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文潔 張甜
【摘要】河北人民廣播電臺旅游文化廣播的《燕趙傳奇》節目以通俗化、故事化的講演模式配合多種廣播元素,再現地域文化傳奇,使京津冀歷史故事“活起來”,文化傳統傳開來。本文介紹了河北電臺打造品牌節目的經驗及多媒復合傳播、延伸產業鏈條的思路。
【關鍵詞】《燕趙傳奇》 地域文化 復合傳播 文化市場
【中圖分類號】G222 【文獻標識碼】A
文化是我們的血脈,是我們的精神家園。挖掘、弘揚燕趙歷史文化,傳承優秀文化基因,增強民眾的文化認同感和文化凝聚力,是主流媒體肩負的歷史責任。正是基于這種文化自覺和文化擔當,河北人民廣播電臺(以下簡稱河北電臺)大膽嘗試,精心打造了大型本土文化系列節目《燕趙傳奇》,邀請知名專家學者組成創作團隊,在節目內容、樣態、編排等方面大膽創新,用新聞講歷史,用文藝講文化。欄目把握輿論宣傳重要節點,成序列推出精品節目,以通俗化、故事化的講述集中展示京津冀悠久厚重的人文歷史、璀璨多姿的文化遺產、慷慨誠義的燕趙風骨。
節目自2013年初在河北旅游文化廣播開播以來,較短時間內即引發京津冀區域聽眾廣泛關注,收聽率排名迅速上升。節目播出過程中,不斷收到京津冀地區不同年齡、不同文化層次聽眾來電或來信,或索要光盤圖書,或提供故事素材,或提出建議和想法。在北京工作的河北平山籍出租車司機盧永健說:“這個節目講自己家鄉的事情,通俗易懂,自己愛聽,也愿意推薦給乘車的外地朋友,讓他們在第一時間感知河北的歷史人文、城市內涵,自己也感到很自豪?!敝嫾?、河北省美協原副主席、報刊美協主席李豐田先生說,作為一個土生土長的河北人,《燕趙傳奇》讓他倍感親切,深受感動,希望節目能夠把本土文化這個品牌堅持下去,讓更多的河北人了解家鄉的文化。省內多個地方志辦公室表示,在如何更好傳播城市歷史文化的命題上,《燕趙傳奇》給了很大啟發,將參照《燕趙傳奇》節目模式,整合媒體、專家資源,制作城市歷史文化系列節目。
《燕趙傳奇》創辦近三年,獲中國廣播影視節目大獎、河北省文藝振興獎、河北廣播影視節目一等獎等,更在2016年獲得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表彰的“2015年度廣播電視創新創優節目”。
作為一檔歷史文化類廣播節目,《燕趙傳奇》以成風化人為己任,以傳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導向,以創新、創優的思路探索廣播節目新樣態,成為主流媒體發掘、弘揚本土歷史文化的范例。
一、緊扣重大主題,挖掘地域文化
京津冀文化底蘊深厚,留存了許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篇章?!堆嘹w傳奇》在挖掘整理優秀文化的過程中,突出選題的新穎性、結構的連續性和內容的關聯性,成序列、有規模地謀篇布局,已播出成品節目700余期。
2013年4月,《燕趙傳奇》以傳揚京津冀歷史文化一脈為主旨,推出“根脈文化”“皇家文化”“民俗文化”“誠義文化”“長城文化”5個系列500集節目,還原歷史真相,演繹傳奇故事。
2014年9月26日,時值華北人民政府誕生65周年紀念日,欄目以華北人民政府作為中央人民政府的雛形,為新中國的成立和建設奠定堅實基礎為歷史背景,推出65集特別節目《中央人民政府從這里走來——華北人民政府全景實錄》,全景展現華北人民政府從創建到發展的歷程。
2015年5月5日至2015年6月23日(奧林匹克日),欄目再推50集專題節目《張家口往事》。節目側重張家口與草原絲綢之路相關的史實,結合近代群眾體育、冰雪文化傳統等彰顯地域文化特色的史料,以歷史觀照現實,為京津冀協同發展、“一帶一路”國家戰略、北京攜手張家口申辦2022年冬奧會營造了濃厚的輿論氛圍。
為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燕趙傳奇》于2015年7月7日推出70集特別節目《燕趙抗戰英豪錄》。節目選取燕趙抗戰史上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事件,集中展現燕趙抗戰英豪的光輝事跡,有些人物和事件是首次公開披露。該系列節目成為河北主流媒體紀念抗戰勝利70周年的經典篇章。
2016年伊始,《燕趙傳奇》再推百集系列節目《邯鄲成語故事》,以新的角度講傳統文化,用新的語言說傳統故事?!爸腥A成語根在邯鄲”,節目一經推出,就在京津冀等廣大收聽市場引發良好反響。
二、樹立創新思維,實現復合傳播
(一)突破傳統模式,創建新型團隊
《燕趙傳奇》打破傳統媒體內部挖潛的局限,借助省內外成熟的編創力量和專家隊伍,進行反復論證,超前謀劃。節目創辦之初,邀請中央電視臺優秀紀錄片導演擔任總編導,邀請河北及北京歷史文化學界的一流專家學者撰稿主講,有中國長城學會副會長董耀會,河北省政府參事室特聘研究員、著名社科學者梁勇,清東陵博物館副館長(百家講壇特邀專家)李寅,還有西柏坡紀念館研究員王律、張家口察哈爾文化研究會多位研究員等。作為河北電臺節目創新的重點項目,特別成立《燕趙傳奇》工作室,組建精干采編制作團隊,探索新型的節目制作流程,確保節目運作優質高效。
(二)超越傳統傳播,實現多媒聯動
《燕趙傳奇》在注重挖掘深度的同時注重傳播廣度。節目在河北電臺多頻道播出的同時,與中國廣播聯盟合作,定期選取節目在全國部分省市臺展播,開通官方微博和網友互動;在傳統媒體進行聲音傳播的同時通過河北廣播網和河北電臺即通手機客戶端以圖片、文字、音頻等形式全面展示,塑造品牌形象,根據網絡傳播“碎片化”的特點將成品節目重新剪輯、包裝,以“隨時聽、隨身聽”的移動終端收聽模式融入聽眾的生活,與聽眾進行互動交流;與《生活·家周刊》等紙媒深入合作,將節目文稿重新編排,進行連載;與中央黨史出版社、河北教育出版社合作,出版系列圖書11冊。
(三)策劃多樣活動,提升品牌影響
堅持一個季度一次大活動,一個月一次常態活動,將優質內容落地。兩年多以來,策劃推出 “聽燕趙傳奇,行河北大地”系列活動,開展“根脈之旅”“紅色之旅”等群眾性活動。主講人走出直播間,走進社區、景區,開辦公益性講座。借助河北旅游文化廣播資源,旅游和文化兩個主題緊密結合,在西柏坡、抱犢寨、正定、趙州橋、辛集等地進行考察采風,推介河北地域文化,進一步實化了傳播效果。欄目組還在省內外采集“紅色故事”、征集人物線索,發布“燕趙傳奇主講人”征集令,在春節等重大節日期間持續開展“送傳奇下基層”,將京津冀歷史文化故事送到聽眾耳邊。通過開展一系列接地氣、聚人氣的活動,進一步提升了節目認知度和美譽度,通過對本土歷史文化的多維展示,有效提升了節目的影響力和公信力。
三、樹立市場思維,拓展文化市場
廣播節目及其衍生品具有較大的發展空間,可以成為文化市場生生不息的消費源動力?!堆嘹w傳奇》欄目初創時,定位不僅是一檔廣播節目,而是要打造一個媒體品牌,力求取得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雙贏?!堆嘹w傳奇》拓展了傳統的廣播節目外延,將線性的音頻節目固定化,將無形的廣播內容具象化,出版制作同名圖書、光盤冊及相關特色文化產品,在此基礎上建立環環相扣的產業鏈條,將相應的文化產品推向學校、社區、旅游景點等更加廣闊的市場,借此擴大廣播節目的影響力,促進本土歷史文化的推廣。
河北電臺應邀以一百集節目或一個系列專題為單元,陸續向省市圖書館、檔案館捐贈《燕趙傳奇》圖書及音像資料,拓展廣播節目服務渠道。同時,《皇家文化》《根脈文化》《民俗文化》《誠義文化》《長城文化》《張家口往事》等圖書均已結集出版,同名節目光盤冊及MP3禮盒等文化產品也已于先期陸續推出,既擴大了廣播節目影響,也延伸了廣播精品產業鏈。
四、創新節目形態,打造廣播精品
《燕趙傳奇》在編輯制作中大膽探索創新,運用多重廣播元素,注重通俗化、故事化、系列化和關聯性,尋求特色表達。節目突破傳統的講堂講座模式,專家主講和主持人解說有機搭配,面向不同知識層次、不同年齡聽眾,講述歷史文化,語言深入淺出、通俗易懂。節目在尊重史實的前提下,通過設置懸念、引領話題等章回體講述方式,展現人物的性格和命運;通過故事化講述,讓歷史見人見事,見情節、見精神、見性格,鮮活生動。節目充分運用角色扮演、采訪錄音、影視節目原聲及豐富的音樂元素,進行精細合成制作和廣播化改造,使聽眾獲得“有益、好聽、有用”的收聽感受,達到雅俗共賞的播出效果。節目以系列呈現,每一集、每一講既獨立成章,又前后連貫、環環相扣,吊著聽眾胃口連續收聽。節目堅持現實和歷史相互觀照,在尊重史實前提下,以新穎而獨特的視角,介紹河北歷史文化的原貌并納入史學專家的新考證、新觀點。
從《燕趙傳奇》創辦實踐看,廣播媒體打造優秀本土文化產品,必須立足挖掘傳承,體現地方特色。人文類節目只有植入本土文化基因,才能形成獨特的風格品質,贏得受眾。必須貼近群眾需求,做到雅俗共賞。內容上要“抓人心”,形式上要“善創新”,語言上要“接地氣”。必須創新傳播手段,拓展傳播途徑。要順應媒體融合發展新趨勢,探索利用多媒體技術進行多渠道、多媒體、多平臺發布,搭建節目傳播立體終端,推廣時要更加注重資源整合、多元互動。必須堅持面向市場,實施產業化運作。對于歷史文化節目來說,尋找適合的產業化運作方式是提升節目影響力和競爭力的重要途徑。打造本土歷史文化產品要善于運用開放的思維和手段進行深度經營開發,把廣播電視節目作為基本資源,進行市場化包裝和運作。
《燕趙傳奇》將繼續努力承擔“讓收藏在禁宮里的文物、陳列在廣闊大地上的遺產、書寫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來”的社會職責,講好燕趙故事、傳承河北文脈,為廣大受眾呈現富有營養的文化大餐,為弘揚地域優秀傳統文化提供厚重的歷史給養。
(本文編輯:饒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