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磊
摘 要:體育課對學生的學習評價是課程評價的重要部分,一般看作教學某階段的結束環節。其結果對整個體育教學來說是衡量工作水平的指標之一,也是教師獲取教學反饋信息的重要途徑,調整教學過程的重要依據。合理的評價體系能保證體育教學工作的順利進行,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文章采用文獻資料發法、問卷調查法、訪談法、邏輯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對部分高校體育課上面向學生的學習評價現狀進行調查與分析,并針對暴露出來的問題提出合理化的建議與對策。
關鍵詞:體育課;學生評價;現狀;對策
1 概述
身體素質教育是推行素質教育的突破口和切入點,而體育課作為公共基礎課,是推行身體素質教育的重要途徑,對學生的身體素質乃至全面發展有著重要的積極意義。體育課對學生的學習評價一般看作是體育課某階段的結束環節,是對學生學習效果的判定,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合理完善的評價模式能積極引導學生的自主發展方向,構建優化校園體育環境,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使其自發地、積極地參與到體育鍛煉中來。但從《全國普通高等學校體育課程教學指導綱要》(下稱《綱要》)頒布后的實施情況來看,我們現行的對學生的學習評價體系還不夠合理,與《綱要》的要求還有一定的距離。
2 現狀與分析
《綱要》上指出:“學生的學習評價應是對學習效果和過程的評價,主要包括體能與運動技能、認知、學習態度與行為、交往與合作精神、情意表現等,通過學生自評、互評和教師評定等方式進行。評價中應淡化甄別、選拔功能,強化激勵、發展功能,把學生的進步幅度納入評價內容。”這是高校體育課程對學生評價的理論依據,它對評價主體、評價內容、評價原則都有明確的界定與要求。雖然大多數高校要求教師按照《綱要》進行評價并且制訂了符合要求的評價細則,但在實施過程中受到各種因素的干擾,導致學生實際上的學習評價并不盡如人意。
2.1 制度的不透明 各個學校在體育課的每個階段都會有相應的成熟、科學的評價體系,這個體系是指導本校體育教師及其他相關人員對學生體育課程的學習效果進行評價的系統,通常會形成固定的文件。而此文件僅僅掌握在體育教師手中或心中,學生和其他人員對如何進行評價、從哪些方面進行評價、評價的結果等問題根本不了解。這就造成了學生被動地學習,缺少學習的目標,久而久之就挫傷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2.2 評價頻度過低 現階段大多數學校對學生的評價集中在每個學期的末尾,以期末考試的形式進行,最后學習評價也以分數得以體現。這樣做容易使學生形成為考試而學習的觀念,過分強調結果從而忽略學習的過程。評價頻度過低也導致學生的學習過程缺少監控,學習效果也得不到保證。
2.3 評價參與人單一 評價參與人是指參與到對學生進行學習評價的人員,按《綱要》至少教師和待評價學生、其它學生三方參與。而實際上大多數體育課的學習評價僅僅有體育教師參與,而體育教師繁重的教學任務和評價任務導致教師對學生了解不夠,不可能對每個學生做出客觀公正的評價,缺乏對學生的激勵。
2.4 評價指標片面 評價內容應包括運動技能、運動參與、身體健康、心理健康、社會適應五個方面,合理的評價指標能對學生進行引導和監控。而實際上體育教師在對學生評價時的指標是定量的,注重學生的運動能力、平時考勤、掌握運動技能情況、課堂表現等,缺少對學生學生課后鍛煉、生活習慣、思想品德等方面的評價。這樣就過分追求指標的客觀性而忽略了學生的學習過程和個體差異性,體現不了學生的進步和努力程度。
3 對策與建議
3.1 加強評價體系的講解和引導 每一位體育教師在課上應加強對評價體系的講解和解釋,使學生和其他相關人員都能了解評價內容和方法,理解評價的意義并能認真在學習過程中進行實施。這樣評價就有良好的實施基礎,變“為評價而評價”成“為學習而評價”,同時學生在自我鍛煉時也有了一定的目的性。
3.2 吸納更多人員參與評價 對學生的評價應該有更多的人員參與,其中最好包括學生本人、同班學生、輔導員、體育教師等。這樣不僅能使評價更具有客觀性,能多方面地進行評價,更能對學生的課外鍛煉情況進行評價并獲得反饋信息,這樣就能更好地引導學生在上好體育課的同時又能在課外自覺進行鍛煉。
3.3 加密評價頻度 學習評價不應僅僅在學期末開展,應貫穿于整個學習過程,即一個學期內開展多次評價。評價的作用就是對學生某個階段或某種內容的一個小結,引導其發現問題從而利用課余時間去解決問題,避免學生臨時突擊,只掌握考試內容而忽略其他;從而側面督促學生加強課余鍛煉使教學更具有連貫性。
3.4 構建合理評價指標體系 合理的評價指標體系是整個體育考核模式中的重中之重,是學習評價的出發點。評價的形式不應拘泥于考試,應該多樣化,如比賽、展示、演示等,不管如何操作,都應著眼于學生的學習過程,而弱化學生的學習結果;重視學生的個人因素和提升水平,弱化考核指標的過分量化和“一刀切”;在學習內容展示的同時要給學生進行自我學習內容展示的時間;適當對學生體現出來的正面思想道德素質進行鼓勵。
4 結束語
學習評價是對學習效果的檢驗,但更應該是促進學生學習的手段,合理地學習評價能引導學生能掌握相關的知識和能力,使學生更樂于參與到體育鍛煉中來,樹立終身體育的健康理念。我們也應利用好學習評價來更好地進行體育教學,將《綱要》真正落到實處,切實推行素質教育,為學生的提高和發展做出自己的貢獻。
參考文獻:
[1]教育部.全國普通高等學校體育課程教學指導綱要[Z].2002.
[2]全國體育院校通用教材·學校體育學[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1999.
[3]孟霞.普通高校體育課程考核評價改革實踐研究[J].河南教育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2,6.
[4]陳平,劉曉軍.大學生體育課程評價綜述[J].出國與就業(就業版),2011,4
[5]潘雯雯,于可紅.對普通高校體育課程評價現狀研究及幾點建議[J].浙江體育科學,20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