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偉
摘 要:本文以企業在當前市場競爭形勢下創新管理為出發點,探索分析針對邊遠站隊在日常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難點和不足,從信息平臺的選擇、確定使用范圍、建立考核體系三個方面論述了埕島天然氣處理站如何開展精細化管理工作,拉近干群之間的距離,提高工作效率,為企業平穩地持續發展提供借鑒。
關鍵詞:信息平臺;管理;交流
1 實施背景
埕島天然氣處理站地處渤海灘涂,遠離生活區住地近50公里。現有干部職工30人,其中黨員9人。主要擔負著海三站、海五聯、中心二號伴生氣的脫油、脫水和外輸任務以及37.6公里長的埕孤輸氣干線巡護工作。設計壓力為5.07MPa,日處理量40萬m3。近年來,埕島站一直堅持“以站為家”的管理理念,努力營造溫馨、和諧的家庭氛圍。該站在以“家”文化陶冶職工、以“家”文化感動職工、以“家”文化激勵職工的管理創新中,全面實現了穩定職工隊伍、確保安全生產、提高職工素質、提升外部形象的整體目標。但由于職工居住地分散和集輸生產的特殊性,在人員管理、民用氣管理、巡線考核管理等日常工作中仍然存在難點和不足。
1.1 人員管理方面
由于埕島站屬24小時連續運行生產單位,實行4班三倒制,每天總會有超過1/3的職工不在單位,這部分職工在各種培訓和會議學習方面一直有所欠缺。
1.2 民用氣管理方面
因為職工居住地極其分散,人員經常不在家,導致民用氣檢查工作不但耗費很大精力,而且效果無法保證。
1.3 巡線考核管理方面
埕孤長輸線長達37.6千米,管線巡查人員對埕孤輸氣管線巡查監護的質量沒有有效的措施和手段進行監督,考核一直比較
粗放。針對以上難點,埕島站積極探索創新管理模式,為了加強“寒冬期”的職工隊伍管理,提高民用氣工作效率和巡線質量考核,將互聯網平臺與生產實際相結合,探索實行人員與生產的網絡化管理。
2 課題內涵
人員與生產的網絡化管理---減少資金投入、降低無效工作量、增加工作效率、提高管理水平。充分利用智能手機的互聯網功能,在業余和閑暇時間將分散的個體通過網絡集中到一起,進行學習、討論、交流。由干部作為核心,將全體職工凝聚起來,嚴格言論控制,實施有限度的松散管理。建立包括情感交流、人員培訓、民用氣管理、長輸線巡查為主要內容的人員與生產網絡化管理體系。
3 課題實施方案
3.1 互聯網信息平臺的選擇及推廣普及
經過初步統計,埕島站職工智能手機使用率已達到100%,為新媒體平臺的推廣使用提供了良好的基礎。在詳細調查落實埕島站職工使用智能手機的上網頻率、月流量、手機交流軟件的使用等信息后,最后決定將使用率較高的微信統一作為埕島站網絡信息平臺。由站長作為群主,建立“灘海人家”微信群,并教會沒有微信的職工申請賬號和簡單的使用,然后邀請埕島站職工全體加入“灘海人家”微信群。
3.2 確定網絡信息平臺的使用范圍
①建立《網絡信息管理辦法》,嚴格遵守國家相關法律法規和企業規章制度。“灘海人家”微信群僅限埕島站內部職工之間的信息共享和交流,群主對敏感信息進行審核和把關。
②通過微信平臺不定期向職工傳達上級文件精神、發送政策法規和安全知識等學習資料;另外建立埕島站“黨員微信群”和“干部班子微信群”,利用閑暇時間召開各種“微會議”,隨時討論解決各種問題。
③通過微信強大的交流互動功能來進行民用氣管理工作。要求住家戶每個月底前將燃氣報警器、油煙機等照片上傳至微信群。
④助力于埕孤線的巡護管理工作。要求管線巡查人員在巡線途中將特定地段的管線或地貌照片即時發布在群里,還要隨機拍攝至少6張重點管段的照片進行上傳。
3.3 建立管理考核體系
管理員對于民用氣檢查中發現的問題要及時安排整改,形成隱患整改制度。個人無法整改的安排維修人員上門處理,并對所有照片下載建檔。通過對管線巡護中發現的問題實現“圖像共享”,即時進行“會診”,以確定問題的嚴重程度和下一步采取的措施;對巡護人員的巡線履責情況進行督導和考核,促使巡護人員認真進行巡查。對按時上傳照片的職工在效益工資里進行獎勵。
4 取得的經濟技術效益和社會效益
①增加了輪休職工對文件、培訓材料的學習途徑和黨員干部之間交流途徑,提高了學習效果和會議效率,拉近了干群之間的距離。
②解決了民用氣檢查費時費力的問題,提高了工作效率。
③提高了管線巡查效果,降低了管線違法占壓及打孔盜氣案件的發生。
參考文獻:
[1]楊成.關于辦公自動化在石油企業日常管理中的應用分析[J].計算機光盤軟件與應用,2014(1).
[2]李同光.淺談石油企業標準化工作管理.[J科技與企業,2014(21).
[3]袁秀.石油企業如何更好地抓好黨支部工作[J].東方企業文化,2015(19).
[4]李宏勛,謝芹,武洪雨.論中國石油企業綠色文化建設[J].中國石油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3).
[5]何懿,曹邦功,張慶合.淺析物聯網在石油行業中的應用[J].石油和工設備,20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