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美 楊俊艾 張迎迎
摘 要:城市物流中心(CLC)是現代城市物流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而CLC的選址也已經成為物流與供應鏈管理的關鍵問題所在。首先對現有的相關研究進行綜述,而后提出基于可持續發展角度選擇CLC的評價系統。
關鍵詞:城市物流中心;選址;可持續發展
中圖分類號:F25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6)20-0043-01
引言
城市作為經濟增長的催化劑將會持續擴張并推動經濟命脈的增長。先進而完善的城市物流系統不僅能夠提高經濟增長率,降低不必要的運輸成本,提高經濟效率與投資環境,增加直接外資投資,提供就業機會,還能提高整個區域的經濟發展。
一、城市物流中心選址相關研究綜述
城市物流中心選址問題是涉及到政治、經濟、基礎設施、環境、競爭、發展戰略、產品特性、物流成本,以及客戶服務水平的復雜決策。近幾年的研究關鍵詞如下:混合多起點啟發式算法(Resende和Werneck,2006)、二階錐規劃(Wagner,2009)、拉格朗日松弛啟發式算法(Nezhad,2013)、混合整數線性規劃模型(Kratica等,2014)。
現有的很多文獻都是對某一確定的環境下的選址問題進行的研究,這意味著問題所涉及的參量是不變且已知的。但是決策環境具有復雜與不確定性。因此,模糊理論被改進并應用于非確定環境下設施選址問題的決策。例如,Wen (2008)提出了基于模糊需求下現實主義準則單一成本模型,并使用混合智能算法對該模型進行求解。nüt等(2010)提出,將基于模糊層次分析法(AHP)的模糊多標準決策方法與模糊TOPSIS方法相結合的方法來為購物中心選址。
二、基于可持續性的城市物流中心選址評價標準
1.經濟標準。土地價格(A1),CLC的占地面積通常較大且需要足夠大的擴展預留空間才能順暢運營。配送靈活性(A2),合理的CLC應當能夠在最短時間內滿足所有配送需求。運輸條件(A3),需要能夠滿足多式聯運的需求。服務水平(A4),涉及貨物及時完善地從供應地送至消費者或收貨人手中。人力資源(A5),涉及勞動力的數量與質量。
2.環境標準。環保水平(A6),CLC的選址必須考慮保護自然環境并盡可能降低污染。對生態景色的影響(A7),要考慮到其未來發展所需的空間與其周圍景色的和諧。自然條件(A8),應當盡可能全面的了解當地的自然環境,包括溫度、風向、降雨量等。
3.社會條件。公共設施條件(A9),所需公共設施有道路、通訊、供電、供水。安全(A10),要保障CLC不受災害等破壞。遵守環境保護法律法規(A11),CLC的選址必須嚴格遵守當地的法律法規并響應城市的整體規劃與資源空間。對附近居民的影響(A12),CLC的選址不僅要降低對城市生活的干擾,還要緩解城市擁堵壓力。交通擁堵的影響(A13),CLC會帶來交通量的大量增加,任何不合理的安排都會帶來當地交通條件的惡化。
以上13個標準形成了評價與選取潛在CLC的評價指標系統,可以進行評價(評價分為:“非常差、差、一般、好、非常好”或“非常低、低、一般、高、非常高”)。這些評價指標還可以進一步分為成本指標與效益指標。標準A1、A7、A12、A13屬于成本指標,其值越小代表該備選方案越合適。其余的都屬于效益指標,值越大該備選方案越合適。
結語
物流中心的選址問題近年來廣受關注,隨著社會責任的強調與環境意識的逐漸加強,可持續性發展問題也應也成為CLC選址的標準之一。因篇幅有限,本論文僅提出評價系統的構成指標,具體的評價系統以后會繼續研究。
參考文獻:
[1] Aardal,K.,van den Berg..Approximation algorithms for hard capacitated k-facility location problems.Eur.J.Oper.Res,2015,(24):358-368.
[2] Beresnev,V..Branch-and-bound algorithm for a competitive facility location problem. Comput.Oper.Res,2013,(40):2062-2070.
[3] 龍江,朱海燕.城市物流系統規劃與建設[M].北京:中國物資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