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蕊
摘 要:十八大報告明確指出,要以服務群眾、做好群眾工作為主要任務,加強基層服務型黨組織建設。這既是全面做好基層黨建工作的必然要求,也是貫徹落實十八大精神的重要體現。為此,秦港股份公司黨委堅持把持續(xù)鞏固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成果、扎實開展黨員志愿服務活動作為有力抓手,努力健全“黨員干部轉作風、職工群眾得實惠”長效機制,切實增強了基層黨組織的凝聚力和戰(zhàn)斗力。現將其在探索實踐中積累的主要經驗做法、存在的突出問題以及解決的建議措施總結如下,希望能為大家提供一些借鑒和參考。
關鍵詞:教育實踐;活動成果;黨員志愿
1 開展黨員志愿服務活動的主要經驗做法
1.1 健全規(guī)章制度,明確權利義務
公司黨委率先制定印發(fā)了《志愿者服務管理辦法》,教育引導廣大黨員積極參與志愿服務活動。
一是明確志愿者條件。以具有學雷鋒志愿服務活動所要求的身體條件和服務能力;熱心企業(yè)和社會的公益事業(yè),有較強的社會責任感和奉獻精神;品行端正,遵紀守法為基本標準,開展志愿者注冊登記。二是明確志愿者權力。規(guī)定享有獲得志愿服務相關信息;接受相關志愿服務培訓;取得從事志愿服務必要保障;了解參加志愿服務潛在風險;對志愿服務活動提出意見建議的權利,并可自由參加或退出志愿服務活動。
1.2 強化組織管理,成立服務協(xié)會
公司黨委嚴格貫徹落實主體責任,明確提出黨支部書記為“具體責任人”,建立了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工作機制。
一是成立志愿者服務協(xié)會。由公司黨委委員、工會主席任會長,負責組織召開協(xié)會年會或代表大會,制定和修改協(xié)會章程,選舉和罷免協(xié)會委員,聽取、審議和表決年度工作報告,決定協(xié)會重大事項及公司志愿者服務工作的組織、規(guī)劃、協(xié)調、管理、指導、檢查、總結、評比等工作。二是分設志愿者專業(yè)服務站。由基層隊長或班組長為站長,由黨員、入黨積極分子及團員青年等組成,根據不同崗位工作特點和資源優(yōu)勢,自主開展各具特色的志愿服務活動。
1.3 搭建服務平臺,發(fā)揮示范作用
公司黨委結合“建設標準化基層黨支部工程”及“創(chuàng)共產黨員先鋒崗、建共產黨員示范責任區(qū)”等主題活動,創(chuàng)新形式和載體,積極搭建黨員志愿服務活動平臺。
一是進行“星級黨員責任區(qū)”創(chuàng)建。讓每名黨員都明確自己的崗位責任,知道責任區(qū)的創(chuàng)建目標及任務,凝聚集體智慧,自主建家、建陣地。二是開展“黨員亮身份、公開踐承諾、崗位比貢獻”活動。提倡“把黨員身份亮出來,讓黨員稱號響起來,使黨員形象樹起來”,對標先進,公開承諾,為企業(yè)又好又快發(fā)展獻計出力。
2 推進黨員志愿服務活動中存在的突出問題
2.1 思想認識不到位,主動服務意識還有待加強
從公司正式登記注冊的志愿者來看,黨員參與人數比例為67.4%,尚未實現全員覆蓋。
一是部分黨員參與意識不強。公司黨員年齡老化嚴重,他們對開展志愿服務活動的目的和意義認識不足,沒有看到黨員參與志愿服務活動的積極影響和帶動作用。二是個別黨員宗旨觀念淡化。對踐行黨的群眾路線、開展志愿服務活動缺乏內在認同感,參加活動主要靠黨組織推動,服務質量和效果也不理想。三是服務范圍狹窄。公司黨員能夠帶頭參加“八小時之內”的志愿服務活動,但由于工作、生活等方面原因,未能深入社區(qū),奉獻愛心,定期地正常開展社會公益活動。
2.2 素質培訓不及時,服務水平還有待提升
從公司開展黨員志愿服務活動的實踐來看,確實取得了明顯成效,但相應的培訓不及時,整體服務層次和水平還較低。開展志愿服務活動,要求黨員志愿者具備相應的專業(yè)知識和技能,否則無法滿足服務對象的現實需要。特別是深入社區(qū)開展政策咨詢、法律援助、心理疏導及家政保健等項目服務時,對黨員志愿者的素質要求就更高。
2.3 配套措施不完善,服務保障還有待健全
從基層黨員志愿服務活動情況的反饋來看,保障不足也是目前的主要困難。
一是缺乏經費保障。基層黨員開展志愿服務的活動經費全由公司下撥,專款專用,資金來源渠道單一,尚無法獲取社會公眾的認同和支持。二是缺乏權益保障。對黨員從事志愿服務活動的潛在風險及項目評估不足,未為其提供人身、醫(yī)療保險,缺乏預防處理風險和事故的措施及預案。三是缺乏激勵機制。雖然黨員參與志愿服務活動是公益性的,不收取任何報酬,但應提供人性關愛及安全保障,確保黨員能夠全身心投入。
3 深化黨員志愿服務活動的建議措施
3.1 加強教育,提高思想認識
要堅持發(fā)揮黨組織的政治核心作用,層層發(fā)動,教育引導黨員積極參與志愿服務活動。使廣大黨員充分認識到開展志愿服務活動是新形勢下踐行群眾路線、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永葆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的有力抓手,對密切與職工群眾聯系、促進企業(yè)和社會和諧發(fā)展具有重大意義;倡導黨員干部發(fā)揮表率示范作用,帶頭登記注冊,開展志愿服務,營造“我為人人、人人為我”的公共道德新風尚。
3.2 提升素質,延伸服務領域
要統(tǒng)籌兼顧,協(xié)調推進,整合各方資源優(yōu)勢,不斷提升黨員志愿者素質,拓展服務范圍和領域。秉承“學習雷鋒、奉獻他人、提升自己”的志愿服務理念,結合活動需要,組織黨員開展技能培訓,持續(xù)改善和提升整體服務能力和水平;注重發(fā)揮黨員自身的專業(yè)特長和團隊的優(yōu)勢,從時間、人員、資金、技術等方面,加大對社區(qū)志愿服務活動的投入,不斷延伸黨員志愿服務活動領域和范圍。
3.3 規(guī)范管理,完善保障機制
要把黨員參與志愿服務活動情況作為基層黨建工作重點,健全完善黨員志愿者管理、保障考核及激勵評價等機制。拓寬經費來源渠道,結合實際需要,組織有針對性的愛心捐助活動,積極爭取社會層面的幫助和支持;搞好服務保障,提前分布活動信息,做好危險評估分析,制定應急處理預案,提供人身傷害保險,解除志愿者后顧之憂;規(guī)范規(guī)章制度和服務流程,明確志愿服務活動要求,建立黨員業(yè)績檔案和活動基礎臺賬,實行“星級”考核激勵機制,確保黨員志愿服務活動取得實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