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細蘭
摘 要:采用問卷調查法,以“高中生數學學習效能感”為測量工具對545名中學生進行施測,考察所調查學校高中生數學學習效能感的發展特點,并對回收數據進行了獨立樣本T檢驗、方差分析等統計分析后,得出以下研究結論:在所調查的學校高中生的數學學習效能感在性別、年級、班級性質上均存在顯著性差異,而在文理科班級上不存在顯著性差異。
關鍵詞:高中生;數學;學習效能感
1 問題提出
隨著學生進入高中階段的學習,不難發現,大部分學生學習數學的熱情逐步減退,認為數學學科的學習很困難 [1 ]。已有研究表明,青少年一天中情緒最低落的時候是早晨踏入學校的那一刻。對于他們來說,學習無非就是坐在教室里,聽老師們講枯燥無味的知識,數學學科的學習更是如此。很多學生都不清楚自己學習數學有什么用,只因為要高考,所以必須努力學習數學。另發現,很多學生不是不會學數學,而是害怕學數學,對數學“望而生畏”,數學成績就很難提高。若要提高學生對學習數學的信心,則離不開對學生進行自我效能感的培養。
自我效能感是心理學家班杜拉提出的重要概念,它指的是個人對自己能否順利完成某一項任務所具有的能力判斷、信心把握和感受 [2 ]。由此可知,數學學習效能感指的是個體對自己能否學好數學的能力判斷和信心程度。但數學學科的學習本身就與其他學科有所不同,它沒有生物化的實驗操作,亦沒有語文英語的生動有趣等,對大部分學生來說都是“難以下咽”的面包。對于高中生而言,數學學科是人人必學,且為生活所需要 [3 ]。因此,研究高中生數學學習的心理歷程有很大的意義。
本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于考察我校高中生的數學學習效能感現狀,并探討性別、年級、班級性質、文理科對數學學習效能感的影響,為進一步對學生數學學習效能的干預奠定基礎。
2 研究方法
2.1 研究目的
對我校545名高中生的數學學習效能在不同性別、年級、學校類型等上的差異進行分析,探討我校高中生數學學習效能感的發展特點。
2.2 研究對象
采用分層取樣的方法,選取我校高一、高二、高三學生,共回收問卷715份,剔除無效問卷后,最終有效問卷545份,有效率為76.2%。被試基本情況具體見表1:
2.3 研究工具
在鄒麗嫦學者編制的數學學習效能感問卷基礎上,結合我校高中生的數學學習現狀,編制適合我校學生使用的數學學習效能感問卷,用于考查我校高中生對自己順利完成數學學業任務的行為能力的信念。該問卷僅有一個維度,共包括30道題目。采用5點計分,從非常不符合到非常符合。在正式試測前,選取部分高一學生對該問卷進行預測,對回收的數據進行信度分析,該量表Cronbachα為0.944,信度較為良好,適用于我校學生。
2.4 統計方法
進行的統計處理主要包括信度分析、T檢驗、方差分析。采用SPSS17.0軟件進行統計分析。
2.5 結果與分析
2.5.1 年級、性別比較
以數學學習效能感為因變量,進行2(性別)×3(年級)的多元方差分析,結果表明,在數學學習效能感上,性別的主效應顯著,但年級的主效應不顯著,年級和性別的交互作用也不顯著。
(1)性別比較
以性別為自變量,對被試數學學習效能感水平進行獨立樣本t檢驗,結果顯示,男生的數學學習效能感顯著高于女生,。
(2)年級比較
根據被試的年級情況,將被試分為三組,高一年段、高二年段、高三年段,進行單因素方差分析,結果顯示,在數學學習效能感的得分上不存在顯著性差異,。
2.5.2 重點班、普通班的差異分析
根據班級性質的差別,將被試分為兩組,重點班和普通班,對被試的數學學習效能感水平進行t檢驗。結果顯示,重點班學生的學習效能感顯著高于普通班的學生,。
2.5.3 文科班、理科班的差異分析
根據班級性質的差別,將被試分為兩組,重點班和普通班,對被試的數學學習效能感水平進行t檢驗。結果顯示,文科班和理科班學生的數學學習效能感上不存在顯著性差異,。
3 研究與結論
3.1 性別差異分析
T檢驗結果顯示,男生的數學學習效能感顯著高于女生。這個研究結果跟現有的研究結果一致,也與我們初步訪談的結果相吻合。李躍學者在他的研究中指出,學生的數學自我效能越高,數學成績越好 [4 ]。對比我校男女生的數學成績,不難發現,男生的成績顯著高于女生,這給了男生很大的自信心,直接導致他們對數學學習的效能感增強。這點給高中數學教學的啟示:要想提高女生的數學成績,首先一定要建立她們對數學學習的自信心,提高對數學學習的效能感水平;在日常的數學學習過程中,可以采取男女生結對的形式學習,讓男生帶動女生學習數學,爭取共同進步。
3.2 年級差異分析
對高一、高二、高三的學生數學學習效能感水平進行單因素方差分析,結果顯示,不同年級的學生在數學學習效能感的得分上不存在顯著性差異。但通過仔細觀察可以發現,高二學生的數學學習效能感最低,高三次之。這與項東階的碩士論文 [5 ]研究中的結果是一致,這可能與高中數學學科的學習難度有關系。相對于初中數學,高中數學的學科難度逐漸增加,而我校大部分高一學生在初中校里都是佼佼者,面對數學難度的不斷增加,數學成績的不斷下降,對自己能否學好數學,有著畏懼到接受的自我心理調適過程。所以,在數學教學過程中,建議老師們一定要順應學生的心理變化,架起初中數學學習到高中數學學習的銜接橋梁,由簡入難,一步步帶領學生走進高中數學的殿堂。
3.3 班級性質差異分析
班級性質差異分析發現,重點班學生的學習效能感顯著高于普通班的學生。這一點不難理解,重點班學生的數學成績顯著高于普通班的學生,他們對自己能否學好數學的信心肯定優于普通班的學生。因此,在普通班的數學教學過程中,要積極關注學生的數學學習感受,課后多與學生進行溝通反饋,依據學生的接受程度,因材施教,制定適合普通班學生的教學設計。
參考文獻:
[1]崔冠輝.初中數學與高中數學的異同[J].現代教育科學:教學研究,2013(5).
[2]班杜拉著.繆小春,李凌,井世潔,張小林譯.自我效能:控制的實旌[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3.
[3]丁則惠.中學生數學學科自我效能研究分析[D].長春:東北師范大學,2004(8).
[4]李躍.中學生數學焦慮、數學自我效能感、數學學習動機對數學成績的影響[D].長春:東北師范大學,2014:4-5.
[5]項東階.中學生數學學習自我效能感的研究及其培養[D].長春:華中師范大學,2006:2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