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紅梅
習近平總書記說:“領導干部特別是高級干部要把系統掌握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作為看家本領,老老實實、原原本本學習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特別是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看家本領”這是一個通俗易懂的暗喻,告訴我們:馬克思主義不是抬頭仰望的高天流云,而是腳踏實地的高壤厚土,是最接地氣的、最大眾化的科學理論。所以,系統掌握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對于高校思政課教師而言,既是篤學致知的看家本領,也是弘道啟智的看家本領。那么“看家本領”具體涵指哪些呢?
一、實事求是的態度
實事是客觀存在的一切事物,包括過去的事實與現在的事實。“是”就是客觀事物的內部聯系,即規律性。“求”就是我們去研究、探索、實踐。毛澤東對實事求是的經典闡釋讓我明白一條樸素的真理,那就是只有把事物放在歷史的事實中和現在的事實中去考察、分析、研究,才能得出客觀的、規律性的直至真理性的認識。
無論中國革命的理論還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都是中國共產黨人將馬克思主義理論與中國社會歷史的實際相結合,反復探索、分析、總結而得出的真理性認識。鄧小平經歷過留法5年底層勞工的凄慘生活,見識到蘇聯推行新經濟政策后的欣欣向榮的面貌,對資本主義繁華背后的血腥有過透徹的反思,對在社會主義建設中注入市場、商品因素的問題也有過深度的考量。并且,在大生產運動中,他倡導太行區根據的群眾自由貿易,賦予百姓生產、銷售、定價的自由權,創造了聲名赫赫的“太行奇跡”。新中國成立后,他就任財政部長、副總理,先后考察國內企業160余次,行程橫跨大江南北,足跡走遍各行各業。可以說,鄧小平在70余年的社會歷史實踐中對市場經濟進行反反復復的認識—實踐、再認識—再實踐,得出“社會主義也可以搞市場經濟”這一真理性認識。
實事求是的態度是高校思政課教師馬克思主義理論修養的深層積淀和綜合反映,是其應融入靈魂中的理念與方法指引。只有具備了實事求是的真誠態度,思政課教師才能研究得透馬克思主義的基礎性與前瞻性問題,講得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現實問題,才能守得住理論武裝的前沿陣地,打得贏意識形態的明爭暗戰。
二、正確對待矛盾的理性
馬克思主義的矛盾論告訴我們,所有事物都是運動中多層次、多方面的矛盾統一體,要從這諸多矛盾中找出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決定事物的本質。所以,在認識矛盾時,一方面我們要把矛盾放到錯綜復雜的階級之間、階層之間、地域之間、集團之間的利益關系中去分析考察,才能抓住主要矛盾;另一方面,在辨析主要矛盾時,還要摒棄個人的好惡、喜悲、愛憎等私欲,只有這樣才能認清事物的本質。
是否具有正確對待矛盾的理性是從哲學修為的高度來衡量高校思政課教師的理論水平和教學能力的高低。這要求思政課教師能夠準確得當地運用矛盾法則,發現大學生思想、心理和情感中的矛盾,引導大學生認清青春、人生乃至社會中復雜矛盾的本質,幫助大學生走出青春的迷惘與人生的困惑,邁入正確的成才之路。
三、批評、自我批評與獨立反思的能力
某外國媒體曾評價,“在當今世界5000多個政黨中,中國共產黨是最神奇的政黨,因為他從來沒有失敗過”。作為一個政黨,中國共產黨未曾被其他的政治力量打敗過,但是,在黨九十多年的歷史中,曾經有過失誤,遇到過挫折。那么,黨是依靠什么從困境中崛起,然后以全新的面貌領導中國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的呢?一個重要的法寶就是批評、自我批評與獨立反思。
1935年,遵義會議終結了王明“左”傾冒險主義在黨中央的統治,確立了以毛澤東為核心的新的黨中央的正確領導。此后30年,黨內沒有再出現或左或右的傾覆性的錯誤,取得了中國革命的勝利和社會主初期建設的可喜成就。十一屆三中全會,實現了“文革”后的撥亂反正,肯定了解放思想的重要意義,黨把工作重心重新放到經濟上來,吹響了改革開放的號角。從1978年至今的30多年間,中國人民在黨的帶領下搭乘上平穩快速發展的“列車”,收獲了改革開放的輝煌成就。可以說,當黨陷入迷途、遭遇挫折時,黨內就會涌現出一批思想先進的時代先鋒,他們總能夠捕捉到歷史發展的趨勢,能夠進行深刻透徹的批評與自我批評,并能在反思中實現自我糾錯和自我救贖,帶領中國人民走向正確的康莊大道。
高校是先進思想文化聚集融合的前沿陣地,高校思政課教師不應是傳話筒、復印機,而是應當對實際問題和現實矛盾有想法、有思考的反思型教師。反思型高校教師是在對教育體制、教育目標和教育內容全面理解、吸收的基礎上,自覺地反思教學實踐,積極地揚棄教學手段方法,形成獨特而成熟的教育價值觀和理念。
(作者單位:吉林工商學院思政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