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偉
摘要: 愛玩好動是孩子的天性,注意力難以保持是其年齡特點。教師努力創設真實、生動、有趣的識字學習環境,尊重孩子的學習天性,讓孩子在輕松愉快地游戲中通過自主、探究、合作學習過程,激發學生自主識字的興趣,同時能養成學生自主識字的習慣,并最終實現及早獨立識字的教學目的。
關鍵詞:小學;語文;識字教學
語文是一門基礎學科,而識字教學是基礎中的基礎。然而識字過程又是一件十分枯燥的工作。那么,怎樣才能提高孩子們的識字質量呢?幾年的工作經驗,讓我得出的結論:激發孩子識字興趣,教給孩子識字方法,培養孩子識字能力。我們常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如果孩子知道掌握漢字的重要性,并對識字產生積極的興趣,他就能自覺地去學習并掌握漢字的音、形、義。怎樣才能做到使孩子對枯燥的漢字教學產生濃厚的興趣并增強自我識字的能呢?我認為可采用以下幾種行之有效的方法。
一、打牌游戲
學生自制牌形生字卡,在課堂中同桌互玩打牌游戲,邊出牌、邊讀出字音,再組詞讀(組詞越多越好),誰先把手中的漢字牌打完,誰獲勝。在此游戲中為了取勝,同學們會積極認字,有不會讀的和不會組詞的會主動想辦法解決。這種游戲識字方法既可應用在復習一課的生字,又可以用在對一單元的生字復習。
二、帶頭飾表演識字
把各種小動物的頭飾戴在學生的頭上,扮成小動物,并模仿動物的聲音、動作、外形特征表演出來,識字時常安排學生演一演,既給學生創造了施展才華的機會,同時又加深了對小動物的了解,更重要的是牢牢認識了動物的名字。
三、貼、翻字詞游戲
貼翻字詞游戲是我們學生喜聞樂見的方式。
1、部件組合。也就是將一些合體字拆開,分別貼出來,讓學生或小組合作來組合,在單位時間內誰組合的又快又準即獲勝。
2、圖文組合。如我在教一年級下冊識字4時,教師把課文中的詞語寫成卡片,教學中讓學生在顏色鮮艷、生動有趣的圖片上貼上相應的詞語,并充當小老師教同學們讀。圖文結合的文章可以用這種方法,沒有圖或圖少的文章(教師要多搜集相關圖片或發動學生搜集)也可以使用。
3、翻圖片讀字詞。如教學一年級上冊《小小的船》一課,我把自制的教學掛圖中的金閃閃的星星背后寫本課的生字,然后讓學生乘著小小的船去翻一翻星星背后的秘密。學生很興奮地發現背后的秘密,同學們用了短短幾分鐘時間就學會了本課全部生字。
四、“抓特務”
學生按教師要求學習完生字后,每組抽一名認字最好的同學到其他小組“抓特務”。即逐個檢查字音、組詞情況,如果有不會的即是“特務”,要求小組長立即幫助學習生字。這樣一來人人都不想當特務,識字效率明顯提高,即使有困難的同學在小組長的幫助下也會很快認識。檢查一課、一單元甚至一冊書的生字都可以用此法。
五、互助接龍賽
學生把自制字卡帶入課堂進行接龍游戲。游戲以個人為單位進行,自己會讀的字一個接一個讀下去。不會的放在一邊,請教本組中的“小老師”,學生互相幫助,使自己的生字接龍不斷進行下去,最后以接的最長的為優勝者。這種方法也可以用于檢查一課、一單元或更多的生字學習情況。
六、放大法
認識復雜難記的生字時,由學生在座位上大聲念出筆畫,老師或指定的同學在黑板上按他(她)所念的筆順將這個字放大寫在黑板上,以此檢查學生對生字的掌握情況。如識記“乘”字學生有困難,老師按學生念出的筆畫在黑板上寫了一個大大的“乘”宇,結果學生都記住了這個字。
七、摘果子游戲
摘果子游戲是我們在低年級的識字教學最常用的方法。如教師出示一幅畫著大樹的畫,樹上掛著寫有生字的蘋果,讓學生制作果籃,將果子上的字讀準字音、組詞,常用的還可以說一句話,方可摘下,誰摘得多誰就是識字小能手。這種游戲識字方法應用于一課的生字學習和鞏固既方便又高效。
八、開火車識字
方法是:讓一組學生按順序讀字、組詞、分析字型、說一句或幾句話,其他同學輕聲發出火車開動時的“嗚一咔嚓、咔嚓”聲。如果有人說錯了或不會讀,火車就停下來,選其他組的“修理員”“修理”(重讀字音、組詞或其它),“修理”好后繼續開火車。
九、“造火車”
如按偏旁歸類,復習一學期或一單元的生字時,老師先將“火車頭”──共同的偏旁部首寫在黑板上,然后讓學生動手尋找有此偏旁的所有生字,看誰的火車造得又快又長又好。
總之,“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在識字教學中,我們要使學生個性得到充分張場,創新潛能得以徹底釋放,教學活動中就不能僅僅簡單地把生字教給學生,而是應該成為學生學習的“組織者”“促進者”和“引領者”,積極地為學生主動識字提供條件,引領學生主動尋找識字的一些規律,支持學生的自主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