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華榮
中圖分類號:G633.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20-0037-02
《英語課程標準》強調課程從學生的學習興趣、生活經驗和認知水平出發,倡導體驗、實踐、參與、合作與交流的學習方式和任務型的教學途徑。這一核心要求教師設計作業要多元化、形式多樣化、靈活化。使學生在完成作業的過程中轉變學習方式,形成有效的英語學習策略。然而目前作為教學環節之一的英語作業的設計卻往往被我們所忽視,使很多學生在課堂之外不知道如何鞏固和消化所學知識以提高英語素養。隨著時間的推移、新鮮感的淡化,普遍存在著“費時較多,收效較低”的問題,出現“初學皆大歡喜,繼學兩極分化,再學沒精打采”的現象,總有一部分學生掉隊,英語作業的質量也就成了困擾人們的問題。為什么會這樣?問題的癥結是教師的作業布置存在許多問題:1.單調,枯燥。不是機械抄寫詞句,就是死記硬背課本。2.空洞乏味。作業脫離學生生活實際,缺乏形式的多變性、練習的趣味性。3.量多質濫。布置作業沒有明確的練習目標,沒有針對性,搞疲憊戰,勞而無功。那么,如何設計英語作業,我結合自己的教學實際談一點自己的看法。
一、作業設計要抓住教學重點
要做到作業的有效設計,首先要抓住當堂課所學習的重點內容,這就要求教師在課前認真備課,抓住教學內容的重點,根據重點去進行作業設計。教學重點包括重點單詞、短語、句型和時態等,當然一節課并不一定包含這所有內容,但一定要體現所涉及到的所有重點內容。例如:在剛剛學習英語的各種時態時,因為時態是英語語法中的重點,也是難點,是學生最感頭疼的語法,所以,在作業難度的設計上必須重視,盡量做到模凌兩可的題不出,避免適得其反。例如:用所給動詞的適當形式填空:
1.It is a fine day. The sun __________(shine) brightly.
2. They ___________(visit) the Science Museum next Sunday.
3. Mr Brown __________(live) in Beijing since he came to China.
4. Mr Wang ___________(teach) us English two years ago.
5. The Smiths _______________( watch) TV at this time last night.
6. Ill go home as soon as I ___________(finish) my homework.
讓學生在每個句中都能夠找到依據。這樣學生的作業難度降低了,學生做練習的成功率大大提高,大大調動了學生學習與運用語言的興趣。既可以讓學生復習和強化所學知識,又培養了學生能力,對于培養學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也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作業設計的形式要多樣化
英語作業的形式應該多樣化,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實際情況確定作業形式。針對低年級的學生以及每單元的第一、二課時,主要以口頭作業為主,口頭作業主要包括練習對話、編對話、聽對話和短文、背誦等,這些口頭作業主要練習學生所學的對話和句型以增強學生的英語語感,提高學生的聽說能力;針對高年級的學生和每單元的和后幾個課時主要以書面作業為主,書面作業應該以主觀性練習為主,以客觀性練習為輔,主觀性練習主要包括根據所給詞的適當形式填空、補全對話、閱讀和寫作等,這些書面作業主要用來練習詞匯、語法等基礎知識,以及提高學生的讀寫能力。
除了常規的口頭作業和書面作業外,還可以根據教學內容設計一些其它具有可操作性的課外作業,例如,低年級的學生可制做英語卡片、收集英文電影名、英文歌名和英語書名、辦英語手抄報和板報等;高年級的學生可做英語調查、課本劇表演、改寫課文等。這些作業不僅能夠鞏固所學課堂知識,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還可以提高學生的語言綜合運用能力,也是素質教育理念的一種體現。有的學生可能并不能寫一篇很好的英語文章,但他可能會辦一份非常精美的英語手抄報,這樣的作業不至于讓這樣的學生失去學習英語的信心,反而會激發他學習英語的興趣,增強了動手操作能力。
三、作業設計的難度和量要適中
作業設計還要注意難度和量也要適中。作業如果太難,大部分學都不會做,會挫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從而導致學生對英語學習的恐懼,以至于害怕學英語,學習效果也就不會好;作業如果太簡單,所有的學生都不怎么經過思考就能做出來,這樣會導致學生得意忘形,以為對所學知識掌握得很好,一遇到稍微有點難度的練習就不知所措了。為了避免以上兩種情況,讓學生真正掌握所學知識,教師在進行作業設計時一定要考慮到難度要適中。有些班級如果學生基礎參差不齊可以考慮分層設計作業,針對不同基礎的學生設計不同的作業,這樣的作業設計可以滿足各個層次學生的要求,能充分考慮到學生的學習基礎和學習需要的差異,能體現學生的主觀需要,也更能發揮學生的自主性。
四、跟蹤指導,注重評價
教師要針對不同形式的作業采用不同的評價方式,同時應特別保護學生完成作業的熱情,多鼓勵學生并激發學生持久的作業興趣。英語基礎好且自制力強的學生或許可以根據教師的要求獨立完成課外作業,但對多數學生來說需要教師對他們進行全過程指導才能很好地完成所有課外作業。針對學生作業,老師應采用形成性評價關注學生完成作業的過程幫助學生肯定自我,增強學生學習信心,特別是對于急需鼓勵的后進生,及時到位的激勵性評價更能有效引起師生情感共鳴,能引導學生關注和思考,引導學生在以后的學習活動中揚長避短,提高學習效果。
(責任編輯 陳 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