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躍升 張俊
摘 要:本文通過筆者對日本工程建設項目的考察了解,對日本對建筑產品一貫的“工匠精神”加以詮釋,從而得出工匠精神的實質是對人細致關懷的觀點;對考察項目的細節加以描述,同時加入筆者啟發感受,最后提出在我國建筑行業應該大力提倡臻于產品的“工匠精神”。
關鍵詞:日本;工匠精神;建筑
1 概述
說到工匠精神,最近成了熱門話題。尤其以學習德國、日本匠人精神的風潮為烈。那么這些國家在建筑類產品上到底如何下功夫呢?抱著謙虛學習的態度,2015年6月,我們有幸對同處亞洲的日本國進行了考察訪問,對日本的幾個典型項目做了系列考察,將心得分享給大家,雖屬管窺,但求對大家有些啟發:
2 考察項目所見、所思
本次考察甄選了日本頗具代表性的項目:綜合性居住區(1個)、高層公寓(1個)、城市綜合體(2個)、養老設施(2個)、建材及產品展館(4個)、公司造訪(2個)。所在城市區域:東京都及周邊、大阪。總體特點:項目均是日本頗具代表性的城市綜合體、養老設施及綜合型居住區,設計理念超前,技術先進,體現人性關懷。造訪公司為日本較知名的電器建材廠商、房地產公司和設計機構,展現了日本最具技術創新前沿的水平。
2.1 松下藤澤生態城
最有感觸/啟發的項目細節描述:精湛的建造工藝(工匠精神),精細化建造,從外墻面細部處理、施工現場管理及工藝,都能有所反映。
居安思危的生活理念,時刻應對緊急事件,做好準備。如可轉換成爐灶的室外座椅,可利用太陽能發電的連廊等。
對人的細致關懷,體現在每一個角落,甚至雨水箅子也要防滑處理;房前屋后利用一切空間栽植花木,營造自然景觀環境給我們的啟發:對于城市遠郊項目,引入便捷生活、健康居住的IT技術、建筑技術,形成住區內的自循環生態圈,減少對大市政/公共服務配套的依賴。建成以居住地為旅游目的地(占有稀缺環境資源)的“旅居”生活區。
尤其關注能源解決方案和能源管理模式,突出低碳節能理念。打通綠色環境、智能安防、健康服務配套等幾個關鍵點。
建造過程中,體現“住民積極參與”,發揮居住者創造性,共建家園。
對于體量較小的獨立入戶式住宅(比如藁城、天津項目的聯排或獨棟別墅),可嘗試運用工業化建造的方式,選擇輕鋼結構、木結構、PC外墻掛板等工業化部件,工廠定制,現場拼裝。保證質量,縮短工期,加速周轉。
2.2 三井高級公寓樣板房
細節描述:投影沙盤、微電影、三維全息視頻的綜合展示手段應用,使客戶增強了感性認識,生動的體驗認知。
重視室內功能效果的細節處理,如帶鎖扣的門吸、空調套管等,體現了追求極致的設計精神。
雖是樣板間,但注重實樓觀景效果的展現,將實際照片張貼于外窗處,使客戶能夠直觀地看到入住后的效果。
給我們的啟發:要重視客戶體驗的真實感、現場感,接近100%的逼真效果會打動客戶。
公寓功能平面的綜合設計,除了注重戶內空間,公共空間的合理利用也是需要重點研究的。
2.3 Cocofump
細節描述:室內設施的選用,將老年人的使用安全放在第一位,如推拉門設阻尼器防夾;軟/彈性地面使走路舒適等。
功能性、實用性第一,物盡其用,沒有過多無當的設施。
啟發:常規項目,實用性第一,充分發掘優勢條件,提高利用率。
2.4 六本森-六本木新城
項目細節描述:屋頂綠化的充分利用,營造“都市田園”的效果(甚至能看到稻田青蛙)。
以人為本的設計思想,比如在商場頂面設計風雨連廊,并標示健身行走方向和距離。
全方位的立體交通,客流、車流分離又相互聯系,交通節點密集恰到好處,四通八達。
啟發:尤其重視“多業態融合”的理念,嘗試將公寓、酒店、商場、零售商業、文體娛樂等多設施整合集中使用。不僅局限于高層、超高層商業綜合體,社區商業、集中商業都可以借鑒其開發經營理念。
交通體系的融會貫通運用,對我們開發新地標綜合體、大體量項目有借鑒意義。
2.5 日本設計-虎門hills
最有感觸的項目細節:公共大堂給殘障人士設置的專用電梯,色彩區分明顯的臺階踏步,細致入微的設計。
干線道路上架平臺,設置玻璃欄桿,觀景、交通兩不誤。
卡通形象小品,成為綜合體的一張名片,活潑、增添情趣。
啟發:依靠技術手段,實現“功能復合”,多種使用功能(辦公、會議、公寓、酒店等)在同一建筑物內實現。
善于發現問題解決方案,把不利因素轉化成亮點。
2.6 松下香里園養老院
最有感觸/啟發的項目細節:建筑與環境的完美融合(層退式露臺,強調和諧自然)。
對老人作品的展示,體現對老人參與的認可,使老人充分感受到存在感。
注重安防智能、無障礙、空氣處理、微景觀等設施的使用,增強項目品質感。
啟發:對項目的高端化開發、做精品公寓產品有很強的參照性。
室內設施的選用,將老年人的使用安全放在第一位,如推拉門設阻尼器防夾;軟/彈性地面使走路舒適等,充分體現對老人的關懷。
3 思考
匆匆幾天忙碌的考察,所聞所見的十幾個項目還不足以完全了解全貌。但是我們的確認識到,日本對精雕細琢的“工匠精神”追求是滲透到骨子里的,這在建筑和街區設施、公共服務和產品細節的深入考慮都能體現出來,許多我們認為是過分,甚至有些“變態”的過度設計,其實都是出于人性化關懷的表現。這種精致的思考精神正是值得我們學習的。比如,日本高鐵的車廂設計有公用投幣電話和男士專用小便斗,小隔板側面設電源插座,方便使用,考慮周到細致。這些都是我們容易忽略的地方。
我國的經濟建設日新月異,在追求經濟增速的同時,向經過了經濟發展期的發達國家學習如何有質量、有品質和有極致精神地建設我們的家園,提供更好的建筑產品,應該為我們所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