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靜秋
【摘 要】閱讀教學是英語教學中的難點和重點,也是學生學習過程中的難點,很多學生存在閱讀困難。本文從英語閱讀教學出發,提出了幾點閱讀教學建議,希望能夠對大家的教學有所幫助。
【關鍵詞】初中英語 閱讀 課堂教學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06.140
閱讀是英語學習過程中的必修課,同時,閱讀也是學生英語學習過程中的老大難問題,很多學生對英語閱讀存在抵觸心理。但是,閱讀在學生考試過程中所占的比重最大,閱讀也是檢驗學生英語學習能力的重要標準之一。因此,在初中英語教學中教師要加強閱讀教學,積極培養和鍛煉學生的閱讀能力,提高學生的英語水平,讓學生在閱讀過程中,體會到英語學習的樂趣,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一、根據學生興趣,選擇合適的閱讀材料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英語閱讀教學中,教師要加強與學生的溝通,發現學生的興趣愛好,以及學生自身的特點和特長,根據學生的興趣和特點選擇合適的閱讀材料。閱讀材料作為閱讀教學中的重要教學內容,其合適與否將直接影響學生在閱讀課程上的表現,因此,教師要重視閱讀材料的選擇。根據班級上學生所學英語的水平,以及不同學生的英語學習情況,選擇不同的閱讀材料,實施因材施教。同時,教師要明確學生感興趣的話題,圍繞學生的日常生活,選擇學生熟悉的話題,讓學生在閱讀過程中能夠根據自身已有的生活經驗來理解、閱讀材料,以此來增強學生對閱讀的好感,減少學生對閱讀的抵觸心理,增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此外,在準備閱讀材料時,教師要根據教材上所學的內容,選擇與教材相關的閱讀材料,這樣不僅能夠拓寬教材的內容,而且還能夠讓學生運用教材上所學到的知識,體會到英語學習的實用性,讓學生能夠在閱讀過程中運用課堂上所學的知識,從而增強學生對知識的運用能力。同時,也對學生起到檢驗的作用,增強學生的信心,讓學生在閱讀過程中,獲得成功的喜悅,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二、創新教學模式,激發學生閱讀興趣
從當前的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來看,教師依舊采用的是傳統的教學模式,在這種教學模式下,學生的主動性沒有得到充分的激發和利用,學生在課堂上的積極性不高,同時課堂氣氛沉悶,會導致整個班級上學生提不起學習精神,影響整個班級學生英語能力的提高。針對這種現象,教師要創新教學模式,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
首先,在進行閱讀之前要做好鋪墊,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在進行鋪墊的過程中,要激發出學生對閱讀材料的興趣,讓學生在好奇心的驅動下,深入的閱讀文章。其實,在閱讀過程中,老師也可以給學生適當的提出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閱讀。學生帶著問題閱讀就能夠集中注意力,如果學生只是對文章進行泛泛的閱讀,這樣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很容易分散注意力,不利于學生把握閱讀材料的大意。此外,在閱讀過程教學中,教師要傳授學生閱讀的方法,讓學生學會粗略讀文章,整體上把握文章的主題,這樣在做閱讀題目時,能夠搞清楚大方向,不會在大方向上出現問題。同時,要讓學生學會善于抓住關鍵句、關鍵詞,明確文章的結構,逐步深入,深度理解文章。
三、讓學生學會利用工具書,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在實際教學中,我們會發現很多學生在閱讀過程中會遇到生詞,但是在遇到生詞時,學生不會利用工具書。一方面是因為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養成了懶惰的心理,另一方面是在教學中,教師沒有培養學生利用工具書的習慣。這兩方面的原因導致學生在閱讀過程中遇到生詞時,不會自己直接查詞典,而是直接向教師請教,這樣的學習方式不利于學生閱讀基礎的提高。
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讓學生學會利用工具書,在閱讀過程中遇到生詞是不可避免的。但是教師要讓學生明白,在這種情況下,首先要做的學會猜測詞義,利用上下文或者具體的語境,猜測生詞的大概意思,在之后的講解過程中,讓學生學會利用工具書,查找生詞的真實意義,并且將這些生詞整理歸納,加強記憶,作為作為生詞要來掌握,擴大學生的詞匯量。學生通過自己動手查詞典掌握詞匯,要比學生單純向老師請教,更能夠加深學生對詞匯的印象,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四、進行閱讀方法的教學,提高課堂有效性
在閱讀教學中,教師要注重閱讀方法的傳授,讓學生學會如何把握文章的大意,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通過閱讀總結、歸納,我們會發現,閱讀材料的中心大意往往會呈現在開頭的某一個段落,而每段的大意往往也是在段落的首句或者末尾展現。因此,如果學生如果沒有讀懂文章的意思,在做閱讀題目時,就要根據文章的首段以及每段的首句和尾句來作出選擇。不能因為沒有讀懂文章而放棄題目,很多題目都能夠在閱讀材料中找到答案。此外,教師要指導學生進行閱讀題目的歸納和總結,根據練習題中所給予的閱讀題目,將閱讀題目歸納總結出題型,根據題型的不同歸納、總結每類題型所需要的解題方法。“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只有在學習中不斷地總結和思考,學生才能有能力的提高。
此外,在閱讀教學中,教師要豐富學生的文化背景知識,在閱讀材料時,會涉及到很多英語國家的文化背景知識,而學生如果對這些背景知識不了解,在閱讀時就會增加學生閱讀的難度。因此,在閱讀教學中,教師要通過各種途徑豐富學生的文化背景知識,比如,利用多媒體教學,給學生展示說英語國家豐富的歷史文化知識,以及他們生活當中的禮儀、習俗。這樣不僅能夠豐富學生的閱讀課程,還能夠讓學生在學習閱讀的過程中了解文化知識,從閱讀學習中,尋找學習英語的樂趣,提高學生的積極性。
五、創新作業形式,減輕學生的學習負擔
在當前的教育背景下,學生面臨著巨大的升學壓力,作業是每位學生都不可避免的,但是很多情況下,學生只是出于應付的心理,來完成作業,這樣會使得作業的價值大打折扣。這與教師的作業形式是有關系的。在教學中,教師要創新作業形式,減輕學生的學習負擔。真正從學生角度出發,在閱讀理解教學中,教師在課下應該讓學生得到適當的放松,學生在閱讀課上都不一定能夠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中,如果教師在課下依舊讓學生進行閱讀理解的練習,很容易讓學生產生抵觸心理,同時,學生也會感到疲勞,反而會對學生的學習不利。因此,教師可以讓學生適當的通過閱讀來放松,或者給家長講述自己在課堂上學到的知識,通過這種方式,提高學生的積極性。
總之,在閱讀教學中,教師要掌握方法,不斷創新,為學生創建良好的學習氛圍,提高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得到更多的鍛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