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山 潘天紅
摘 要 隨著經濟全球化和高等教育國際化,越來越多外國留學生踏入國門,進行各種專業學習。“電工電子學”作為工科非電類專業的一門重要專業基礎課,是非電類專業留學生掌握用電技術的必修課程,但由于來自不同國家的留學生所接受的基礎教育和所處的成長環境不同,其教學內容與方式與中國學生有很大差異。本文結合筆者兩年全英文教學經歷,探索面向留學生群體展開電工電子學課程全英語教學的方法,并提出相關措施,為提高學校的國際化辦學水平提供一些參考。
關鍵詞 全英語教學 電工電子學 國際化 留學生
中圖分類號:G424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j.cnki.kjdkx.2016.08.047
Abstract Along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ic globality and high education internationalization, more and more foreign students are coming to China and learning all kinds of professional courses. Electrotechnics and Electronics is a basic specialty course for non-electrical majors and foreign students get electrical technology after leaning this lecture. Owing to differences of the basic education and growth environment between different countries, foreign students must be given special teaching contents and modes comparing to the Chinese students. In this paper, authors summarize the two years teaching experience from the lecture for foreign students, and investigate the teaching methods for Electrotechincs and Electronics in English. Furthermore, some corresponding strategies are presented. The proposed methods can present some references for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high education.
Key words teaching course in English; Electrotechnics and Electronics; Internationalization; foreign students
0 引言
江蘇省政府在2014年7月出臺了《留學江蘇行動計劃》,提出了“到2020年,在江蘇就讀的各類外國留學生達到5萬人,其中高水平大學研究生中留學生比例達5%以上”的具體目標,要求各高校在本科教育方面積極推動使用英語進行公共課和專業課教學,通過五年時間建成1500門面向留學生的省級和校級英語授課精品課程,課程建設納入高校課程建設整體方案。江蘇大學是以工科為特色的教學研究型綜合性大學,每年都接受大量留學生,分別來自亞、歐、非、美、大洋洲的62個國家,包括本科、碩士、博士留學生和語言生、進修生(含博士后)等不同層次,涵蓋理、工、醫、經濟、管理等多個學科門類。他們來到中國前,沒有經過系統的漢語培訓,進入學校后主要使用英語進行交流,因此全英語教學的需求越來越迫切。若能做好這項工作,必將促進我校高等教育的國際化進程,提升江蘇教育對外開放綜合實力和影響力。
“電工電子學”課程是工科非電類專業的一門重要的專業基礎課,課程內容覆蓋面廣,涉及專業多,是非電類專業掌握用電技術的必修課程,對支撐各工科特色專業培養起到多學科交叉的紐帶作用。目前,對留學生的電工電子學教學還沒有一個固定的、有特色的教學計劃,基本上參照我校現階段的教學大綱要求執行,只是在教學內容和考核知識點的要求稍低。然而,相對于中國的本科生而言,他們在數理基礎及學習的深度和廣度上卻很大不足,且在文化習慣和思維方式等也有較大的差異,需要在教學時區別對待,因材施教,才能獲得更好的教學效果。為此,本文通過分析我校“電工電子學”全英語教學面臨的主要問題,提出應積極采取措施,逐步營造國內高校國際化的教學環境。
1 目前教學現狀及遇到的困難
1.1 教材匱乏
全英語版教材選擇是影響教學效果好壞的關鍵因素之一,是有效的進行“電工電子學”課程教學的重要保證。目前,國內缺少現成的,適合留學生教學的《電工電子學》英語教材;盡管清華大學出版的《電工學(雙語版)》針對每個知識點做了詳細介紹,但缺乏對應的例題與理論聯系實際的案例,留學生學習起來會覺得枯燥,同時又覺得與我們生活太遠而失去學習的動力。此外,MaGraw Hill出版的《Principles and applications of Electrical Engineering》結合應用實例來說明電工電子學相關的基本原理與方法,但敘說過于繁煩,課后習題太多,這對于只有90學時的教學顯得不太現實,需要老師能夠在不影響課程全面性的前提下,對教材內容進行選擇性教學。此外,它需要的預備知識較多,體系差別較大,還需要從物理學、電路、電子技術、電機學等外文教材中節選部分內容補充到教學中。此外,這類國外原版教材的價格超出留學生的承受能力。因此,教材匱乏也成為影響全英語教學的重要因素之一。
1.2 教學方法與手段單一
現階段的電工電子學教學方法大部分采用“以老師為中心,老師講、學生聽”的教學模式,教師在課堂中占絕對主導地位,而教學內容也是依照老套路講授電路原理、例題解析,課后練習,錯題解析等,盡管對學生而言,這些內容比較容易把握,且也有具體內容(課題筆記、ppt投影片等)可以參照,但這種說教式的教學模式只會讓學生感到厭倦;再加上任課教師的中國式英語發音,學生很難清晰直觀地理解教學內容,最終導致學生對學習失去興趣,教師傳授給學生的知識的范圍也被限制,只能淪為形式。更談不上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動手能力的人才。
1.3 學生文化基礎差異較大
盡管我校留學生來自亞、歐、非、美、大洋洲的62個國家,但實際上各個學科專業內來自同一國家的留學生人數并不多,且其基礎教育差異也較大。針對同一專業編班的留學生教學中,筆者明顯感覺到他們的能力參差不齊,比如筆者所帶的班級中,尼泊爾的留學生物理基礎較好,而土耳其的留學生都沒有掌握高中的基本物理知識(比如:電路的串并聯、歐姆定律)。學生的主動性也不盡相同,有些留學生愛提問題,而有些留學生則不愿意學。更為嚴重的是,受其國家教學模式及教育背景的影響,我校留學生的學習紀律普遍不是很好,經常有遲到曠課現象;另外留學生學習松懈,不希望課后布置太多作業。因此,要求教師能夠適當改變教學方法與其相應的考核模式,以適應不同類型的留學生。
1.4 教師工作量與回報不成比例
由于全英語教學是一個全新的事物,無任何經驗可借鑒,任課教師需要自己找教材、全英語備課,更為重要的是需要花大量的時間練習口語;因此,相對于同類課程的中文教學,全英語教學的備課所花時間是中文教學的3~5倍,但教師的酬勞卻與付出不成正比,僅就我校而言,目前全英語教學的酬勞與同類課程中文教學略有差別,大約是中文教學的1.5~2倍,但需要獨立核算,也就是說不納入年終考核范疇,僅是講課酬金。此外,在學校“高水平、有特色、國際化”的目標導引下,教師的考核都以科研為主,職稱晉升更是直接與科研掛鉤;教師花大量的時間去備課,全心撲在全英語教學上,卻得不到相應的回報、這樣導致的后果是申報全英語教學的教師寥寥無幾。即使強制性的擔任課程教學,也無法全心全意地進行全英語教學的探索與改革。
2 應對措施及改進方法
2.1 自編全英語教材
如前所述,“電工電子學”英語教材是全英語教學中亟待解決的一個關鍵問題之一。國外原版教材的來源和價格都限制了它們在我國的廣泛使用。常規做法,是采用電子版英語教材,比如我校所采用的《Principles and applications of Electrical Engineering》,但它的版權與使用合法性存在一定的問題。此外,任課教師積極利用網絡資源,引入電工電子學的英語知識,制作直觀和詳盡的PPT,以此來擴充并更新日常的教學內容,也是解決全英語教學教材問題的另一個重要輔助手段。
但上述方法并不是全英語教學的長久之計,為此,需要以國際權威教材為藍本,結合我國電工電子學課程教學的實際情況和發展要求,改編電工學、電子學系列教材,需要處理好如下幾個問題:
(1)注重英語表達的“原汁原味”性。這要求教師必須非常熟悉國際權威教材,同時具有良好的英語表達能力,在吸收原版英語教材的基礎上改編相對“適中”的教材。
(2)注重知識點的“深入淺出”性。相對于國外的原版英語教材,我們的教材往往強調理論知識的連貫性,而忽略多種例題的表述。很多的學生,可能在聽完課之后,在課下,叫他去做題,可能沒有例子去模仿。這需要教師綜合國內外教材的側重點,提高教材的實用性。
(3)注重專業術語量和難易度。電工電子學是一門專業基礎課,適用于所有的工科專業,但它的內容卻是電類知識,與留學生的所學專業有一定的差別。因此,在教材編寫過程中適當減少專業術語量和難度,并注意內容的選擇及相互之間的銜接,做到既完整、連貫、全面,又能夠突出重點,同時還要形象生動。
2.2 創新教學方法,激發學生興趣
現階段,大部分留學生對全英語的教學效果不是很滿意,一方面可能與教師對電工電子學專業英語詞匯不夠豐富,不如中文授課一樣,從多個角度、多個側面以多種方式解釋物理概念;另一方面說教式滿堂灌的教學方式容易使學生疲勞、犯困,使學生失去學習的興趣。為此,必須改革教學模式,教師應主動“讓位”于學生,使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借鑒西方教學方法,給學生營造一個開拓性強的教育環境,在教學中引入提問式與啟發式、講授與自學相結合,講授與討論相結合等多種教學方法,教師中應該大力開展案例教學法,提高學生專業知識的實際運用能力,遵循電工電子技術學科教學規律,提高學生的理論知識水平和動手操作能力,加強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比如:當學到電路暫態時,可以在實驗室進行課程教學,應用軟件Multisim根據課程內容搭建電路,做現場電路模擬,讓學生真真切切感覺暫態的存在。
此外,借助于網絡媒介,建設教學資源共享平臺,內容涵蓋課程主要內容(課件)、師生互動、典型習題及解答,自測試題庫等多個欄目。打破傳統的封閉式課堂教學模式,努力打造一個全方位、多功能的學習渠道,培養留學生的自學和獨立思考能力。
2.3 改革考核方式,提升留學生的綜合應用能力
如前所述,由于留學生生源的差異,一次性的考試模式并不能真正反映留學生學習的效果,也不能對學習產生積極的引導作用。兩年留學生的教學經歷,筆者深深感到必須改進考評模式,充分考慮他們的平時成績(包括出勤、實驗考核、課堂小測試和計算機仿真等)、期中考試與期末考試成績,其比例分配為“3:3:4”。這樣強調他們的平時成績,讓他們注重平時學習的積累,循序漸進,使他們珍惜每一次的考核機會,從而提升留學生的綜合應用能力。
2.4 制定導向性政策,激發教師積極性
全英語教學中,教師是關鍵,因為他不僅是一個學科專業老師,同時也是一個語言老師。如果本身表達不清楚或者沒有表達得比你的母語清楚,對留學生會造成一些誤解。但是,要達到能熟練運用英語來進行電工電子學教學,需要花費相當多的時間和精力來學習和提高自身英語水平,這無疑增加了教師的負擔。為此,學校必須出臺相關政策,引導教師積極參加留學生的全英語教學。我校在這方面做了很多的嘗試,其主要措施如下:
(1)積極鼓勵教師申報國家/省級精品課程,若沒有受到國家/省級資助,則由校全英語教學精品課程項目資助,積極引導教師參與課程建設;
(2)大力支持教師到英語語言的國家進行短期培訓,我校每年都委派20名專業教師出國訪學,使其接受理想的語言熏陶,全額資助其在境外的費用;
(3)對全英語課程予以科研項目支持。本校國際合作交流處每年都設立留學生教育改革項目,以基金的形式鼓勵教師思考如何改進留學生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效果。
3 結論
我省留學生全英語教學剛剛起步,筆者結合兩年的電工電子學全英語教學經歷,針對我校留學生教學中存在的問題,給出了一些建議。但全英語教學是一個長期工程,是促進師資隊伍建設、提高教師的綜合水平、提高學校的教學質量,提升學校的辦學水平的有效途徑。因此,必須重視全英語教學,使我國的高等教育早日邁向國際化。
*潘天紅:通訊作者
基金項目:江蘇省高校省級全英文授課精品《電工電子學》,江蘇大學教研教改項目“基于web技術的試題庫系統及其在電工教學中的應用(2011-129)”與“工程拔尖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探索與實踐研究(2013JGYB031)”階段性研究成果
參考文獻
[1] 王旭紅,吳素平.留學生“電機學”課程全英語教學探討[J].中國電力教育,2011(19).
[2] 黃佳慶.提高班的“通信原理”全英語教學[J].電氣電子教學學報,2009(5).
[3] 趙文山,養雪琴,杜普選.“電路分析實驗”全英語教學的探索[J].電氣電子教學學報,2013(5).
[4] 張駿.營造國際化教學環境提升高校國際化水平[J].中國高等教育,2010(12).
[5] 宋璐,王紅霞.電工電子實驗雙語教學的可行性分析和探討[J].中國電力教育,2013(27).
[6] 袁小慶,史儀凱.電工學課程雙語教學研究與實踐[J].電氣電子教學學報,2010(S2).
[7] 胡曉蘭,邵吉民,富麗琴,張捷.淺談全英語教學的師資問題和對策[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