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2月,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向各省新聞出版廣電局、有關單位發布了《電視臺融合媒體平臺建設技術白皮書》《廣播電臺融合媒體平臺建設技術白皮書》,用以貫徹落實中央關于加快傳統媒體與新興媒體融合發展的戰略部署,引導和規范我國廣播電視臺融合媒體制播平臺建設,提升廣播電視臺面向媒體融合的綜合制播能力。
融合媒體的最大特征是傳統廣播電視與新興互聯網媒體的結合,在融合形勢下,媒體形式、生產平臺和傳播方式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從媒體形式層面來看,一是傳統的有線、無線、衛星單向功能廣播電視,觀眾只能看不能說;二是VOD點播、時移電視、交互式網絡電視(IPTV)、網絡視頻、互聯網電視帶有簡單雙向功能的媒體,觀眾可以看,也可以簡單地表達自己的觀點;三是混合寬帶廣播電視,是第二種媒體融合了豐富互聯網應用的更高級媒體形式,觀眾可以通過手機應用軟件App、機頂盒遙控器或計算機(PC)終端主動參與節目互動,充分表達觀點,節目播出機構可以通過數據回傳通道了解節目的收視及觀眾的喜好情況。
從生產平臺層面來看,融合之前電臺、電視臺傳統媒體有獨立的采編播體系,新媒體也有獨立的采編播體系。無論是技術系統還是媒體內容,傳統媒體和新媒體的資源都是獨立的,缺乏資源共享機制,制約了媒體產品形式的推陳出新。融合之后,全部媒體可以在統一的技術平臺上生產,方便了媒體內容資源的共享,媒體生產和播出過程中產生的運維、收視、互動數據可通過大數據平臺進行挖掘處理,得到的有用信息反饋到節目生產環節,有利于節目制播的革新。從當前IT技術發展趨勢來看,最適合融合媒體發展的基礎技術和設施是云計算、大數據、寬帶互聯網。
從傳播方式層面來看,融合媒體一改過去傳統媒體和新媒體各行其是的節目傳播形式,走向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合作。
融合媒體平臺建設技術白皮書順應融合媒體的發展潮流,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將云計算、大數據、互聯網等新信息技術應用推廣到全媒體采集、制作、播出和傳輸領域,加快電臺、電視臺、制作公司采用云計算和大數據等技術改造生產流程,實現媒體生產的集約化、數字化和智能化。
在白皮書中,最能體現融合媒體平臺建設技術的思路有以下兩點:
新的技術基礎架構,以大家熟知的云計算、大數據和寬帶互聯網技術為基礎。新的業務流程思想。在融合媒體平臺上,核心是融合媒體的業務建設,云計算平臺是整個業務建設的基礎,大數據技術是業務建設的“智囊”,互聯網則是融合媒體業務的I/O(輸入/輸出Input/Output)通道。
總的來說,在白皮書指導下建設的融合媒體平臺,將使融合媒體生產過程具備流程管控、業務調度、數據分析、安全管理和協調調度能力。平臺的業務建設與部署能力是彈性的,業務模塊間呈松耦合關系,業務接口可對外開放,業務流程可動態構建,并具備一體化的運維支撐、數據分析與共享的特征。
(摘自2016年2月23日《廣電獵酷》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