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玲
【摘 要】隨著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初中英語作為一門重要的學科在教學方法和手段上都進行了創新,在這個過程中,口語教學受到廣泛關注。口語教學是符合時代和社會發展的教學趨勢,是關注學生實踐水平的教學方法。
【關鍵詞】教學氛圍 課堂形式 教學內容 教學實踐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04.155
口語教學在新課改中作為一個重要的教學內容受到關注,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社會對人才的需求不斷多元化,而緊跟著全球經濟和人文的發展交流,我國對于人才的英語口語要求不斷提升,在教育中也要求培養符合時代要求的新型人才,為其今后的發展做好鋪墊。但是當前我國初中英語口語教學無法滿足社會的要求,由于教學壓力和教學內容等方面的影響和側重,導致口語教學開展起來阻力重重。作為一名優秀的初中英語教師,應該積極開展口語教學,培養學生的實際語言溝通能力,使學生在初中階段基本能夠運用基礎的英語進行日常簡單對話,并且對于英語的簡單語法和句型有所掌握,這就需要我們從以下幾點著手進行。
首先,我認為開展好口語教學要重視氛圍的營造。良好的口語教學氛圍對于學生積極性和學習態度有較大的引導和規范作用,可以促進學生更加主動地配合口語教學,并且引起足夠的重視,為什么這么說呢?初中階段,學生的學習目標性差,不能理解口語學習與自己的整體人文素養和語言功底有怎樣的密切關系,并且大多數初中學校,學生日常都是使用中文進行交流溝通,口語學習可以說是對自己的生活沒有什么影響。因此,大多數學生只有在課堂上才會說一兩句英語,甚至也是在讀英語課文的時候,而并不是主動去說英語,這樣的學習態度和習慣根本無法開展好口語教學。據了解,學生之所以會缺乏口語學習的動力是因為整個學習氛圍并不夠濃厚,甚至存在日常說英語口語就會被嘲笑和諷刺的現象,這主要是因為大家對于口語不太重視,因此,我們初中英語教師第一步就要為口語學習營造濃厚的氛圍。
第一,教師應該在課堂教學中采用英語口語教學,據調查,為了節省教學時間,大部分教師采取的是以中文口語教學為主導的英語課堂教學,另外有學生反映英文口語教學聽不懂,但是這種中文教學只會增強學生的惰性,導致其習慣于簡單的普通話教學。因此,教師應該在課堂上采用以英語口語教學為主導的教學形式,以此氛圍鼓勵和帶動學生的口語學習。
第二,學校應該積極動員小廣播站每周定期進行英文播報,為學生營造濃厚的校園英語口語展現氛圍,并且每周邀請每個班級里口語好的同學進行自己的演講,引導大家正視英語口語的學習。
第三,英語教師可以開展課前三分鐘,一般課前三分鐘都是上課前的準備時間,教師可以引導大家在課前進行英語口語交流,并且鼓勵學生和大家進行學習或者生活感想的交流,從而營造積極的口語學習氛圍。
第四,初中階段,學生和教師相處的時間比較長,對教師的評價也很重視,常依據教師的評價來進行自我審視與觀察,因此教師要注重英語口語方面的評價,實現教學評價的多元化。
另外,學校也應該在學生的學習評估里面加入英語口語方面的考查,將其口語實踐作為單獨的一項內容進行考查,學生對于考試成績還是比較在乎的,因為口語并不作為考試內容,而在歷年的升學考試中,口語也只是作為簡單的考試,所以這種消極的學習氛圍中,學生對于口語學習并不積極。想要讓學生大膽張開嘴說英語除了以上幾點外,教師還應該積極鼓勵學生,要注意口語教學的評價技巧,我們在此階段對學生的口語要求不能過高,要以鼓勵和表揚為主,這個時期要讓他們大膽講出來,只要不影響意思的表達即可,因此教師要足夠有耐心和細心。
其次,開展口語教學教師要注意課堂形式的開展,口語教學本身是比較活躍的一種教學模塊,因此教師也要轉變教學形式,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轉變原先以自己為主導的傳統灌輸式教學形式,通過建立學生的中心地位來促進其學習的主動性和學習過程中的主觀能動性。
第一,教師上課不要總是要求學生做什么,背什么,而是提前做好教學設計和準備,將口語教學與其他教學完美的結合起來,讓學生在順其自然的學習過程中喜歡上口語教學。例如,在學習英語閱讀的時候,怎樣才能讓學生主動進行口語交流呢?教師可以挖掘課本教材中與學生生活相關的內容,通過單個英語詞匯的引導,讓學生用英語表達自己的想法。這種引導式的教學形式能夠給予學生充分的尊重和空間,讓他們自主進行口語的訓練。
第二,口語教學的課堂還應該生動而豐富,教師可以充分調動新的教學手段來進行教學形式的創新,例如在教學中加入多媒體等因素的使用,或者鼓勵學生積極進行交流和合作。例如,不少學生自己單獨說英語可能會羞澀或者拘束,但是教師引導學生一起進行小組交流,并且鼓勵學生代表小組進行口語發言競演等,可以最大程度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打破口語發言的阻礙,從而改變原先沉悶的口語教學環境,形成積極生動的口語教學新形式。
再者,口語教學也需要在教學內容上有所篩選和改進,以前大多數教師為了適應應試教育的要求,在教學內容上并不重視口語教學,其所占比重少之又少。
第一,新課改之后,英語教材中有專門的口語對話模塊,就是引導學生學以致用,把本科所學的口語知識及時運用鞏固,教師可以作為教學的最后合作活動部分,讓學生充分利用這部分教材內容。第二,教師每周可以開展專門的口語教學,作為培養學生興趣或者鍛煉其實際交流能力的課程,增加新的教學內容從而從根本上轉變學生的口語學習實踐。第三,學校可以在學生休息時間或者每周播放一部優秀的英文影片,多樣的教學內容可以幫助學生開闊視野,形成對口語學習的興趣。
最后,口語教學還需要開展實踐教學,也就是在實踐中鍛煉學生的口語能力,幫助其不斷改正發音和各種不良口語習慣,逐步提升其口語水平。例如,學校每年舉辦一次英語口語節,帶動學生一起慶祝口語節日,在節日中可以組織學生進行英語口語話劇表演或者歌曲串燒等等,從而在實踐中激發學生的口語學習興趣。學校也要積極為學生爭取口語實際訓練的機會,例如與外國留學生交流等等活動,跟外國友人進行實際的交流,因此教師要重視實踐教學。
通過以上幾點的簡要論述,我發現初中階段開展英語口語教學必須充分尊重學生的意愿和需求,教師要提前做好教學設計,不斷提升自身的教學能力和口語水平,為學生今后的口語學習做好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