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秋 段廣鵬
摘 要:水電站具有很好的調峰、調頻等能力,對保證電網安全穩定,改善系統的供電質量,提高系統的經濟效益有重要作用。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水電站已經成為電力系統不可缺少的部分,直接關系到國計民生和社會經濟的發展。作為水電站工作人員必須加強對水電站的運行管理工作,才能維持水電站的高效穩定發展。
關鍵詞:水電站;運行管理;問題;對策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水電站的主要任務是在安全生產的基礎上,爭取最大的經濟效益,水電站的最大經濟效益體現在滿足電網效益和社會效益的前提下,爭取最大的發電效益,或者在效益一定的情況下耗水率最小。在新形勢下,提高水電站運行的管理水平,增加水電站的發電效益、確保電網的安全穩定運行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水電站運行中存在的問題
1.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
水電站要實現安全管理的基本目標是通過現代化安全管理制度,使生產過程安全順利、高效高產地進行,不斷提高勞動生產率和發展生產。許多水電站的安全管理體制都不是很健全,職工的安全得不到保證,工作環境差,在工作過程中沒有一個合理的制度約束,工作狀態也不良好,職工的安全自然得不到保證。勞動者工作環境好,勞動者在生產中感到自身安全健康有保障,提高生產效率,使水電站取得好的經濟效益。所以說,必須重視安全生產管理,保障生產設備的完好,保證生產工作順利高效進行。
2.技術培訓制度缺失
水電站工作人員缺乏相應的技術知識基礎,因此在日常工作中缺乏相應的技術知識支持,在工作進行的過程中會由于知識的缺乏導致應對能力缺失,在處理相關設備操作的過程中會發生誤操作或操作錯誤,甚至直接導致設備損壞事故的發生。并且人員培訓力度的缺失問題在另一個層面表現得更為明顯,就是對相應設備故障的診斷和判別上,缺乏相關知識會導致判斷失誤和處理方向錯誤,因此在水電站內部要經常組織專業性的技術培訓,豐富水電站相關工作人員的專業知識。
3.生產事故應急處理機構不完善
當水電站發生意外事故但是應急處理機構不能及時解決時,將會產生非常嚴重的后果,這是由于水電站的運行管理體系不完善造成的。要想完善水電站運行管理體系,就必須要設置專門的生產事故應急處理機構,這樣才能在危險發生時做到充分應對、正確處理,將危害降低到最小,維護人身和設備安全。
4.生態環境易遭到破壞
大型水電站建成后,其對周圍生態環境和當地動植物生存的影響很大,處理不好將危害當地的自然環境,產生一系列不良后果。現在大型水電站的水流量減少、水位下降等問題逐漸顯現,水電站的安全運行也會受到影響,將影響正常的通航,嚴重的甚至會引發社會矛盾。生態環境破壞以后將產生一系列問題,而且這些問題都是不可逆的,因此,在進行水電站施工和運行管理時,一定要嚴格按照設計方案進行,盡量降低施工和運行對生態環境的影響。
二、水電站運行管理相應對策
1.完善員工教育培訓機制
在水電站生產過程中,運行人員時刻掌握著設備的運行狀態及影響生產的各種因素,對設備的安全、經濟運行直接負責,因此員工的整體素質及技術能力,對水電站的運行起著非常關鍵的作用。完善水電站內部的員工教育培訓機制,對員工做好教育培訓的同時,對運行工作給予足夠的重視,對運行人員的價值給予充分的肯定,使之感受到自身工作對生產的重要性。這樣才會有利于水電站整體效益的提高。
2.加強技術監督與設備維護檢修管理
提高水電站工作人員的監督及設備維護質量,加強工作人員的發現問題和處理問題的能力。工作人員對設備參數的變化要進行分析對比。運行專員必須在做好每天堅持到生產現場,檢查、了解人員及設備狀況的同時,做到加強與運行人員的溝通,檢查和督促運行人員做好運行分析工作。在事故發生前要做好應急準備和現場處置預案,這是在事故發生時能做出迅速反應的一個有效的辦法。水電站的工作人員要對設備負責,要了解自己所操作設備的運行狀態。設備檢修與維護,保證設備運行狀態良好,是保證安全生產的必要條件。工作人員要互相監督、堅決執行交接班制度及現場設備巡回檢查制度。運行人員要對設備進行檢查,對于工作過程中發生的問題要做詳盡的記錄,為交接班人員能夠迅速進入工作的角色做準備。工作人員在技術上要互相監督學習,設備維護要及時,有利于提高運行的質量。
3.逐步完善水電站運營安全生產管理機制
水電站內部員工只有通過認真細致的工作,逐步完善水電站運營安全管理機制,要始終把安全放在首位。建立健全安全生產管理機制,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及制度,水電站在安全生產、經濟效益、設備維護、技術提高等方面才會明顯進步。設備治理要加大力度,這樣才會有設備的安全穩定運行。設備大修或重要施工項目之前,要及時對施工項目編制施工方案及組織措施、技術措施、安全技術,對施工單位進行技術交底和安全交底。安全生產管理是一項重要的企業管理工作,同時也是一項需要長期堅持,不能松懈的工作,需要各級領導重視,全體員工參與。只要做到了以上列出的各個方面,就能最大限度地避免和控制人身傷亡及設備損壞事故的發生,實現電站安全生產管理,有效的提高水電站的經濟效益。
4.努力構建完善的生產事故現場處理機構
水電站不能缺少生產事故現場處理機構,對于處理水電站的某些特殊情況和緊急事故,生產事故現場處理機構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此外,生產事故現場處理對技術人員的要求也比較高,因此,在建立生產事故現場處理機構的同時,要盡量讓每個人參加事故處理培訓,增加工作人員的經驗,提高工作人員處理問題的熟練程度,只有這樣,在面對事故發生時,工作人員才能沉著冷靜地處理問題,為水電站的安全運行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三、結語
綜上所述,在大力發展水力發電時,一定要本著一切從水電站的資源利用出發,加強水電站的運行管理,采取不同的改進措施與發展手段,在確保電站能夠安全、高效、經濟、可靠運行的情況下,提高員工的工作能力,以管理促發展,更好地發揮水電站的經濟效益,為國家做出應有的貢獻。
參考文獻:
[1]羅歡.關于中小水電項目管理的經驗與體會[J].廣東科技,2013(02).
[2]唐軍,蔣毅.水電站運行管理問題探討[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3(8).
(作者單位:1.青海黃河水電公司公伯峽發電分公司;2.青海黃河水電公司羊曲籌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