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雪璀
當前,隨著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法治和政治文明建設的推進,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化,各級各類學校的發展環境、發展理念、發展方式正在發生深刻變化,迫切需要全面推進依法治校、加快建設相互適應的和諧校園。校長要責無旁貸、全力以赴推進依法治校,使學校適應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要求,努力構建“和諧校園”,全面提高學校人才培養的質量。
一、加強政治學習,自覺完善修養,是依法治校的關鍵
要全面推進依法治校,作為一校之長更要依法按章辦事,首先考慮到的是提高全校師生的法律意識,提高大家的政治素質,讓全校師生都能自覺地用法律、制度來約束、鞭策自己的言談舉止。
(一)校長要身先士卒,讀懂、用好法律制度
校長是學校教師的“教師”,是全校師生的“車頭”、“旗幟”。 校長是學校最直接的管理者,應加強樹立依法治校觀念,按照我國的有關法律規定和學校有機地結合起來,堅持不懈地依法依規辦事。學校管理者應該把依法治校上升到依法治國的高度,并作為其重要組成部分來認識,在實施過程中要力戒形式主義,全力提高學校的辦學水平。因此,校長平時要多抽出時間加強政治學習,不斷提高自己的政治素養;自覺地、系統地學習《義務教育法》、《教師法》、《教育法》、《未成年人保護法》、《治安處罰條例》、《食品衛生法》等法律法規文件,按照《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嚴格要求自己,奉公守法,恪盡職守,遵守社會公德,忠誠人民的教育事業,為人師表,廉潔從教;校長一定要做成依法治校的“模范”,以身作則、率先垂范。
(二)學校對師生要加強法律意識教育,用法紀、校規來約束自己
學校要實現“依法治校”,關鍵是對全校教職員工依法治校意識、能力的教育和培養。學校領導班子成員要帶頭增強學法、尊法、守法、用法意識,牢固樹立依法辦學、依據國家的法紀、法規和學校的制度章程自主管理、公平正義、服務大局,要用尊重師生合法權益的理念,自覺養成依法辦事的習慣,切實提高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動發展、化解矛盾、維護穩定的能力,準確把握權利與義務、民主與法治、實體與程序、教育與懲戒的平衡,實現目的與手段的有機統一,切實提高學校各職能部門工作人員依法、依章程辦事的能力,提高為全體師生服務的意識。
當今,我國處于開放改革、依法治國高速發展的新時期,我們更應全面提高教師依法執教的意識與能力,及時地組織教師、學生進行法制宣傳教育,明確我國法制教育與學校規章制度所聯系的內容要點,建立健全的師生、班級的考核制度;要圍繞全面推進依法治校的要求,有計劃地組織教師深入學習有關落實國家教育方針、規范辦學行為、維護教師合法權益、保障教職工民主管理權的法律規定,明確教師的權利、義務與職責,切實提高廣大教職員工依法實施教育教學活動、參與學校管理的能力;對專門從事法制教育教學的教師,要組織參加專門培訓,提高其對法治理念、法律意識的理解與掌握程度。
二、加強規章制度建設,是依法治校的重要基礎
學校要實行依法治校,最重要的是加強學校的制度建設。制度,就是校規校紀,包括校長、行政、教師的管理和學生的管理等各種活動,要求規范學校全體師生的言談舉止;學校的校規校紀等同于制度,不僅相對學生,也對教師、行政人員同樣有約束效力,學校有了規章制度才能有法可依,才能依法治校。所以學校要及時修改、健全各方面的規章制度,制定完善的包括政治教育、教學業務、文體活動、考核評比、食品衛生、財務收支等等學校規章制度,并“一步一個腳印”地實施,這是依法治校的最重要內容。
實行依法治校,制定規章制度,我們先要了解教育法律法規,做到合法合理,學校的規章制度不能和國家的法律法規相抵觸;實行依法治校,在學校規章制度建立后,如何頒布、實施,學校應該做到公開,使每一個相關對象都知曉,這是一個必需的程序。
三、加強校務公開,民主、公平處事是依法治校的最大保證
學校的“校務”必須公開,所制訂“校規制度”必須透明、公正、公平;必須充分發動群眾的基礎上民主審定,共同執行,這是學校要堅持走“依法治校”大道和持續穩定發展的基本要求。學校的規章制度如果僅僅經過領導班子成員擬定或者幾個教學骨干討論制定,沒有經過“全體教職員工的討論——教師代表審理——全體領導班子成員充分研究決定——定時公布”等程序,這樣的校規就會有漏洞、不全面、難以有效執行。所有的校規都要事先公布,大家知曉,共同遵守,互相監督,最后才能順利實施。針對學生的校規可以由班主任、班會課的形式公開;針對老師的校規可以通過教師職工代表大會等形式公布,校規公布后才有效,這是保證校規合法的重要步驟。
學校的大事或修補《規章制度》,必須堅持以人為本,依法辦學,積極落實教師、學生的主體地位,依法保障師生的合法權利;必須切實轉變管理理念與方式,堅持“校務”公開,提高管理效率和效益,為全面推進依法治校打下堅實的基礎。十多年來,我校在這方面重點落實四項工作:一是堅持實施“校務公開”。校長要用法制理念對待“校務”,辦事要走群眾路線,不能獨斷專行;每學期要把學校主要工作做法、要求和財務開支等內容情況公布于眾,讓師生共同監督。二是堅持成立“教師代表大會”。讓全體教職員工推舉精英代表組成“教師代表”,定期召開教師代表大會,負責審核學校的工作計劃,評估學校《規章制度》的可行性、合法性,要適時修改、廢止、清理陳舊的、不合時勢的制度,討論、改革創新學校的整體工作。三是堅持健全“家長學校”。全校各班級每學年都要召開兩次以上“家長大會”,學校領導和班主任主動、熱情地向家長們講述學校近期開展的工作,征求他們的意見;向家長們匯報其子女在學校思想、學習表現,并了解其子女在家里學習、做家務的情況,與家長們一道研究、培養其子女成才的思路。四是建立向學校投訴、反饋系統。在網上建立“學校平臺” ;公布向學校投訴的電話號碼;在校內外設掛《意見箱》、《檢舉箱》;定期召開各類家長、學生座談會等等,通過堅持“走群眾路線”,兼聽則明,集思廣益,對待群眾的意見,我們有則改之,無則加勉,認真反思總結。
責任編輯鄒韻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