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德佳 謝穎麗

一所快樂學校,蘊藏著自身獨特、穩定的辦學風格及優勢,是核心競爭力之所在。蘭州華僑實驗學校建校于2005年8月,是城關區教育局所屬的一所高標準、高品質的九年一貫制公辦學校。近年來,學校先后榮獲全國“特色學校”、國家級“青少年體育俱樂部”;省級“德育示范校”、“心理咨詢教育示范基地”、“語言文字示范校”;市級 “校園文化建設示范校”、“藝術特色教育示范校”、“科技創新基地學校”、“陽光大課間示范校”、“和諧校園”和“平安校園”等榮譽稱號,連續獲得“蘭州市教育質量優秀獎”、“城關區中小學教育質量優秀獎”。多年來,學校的辦學質量得到了學生、家長和社會各界的廣泛認可。
環境,蘊涵快樂氣息
“我的學校,有大樹掩映,鮮花環繞,教室寬敞明亮,操場上綠草如茵。每一面墻,每一個走廊都是會講故事的精靈,里面有老師們最想對我們說的話……總之,學校在我們心中就是最美的!我在學校生活很快樂!”這是一個五年級學生在給記者描述學校時的一段話,她那努力在腦子里搜索最美詞匯、眨巴著大眼睛、皺著眉頭思考的模樣,讓人不禁莞爾。
今年是華僑實驗學校建校十一年,十一年探索、十一年踐行、十一年積淀,學校系統梳理并構建了以“華彩”為核心理念的學校文化體系,目的就是要建設一所快樂學校。“華彩”中的“華”字,代表中華傳統文化,博大精深,光耀千秋;“彩”字,代表個性張揚,多姿多彩,精彩紛呈、輝煌絢麗。因此,學校在校園建設方面引入“華彩”主題,設立八色宣傳欄,將學校的多彩教育內容進行展示,旨在潛移默化地對學生進行教育:紅色——德育樹本,奠基高雅人生;綠色——書香礪學,濡養智慧人生;橙色——體育強魄,打造健康人生;紫色——藝術尚美,塑造絢彩人生;藍色—科普啟慧,激活創新人生;黃色——安全護導,守衛平安人生;青色——心靈養正,播種陽光人生;赭色——國際視野,引領卓越人生。學校通過出彩教育,為學生的多彩人生打底,為學生的幸福人生奠基。
另外,學校還對教學樓進行了粉刷翻新和裝飾布置,文化墻和文化石成為校園內一道獨特的風景。一年來,學校在深化整體文化特色的同時,狠抓年級和班級特色文化建設。目前所有年級都有符合自己年級特點的文化墻,各班級均確定了自己的班名、班徽、班訓、班歌、班規等班級文化建設要素,校園文化建設根基更深厚,內涵更充實。
德育,奠基高雅人生
多年來,華僑實驗學校都重視“開筆禮”儀式的舉行,在“開筆禮” 儀式上,所有一年級學童都身著漢裝禮服,在教師指導下,用毛筆一筆一畫書寫他們人生中的第一個“人”字。孩子們以這種最具中國傳統文化意味的形式,開始他們的求知之路,同時也通過親身參與這個儀式,接受傳統文化熏陶,傳承民族文化,弘揚民族精神。王向暉校長說,學校舉行這個儀式,就是為了讓孩子們能有機會感受這種傳統文化,對他們的一生都留下深刻印象。
其實,學校一直在增強德育的系統性、通俗性、可持續性上下功夫,并將“自律、篤禮、樂學、博趣”的校訓引申為“華彩四工程”, 并通過 “校園文化四季”(“春之聲”讀書節、“夏之舞”藝術節、“秋之風”體育節、“冬之韻”雙語節)和“十二個主題教育月”( 1月“游學月”,2月“傳承月”……12月“華彩月”)及各類活動周、教育日來落實推進“華彩教育”并取得可喜成績。學校德育活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關照了學生在學校、家庭、社會三個空間的生活,關注學生安全自護、品行自律、實踐創新三個維度的發展,著力于讓學生體驗德育活動的魅力和樂趣,既讓學生擁有激發潛能、展示自我的舞臺,又提高了學生的綜合素養,讓學生獲得最精彩的體驗。
課堂,促進專業發展
今年5月,學校開展了題為“趣味教學”和“情境教學”在中小學英語教學中的實踐與研究以及平板電腦在英語教學中如何發揮更好作用的英語特色教科研活動。本次活動是華僑實驗學校精心策劃的一次大型教科研特色展示。在活動中,楊旸老師和田佳靈老師分別上了 “趣味學堂”和“情境學堂”的研討課,田佳靈老師在未來教室里給大家上了一節paid課,與活動主會場實現了同步直播,充分展示了學校教育科研與現代化信息手段的有效融合。
此外,學校引導各教研組、備課組通過“共享式的集體備課”、“探究式的課堂實踐”和“專題式的學習討論”等,促進教師之間的互動。組內的教學研討活動做到了“三個結合”:個體鉆研與集體備課結合,個體實踐與集體評課結合,個體反思與集體研討結合。學校積極倡導并踐行“綠色課堂”、“生本課堂”,提煉出華僑 “三學三教三為主”高效課堂指導原則,即多學少教,以學生為主;先學后教,以探究為主;自學互教,以訓練為主。針對學困生,學校提出了“分層教學、個體關注、因材施教”要求,即從每一道例題的準備到課后的練習,都實施分層教學、分層練習、分層輔導、分層評價、分層矯正,力求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礎上有所提高。學校積極推進作業改革,在作業布置上要求優化設計,精當布置,分層要求,益少益精,從而減輕學生的過重負擔,實現既減輕學生課業負擔又保證教學質量的目標。在濃厚的教學研討氛圍里,多學科打造出高效課堂模式,并使每一位教師的教育能力得到提升,專業水平得到發展。
體藝,助力健康成長
綠茵希望,共筑未來。今年甘肅華彩足球俱樂部秋季班開課時,報名學生紛至沓來,學生們都搶著加入這個有著二十多年青少年足球培訓經驗的專業足球俱樂部。俱樂部自創辦以來,成績卓著,成果豐碩,被上級部門授予 “國家級體育俱樂部”的榮譽稱號。男子足球隊在2016年“我愛足球”中國足球民間爭霸賽中獲得蘭州市和甘肅省的雙料冠軍;女子足球隊在2016年8月甘肅省第三屆中學生運動會中獲得第六名的好成績,在2016年8月中國足球U12女足精英賽中獲得三等獎。
“體育強魄,打造健康人生;藝術尚美,塑造絢美人生”一直以來是學校體藝特色教育的不懈追求。最近兩年,學校通過“兩個狠抓”和“三個堅持”來強化體藝特色教育。“兩個狠抓”即狠抓體藝教育組織機制建設和師資隊伍建設兩項基礎性工作,“三個堅持”即一是堅持在課堂上吸引學生,增強體藝的普及性和普惠性;二是堅持以體藝特色活動留住學生,利用“秋之風體育節”、“夏之舞藝術節”、社區少年宮、社團和興趣小組等特色活動載體,最大限度地為學生提供體藝鍛煉的平臺。學校在小學大課間中自編了《文明禮儀操》和《文明禮儀歌》,在中學大課間中齊誦《少年中國說》,將學生禮儀教育和傳統文化教育融入到體育鍛煉中,達到了益智和健體的雙重目的。學校積極推廣“小樂器進課堂”,組建了學生室內管樂隊和行進管樂隊;三是堅持體藝“2+1+X”評價機制。豐富多彩的體藝活動吸引了學生參與,不僅拓展了學生的視野,豐富了知識面,激發了興趣,培養了多元能力,還為學生搭建了展示才藝、弘揚個性的平臺。
科普,激活創意人生
學校注重在教育過程中科學精神和素養的滲透。通過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讓學生在動手、動腦與社會實踐中學習了科學知識,掌握了科學方法,解決了實際問題,形成了科學精神。2016年7月29日至8月6日,在山西右玉舉行的全國青少年無線電測向錦標賽中,經過全體隊員和教練的努力拼搏、奮勇爭先,學校在個人賽和團體賽中都取得了優異成績,這是華僑實驗學校全體師生多年來努力的結果。
近年來,學校高度重視科技創新教育,立足科普,著力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精神,日益形成了科技創新 “12345”的工作思路。“1”是打造一個一流科普團隊,初步整合構建起一個學科豐富、文理兼備、梯度合理的科普輔導員隊伍,極大促進學校科普教育工作的蓬勃發展;“2”是搭建好“科技主題周”平臺和“愛科學月”兩個教育平臺;“3”是形成三個梯度,根據學校九年一貫的特點及不同年齡段學生的認知水平,將學生在校的九年學習生活作好整體規劃,保證科普教育的普及率,在科普教育的層次上形成低、中、高三個梯度;“4”是培植四個科技基地,即展現科技魅力的科技體驗基地,點燃智慧火花的科技創新基地,實力強勁的機器人基地,讓夢想縱橫馳騁的“五模一電”基地;“5”是依托五個有力抓手。一是抓教師培訓,二是抓課堂滲透和校本課程研發,三是抓資源整合,四是抓社團組織,五是抓制度保障和硬件投入。通過多層次、多形式、常態化、普及化的科普教育活動,學校“科普教育,啟智創新”的教育特色日漸凸顯,科普教育的文化更加濃厚,學校科普工作水平也將逐步提升,學校科普工作成果豐碩。
“教育是個慢活。”華僑實驗學校的“華彩”教育的研究探索也必定是一個長期的工程。然而,通過近十一年的實踐表明,“華彩”教育是真正能體現教育真諦的教育理念,是讓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共同成長為“健康的人、快樂的人、智慧的人、幸福的人”的教育理念,是為師生終身幸福奠基的教育理念。華僑實現學校的全體師生正是堅持不懈地踐行這一理念,才實現了建立快樂學校的初衷。
編輯:馬德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