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紅
新課程改革一輪接著一輪,新一輪的課程改革2014年又開始了,隨著新一輪課改的深入,“減負增效”又被提到了一個新的高度。減負就是要減輕學生的過于重的課業負擔,進而減輕學生的心理負擔,讓學生快樂學習,身心健康發展。減負卻不減質量,要求教學質量還要提高,這就是擺在我們教師面前的一個嚴峻的現實。有效課堂的構建是實現“減負增效”的有效途徑,依據我自己十多年的教學經驗和實施“減負增效”學習的深刻體會,經自己深思熟慮后,認為有效課堂的構建需要經過如下一些環節。
一、必須抓好課堂五環節
備課、上課、作業、輔導、評價是教學五環節,每一個環節都很重要,缺一不可。做好教學這五個環節的工作,對提高教學質量有極為重要的意義。備好課是上好課的前提,是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的重要一環。上課是教學的中心環節,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布置和批改作業是教學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課堂教學的延續。輔導是教學的必要補充,要因材施教、分類指導、培優補差的重要措施。評價是檢驗學生學習情況必不可少的手段。在這五個環節中,我認為認真、充分的備課是保證教學質量的前提。正所謂——“臺上一刻鐘,臺下十年功”,教師在備課上所花工夫的多少直接影響授課的質量。一堂好的備課要從兩個方面入手:一是備課本,依據教學大綱,分析教材,把握教材的中心,掌握教材的重難點。二是備學生,要充分考慮學生的實際情況,根據他們的接受能力、現有學生的知識基礎,確定適合學生的教法,也就是因材施教,以人為本的教法。
二、教師更大程度的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興趣是很好的老師,有了興趣就會主動探索,深入研究。有相關教師調查過,積極的學習和消極的學習,其效率分別為96%和23%,相差73%。可見積極主動學習的重要性。要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其實方法有很多:每一堂課的開始我們都可以設計一些與課文內容相關的學生感興趣的東西引入,目的就是抓住學生的好奇心理,激發求知的欲望;教師可從學生所熟悉或較易感知的地理事物或地理現象入手,結合實際生活,提出趣味性較強的問題,讓學生對你選擇的課題感興趣,有話可說,有觀點可以發表,例如我平時經常向學生提出的這些問題:交通路口為什么把紅燈定為停止信號?一天中為什么會出現晝夜更替現象等等,并適當引導學生自我思考,做出簡單解釋。在設計對學生提出的問題時,要讓學生有一種:“跳一跳就能夠得著”的感覺,這對學生產生較強的好奇心大有促進作用。
吸引學生產生興趣的方法還有好多,上課時可以把學生感興趣的東西聯系到課堂上,讓學生盡情發言,展現自己的才能,讓他們感受到地理知識就在自己身邊。例如:講地域分異規律,我會問學生:“有去過北京新疆西藏旅游的學生嗎?”這時下面會回答說有,我就請學生回答去過的地方看到了什么和我們一起分享,并提問說注意到了當地的植被是什么樣的嗎?學生也會描述看到的當地的植被的樣子,我們會發現那些地方的植被和我們自己家鄉的不太一樣。這個過程課堂氣氛很活躍,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很高,我對那些回答問題的學生都加以肯定和表揚。這些鋪墊工作做完之后再講新課就會水到渠成,學生的學習興趣也掀起了高潮。
三、優化有效的教學方法,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
有效的課堂,關鍵還是教師如何教。相同的一份教案,一份課件,不同的教師不同的學生一節課的教法不一樣,取得的效果也會不一樣。而教師能否用最佳的方法進行教學,這是提高教學效率的關鍵。地理教學方法種類繁多,常用的有講授法、談話法、讀書指導法、板書筆記法,演示法、發現法、實習法等多種。各種教學方法有不同的特點,沒有什么優劣和高低之分,只要教師上課運用的教法與教學情境相適合,就是可行的教學方法。例如:講授地球的經緯網可以用地球儀展示、演示的方法;講正午太陽高度的變換是用動畫演示、圖片展示比講述法效果來得好;水循環和大氣循環的知識,過程比較復雜,眼睛沒有直觀的感受,需要想象、猜測,因此這部分要多看圖讀圖,讀圖法可以很好的激發學生的直覺領悟,對這 多,方法的運用也是多種多樣,教師如能認真研討,準確領悟教材,并依據學生認知水平,抓住重點難點,設計出適合教學內容適合學生的教學方法,就會使學生每節課都有實實在在的收獲。
四、教師提升個人魅力和文化內涵
“親其師方可信其言,信其言方可悟其道也”,教師教學水平的高低并不僅僅決定于教師的學科業務水平、工作態度等因素,還與教師的個人魅力、文化內涵也有著很大的關系,這是教師能夠吸引學生力量的主要源泉。要使學生“親其師”,那教師必然要給學生留下一個好印象,可以從以下一些方面得以實現:首先將真摯的愛心帶入課堂。教師帶著一顆愛心走進課堂,把真摯的師愛運用于教學之中,學生就會從內心感到教師的可親可敬,從而專心地聽講,甚至會更加勤奮學習。其次教師應有高尚的品質和優雅的行為,也可以潛化部分學生。教師要“教會學生做人”,這就需要教師“身正為范”。教師的高尚品質會對學生的情操起到熏陶的作用。“身教甚于言傳”,優雅的言談舉止是一個人氣質美的表現,也可以說是內在美的外化。再次教師應用激情幽默的語言去打動學生。有的教師知識并不很淵博,但教學效果有可能比知識淵博者更好,原因往往就在于他們使用教學語言高于后者。教師的語言魅力主要在于要有“激情”和幽默。充滿幽默感的老師永遠是最受學生歡迎的老師,讓學生在笑聲中輕松地接受教育,把笑聲引入課堂,這可以起到引發注意、激發興趣、開啟心智、活躍思維、補救失誤和增強說理等方面的作用。
有效教學判斷的唯一標準是教學目標達成度的高與低。這就要求教師提高教學質量,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只要教師適應新時期的課改要求,與進俱進,不斷更新知識和觀念,關注學生終身發展,不斷優化課堂教學結構,積極地營造民主、平等、和諧的教學氛圍,使課堂教學過程真正成為教師與學生之間有機的互動過程,真正成為教師引導學生進行有效教學活動的過程,真正成為師生共同發展的過程。
(作者單位:浙江省蘭溪市第五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