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廣電媒體踏上變革圖強、掌握媒介生態變遷主動權的歷史征程,邁出融合發展的實質性步伐。從央級媒體銳意創新、搭建全媒體集群,到地方媒體大膽探索、催生多項變革,都在積極鑄造媒體融合的“破城錘”。在融合實踐與思維理念相互碰撞之間,新的傳播平臺和產業方陣正在形成,新的融合思路和模式輪廓正在顯現。
搭建云平臺,實現全媒體全業務融通互聯,是不同形態媒體有效融合的關鍵。中央級媒體從融合發展起步階段便瞄準高端目標,堅持高舉高打,構架上下線全產業鏈,走上了中國特色的全媒體發展之路。
中央電視臺:全面升級新媒體平臺建設,積極構建新型傳播體系。2015年,中央電視臺提出以建設國際一流的新型主流媒體為總目標,舉全臺之力辦網,全面升級新媒體平臺建設,積極構建新型傳播體系。央視以視頻為核心競爭力,探索“電視+”與“互聯網+”契合點,部署電視+新媒體渠道,實現全媒體布局。加快建設電視屏幕以外的新媒體播出渠道,初步構建起多屏幕、多平臺、多終端的“一云多屏”體系,包括桌面互聯網(央視網)、移動互聯網(手機央視網、央視影音客戶端、央視新聞客戶端、公共場所視頻傳播平臺、4G視頻集成播控平臺)、寬帶互聯網(交互式網絡電視IPTV)、(互聯網電視)以及社交媒體(“兩微”矩陣、海外社交媒體賬號)等四大平臺。目前這些平臺正在升級改造,“開放和互動”成為新媒體功能升級的主題,使之不僅能承擔現象級節目播放,還有現象級的互動;能夠聯結兩個用戶群體,同時跟移動、電信運營商進行合作,開展4G、智能電視傳播。
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網臺一體、以網帶臺”,明確“進平臺”“建平臺”雙重路徑。中央人民廣播電臺提出“網臺一體、以網帶臺”發展思路,明確“進平臺”“建平臺”雙重路徑。一是進平臺,以央廣的優質內容推送進入各個社交和商業網站平臺,與過億級平臺建立廣泛合作關系;二是建平臺,采取自建、融資等方式建立自己的新媒體平臺化產品,把未來掌握在自己手中;以圖文傳播為基礎,再造采編播傳播流程,前置簽審,統一終審,重點打造移動客戶端。2015年,中央人民廣播電臺與中國科學院簽署協議,攜手建設中國廣播云平臺,面向全國廣播電臺、行業機構、個體用戶開放資源共享與定制化服務。還與小米合作推動央廣互聯網上臺階,使之成為領先的智能娛樂互動信息平臺。
國際廣播電臺:“多媒體融合、全媒體發展”目標,積極衍生橫向品牌鏈。中國國際廣播電臺堅持“多媒體融合、全媒體發展”目標,圍繞“中華”等品牌,積極衍生橫向品牌鏈,形成由中華網、中華廣播、中華電視、中華雜志、中華奇觀、中華排行榜、中華瀏覽器、中華云平臺等組成的“中華”系列品牌,使“中華網”向全媒體多語種綜合品牌延伸。
(張君昌文,摘自2016年2月29日《德外5號》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