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霞紅
摘 要 隨著物流產業的不斷延伸,從事物流工作的人員也需要進一步提升自身的專業技能,不僅要了解服務對象的特性,還要對產業的經營模式、運作體系等基本知識有所了解。本文詳細地闡述和分析了基于勝任力特征模型的物流高技能人才培養,以期培養出全面發展的復合型物流人才。
關鍵詞 勝任力 特征模型 物流 高技能人才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j.cnki.kjdkx.2016.08.012
Abstract With the continuous extension of the logistics industry, personnel engaged in the logistics work also need to further enhance their own professional skills, not only to underst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ervice object, but also to understand industry business model, operating system and other basic knowledge. This paper describes and analyzes the logistics highly skilled personnel training based on Competency Model in detail, in order to cultivate the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of the complex logistics personnel.
Key words competency; feature model; logistics; highly skilled personnel
現代物流人才不僅僅要了解物流的基礎知識,掌握相應的專業技能,熟悉產業經營模式、實際運作特點等,還需要具有良好的創新能力,較強的責任心,能準確分析客戶特性并提供高效服務等多方面的職業能力和品質,這就需要從根本上提升物流從業人員的綜合素質。物流高技能人才是執行物流功能的基石,其能夠有效推動物流產業的技術創新和科技進步,是物流發展過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動力。優秀的物流人才具有專業的操作技術和豐富的操作經驗,不論是商品的分揀、上件,還是配裝、打包等工作,其都能夠熟練準確地完成。這類人才掌握多項技能,可以勝任多種工作崗位,并且隨著企業的不斷進步和發展,他們也會逐漸成長為全面發展的復合型人才。
1 勝任力模型與物流高技能人才的相關研究
1.1 關于勝任力與勝任力模型的研究
目前,世界各國還沒有對勝任力作出明確統一的定義。在學術界,關于這一概念存在兩個不同的觀點,分別是“特征觀”和“行為觀”。堅持“特征觀”的學者認為,勝任力具有三方面的特征,分別是個體的、持久的和潛在的。具體來說,即是人與不同工作或不同情境中校標參照的有效績效之間存在一種因果關系。而主張“行為觀”的學者認為,勝任力可以分為兩個類別,分別是獨特的和相關的。雖然在勝任力的表達和認識方面,不同國家的不同學者各有不同的看法,但是大部分學者認為其具有三方面的特征與表現:首先,任務情景會對勝任力產生影響,二者之間存在一定的關聯性,且具有動態性,勝任力要與員工的就職崗位緊密相聯;其次,工作績效也和勝任力有不可分割的聯系,甚至能夠對員工將來的工作效率和工作成績進行預測;最后,勝任力可以有效區分工作小組中的績效優異人群與普通人群。
所謂勝任力模型,就是某人在承擔某組織中某個角色時所必須具備的勝任力要素之和,這是一個能夠高效完成組織工作所必需的技能、知識、個性等內容的特殊組合。在組合之中,工作績效和要素之間存在必然聯系,且可以進行測量,通過訓練和培養也能夠取得相應的改善,并且可以將績效優異者與一般成員的組織行為特征加以辨別和區分。其不僅可以對個體的勝任力進行分辨和發展,還能夠在招聘人才或人才配置時作為測試標準。目前,我們普遍使用的勝任力模型分為兩種,即單一工作勝任力模型和通用工作勝任力模型。其模型的構建方法有很多,如問卷調查、情景測試等等。然而,采用這些方法來建立模型,往往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所以對于一個企業而言,建立該模型并不是一件簡單的工作。因此,為了彌補方法上的不足,一些學者對原有的建立方式進行了簡化。通常可以綜合運用事件訪談、情景測試、問卷調查、專家小組等四種方法,進而使模型的建立更加簡單快捷。
1.2 關于物流高技能人才的研究
高技能物流人才通稱為高級技工,這些人在普通的技能勞動人群之中屬于高端人群。這一概念最早出現于中世紀,隨著時間的推移,這個概念逐漸專業化、職能化。然而到目前為止,我國對此并沒有一個統一而權威的劃分和概念表述。在實際工作中,生產部門會將這類人群劃分為技師或高級技師等等。其中,有一種人才是技術管理型人才,其技術和能力高于技術工人,卻稍遜于工程師、技師等人,其主要從事一線生產的管理工作或者對工作人員進行技術指導。另外一種人才屬于操作型人才,這類人才主要進行各項設備的操作,并且對技術能力較低的中低級技工進行培訓。綜上所述,本文將物流高技能人才定義為:物流專業知識較為豐富、物流生產技藝較為精湛、實踐經驗較為豐富,并且主要擔任創造性物流勞動、技術操作難題等工作的高素質勞動者。這類人才必須通過專業的職業技能考核并獲取相應的資格證書。因此,這類人才主要包括從事該項工作中具有高級技工、高級技師職業資格和操作水平的工作人員。
2 基于勝任力特征模型的物流高技能人才培養
2.1 物流崗位的工作職責
根據我國相關法律法規可以得知,與物流存在直接性關聯的有采購人員、物流師、包裝設計師等等,本文主要對采購和倉管人員的工作職責進行介紹和分析。
通常,采購人員的工作職責主要分為以下幾個方面:先進行市場預測,然后制定采購計劃、提出合理的進貨建議,組織貨源,簽訂合同,驗收貨物,處理異議,結賬。倉管人員的工作職責分為以下幾個方面:對入庫貨物進行清點,然后與送貨人員辦理手續,檢查入庫貨物的質量、數量等,如果出現問題要及時進行記錄和處理,合理安排貨物的存放,進行保管賬、編號等內容的等級,定期清算和盤點貨物,及時清理和監察倉庫,如果出現變質、呆滯等存在異樣的貨物要及時向存貨部門反映,根據出貨憑證進行付貨、再次審查出庫貨物,然后簽發出庫單。在此,采購人員的能力和素質會對采購的整體質量和效率造成影響,采購人員是采購工作的核心力量。而倉管人員起到了資產保護的作用,是物質安全的核心力量。因此,通過這兩項工作我們可以看出,高技能物流專人才首先要具備扎實的專業知識,此外還要具備五方面的能力,分別是:熟練運用物流設施設備的能力、對市場的分析能力和判斷能力、優異的經濟誠信品質、健康的身體狀態及足夠的責任心。
2.2 物流崗位的招聘要求
物流人才不僅需要接受學校的培養,更需要積累實踐經驗,只有具有扎實的專業知識和豐富的實踐經驗,才能成為物流高技能人才。通常,物流崗位的招聘要求主要分為三個方面:(1)團隊合作能力和團隊精神。物流已經成為一項系統化、綜合化的工作,團隊合作是必不可少的一項要求,從生產到配送都需要各崗位工作人員的相互協調和配合,以此來提升工作質量和工作效率。(2)具備市場導向意識。這一點對采購人員來說尤為重要,其需要對市場發展趨勢做好調查,并且具有一定的預判能力,進而制定出科學合理的采購計劃,為高層決策提供有力根據和信息支持。(3)要具備溝通談判能力。不論是采購人員,還是配送人員,溝通都是工作過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項內容,具有良好的溝通談判能力有利于與客戶的交流和往來,進而提升工作效率。
2.3 關于物流高技能人才勝任力的研究
通過學者的研究,我們可以得知,物流是一個綜合性和操作性較強的行業,物流企業需要的人才,不僅要具有倉庫管理和貨物運輸方面的知識和能力,還要具備相應的操作知識和管理能力,其能夠勝任不同的崗位需求,并且隨著企業的發展,該人才也能夠不斷成長,最終成為全面發展的復合型技術人才。通常認為,物流高技能人才需要具備多個方面的知識和素質能力,如倉庫運輸知識、環保知識、法律知識、國際貿易知識以及信息技術、協調能力等等。
2.4 物流高技能人才的勝任力模型創建
綜合前文所述內容以及專家和學者的研究,我們總結得出從事基層管理和操作工作的物流高技能人才的勝任力模型如表1所示。
該模型可以用于物流人才的選拔、考核、培養等多個管理環節,進而為物流管理工作提供便利,使其能夠快速地發展和提升。然而,該模型的建立也存在一定的問題和缺陷。例如,判斷存在主觀性、缺乏理論依據等等。因此,在模型建立的過程中,要注意數據的收集和調查,不能完全依靠該模型進行判斷,可以將其作為一個重要的判斷標準和判斷依據,通過模型的建立提升判斷的準確性,進而培養更多高素質人才。
3 結語
綜上所述,物流事業在不斷地發展和進步,其已經成為了一個系統化、綜合化的行業。隨著這一行業的進步,其對從業人員的要求也在不斷提升。建立勝任力模型有助于物流高技能人才的培養,其也是聘用人才時的一個重要判斷標準,因此要對其加以合理利用。
參考文獻
[1] 瞿群臻.物流高技能人才勝任力模型初探[J].中國流通經濟,2011(5).
[2] 朱芳陽,潘文昊.基于勝任力模型的應用型物流人才培養研究——以廣西北部灣為例[J].欽州學院學報,2014(4).
[3] 鄭金道.基于勝任力模型的高職高專物流管理人才培養模式探索——以物流客戶服務專員崗位為例[J].湖北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