院,按照郴州經濟產業的人才需求,對應旅游業、采礦業設置了旅游管理、礦山機電專業等。對于需求眾多的會計業和工商管理業,設置會計、營銷等專業。
作者簡介:
何春來,男,民族:漢族,講師,湖南省郴州職業技術學院,主要進行企業管理物流方面的科研。
周正義(1983.3—),性別:男,民族:漢族,籍貫:湖南新邵,講師,研究方向:物流管理和職業教育。
(作者單位:湖南省郴州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