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志南
日前,《中國現當代編劇學史料長編》首發式暨修訂版啟動研討會在上海戲劇學院舉辦。作為本書主編,上海戲劇學院編劇學學科帶頭人陸軍教授主持了本次研討會,他介紹了編撰本書的緣由:編劇作為專業,有2500年的歷史,應該是比較客觀的論斷。現存的古希臘戲劇,如索福克勒斯的《俄狄浦斯王》劇本也有2400來年了。編劇的相關研究,自亞里士多德的《詩學》算起,也有2300余年。中國戲劇晚出,現存最早的戲曲劇本是南宋的《張協狀元》;至于編劇的研究,一直到明末清初李漁的《閑情偶寄》,才以結構、詞采、音律、賓白、科諢、格局六方面論,對戲曲編劇的理論與技巧有全面的概括與精當的闡述。與中國古代編劇理論研究相比,中國現當代編劇的研究十分薄弱,這一方面是因為理論界素有厚古薄今的“傳統”,另一方面是因為編劇始終未能作為一個學科受到重視,所以,編撰本書的初衷便是對中國現當代編劇史料進行一次系統的梳理,看看前人到底為我們留下了什么。在編撰本書的過程中,編者需以學術的眼光對搜集到的文獻進行甄選,其依據是這些論著、論文、編劇教科書、劇評、劇作家創作談等能否代表當時的戲劇創作觀念,經過三年的編撰工作,《中國現當代戲劇編劇學史料長編》這部近200萬字的書得以完成,其意義早已不止是通過搜集文獻來描繪中國百余年來戲劇創作觀念的發展脈絡,更重要的是它是編劇學成為獨立的二級學科并列入上海高峰學科建設計劃后的第一顆學術果實。本書的另一層意義在于,它將成為廣大戲劇人創作、教學與研究的文獻參考,而參與本書的諸多編者正是第一批受益者。
研討會中,專家學者和學生暢所欲言,對本書和修訂版的編撰以及編劇學的發展獻計獻策。
姚扣根教授從學科的角度對編劇學的定位和價值提出了獨到見解,他提出,編劇在整個藝術創作中不是技藝性的而是形而上的,是一種創造力,它可以成為國家的文化產業發展和整個藝術發展中最為重要的核心。編劇學不僅僅是教育的問題,它對整個人類社會的發展、思維的創造有非常巨大的影響力,它不僅只存在于戲劇之中,它真正的存在是和整個國家的創新體系聯合在一起的。編劇的真正任務是創作,是創造性的勞動,編劇學可以將今天所有的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最新的研究成果,容納到我們的研究中來,所以編劇要走在學科和知識的前面,而創造中國的編劇學體系、制定新的教學模式,包括實踐模式,都需要類似這樣的學術研究來支撐。
有專家認為,從九年前上戲教授們提出創建編劇學的想法,到現在第一套厚重的書的問世,對編劇和戲劇學院的教學來說,都具有里程碑意義,這不僅意味著編劇地位的提升,更重要的是,編劇學作為一門學科有了更加成熟的研究基礎,或許在十年二十年后,將有適合中國民族文化傳承的編劇學科體系,完整呈現在我們的藝術教育中,而這個體系的構建和教育的實現,不僅需要老一輩戲劇理論研究者,更寄望于年輕一代的碩士、博士以及更多的戲劇研究者。
隨著時代的發展,編劇實踐已經超越了戲劇與影視等藝術領域,進入了多個社會實踐層面,誠如多位資深教授所說,編劇是一種創造性的勞動,順應了目前建設創新型文化的潮流與趨勢。但作為一門學科,尚存有許多問題亟待解決,包括對編劇學的學科定位、研究范疇的界定,以及它與其他學科的交流與融匯。事實上,在編劇不斷拓展實踐領域和不同學科交叉發展的今天,編劇學也應當從理論上做出回應,這不僅涉及編劇學能否在整個學術體系中確立自身的特性,還影響到我們的文化創新、藝術創新是否有充分的理論支撐。
再者,編劇人才的培養一向是戲劇院校的工作重心,但我們的編劇教育和編劇教學一直存有諸多弊端,其根本原因是在于缺乏學科引領意識,重視編劇技法的傳授而忽視編劇觀念的引導,導致了戲劇創作人才素質不高和觀念落后。事實上,西方編劇理論和中國古典編劇理論固然有其不可替代的價值,但我們不必妄自菲薄,更不必在學術研究上崇洋媚外和厚古薄今,因為現當代的戲劇編劇理論也是一座寶藏,并且,它不只是對前二者的延續和更新,而是在兼容并蓄的基礎上形成了自己獨特的價值。《中國現當代戲劇編劇學史料長編》最寶貴的地方,是它開掘了這座寶藏,將中國現當代戲劇編劇理論作為一個獨立存在的體系來看待,并作為一個體系來構建,這是此前未有人做的一項工作,所以,它是填補了戲劇學科的一項空白。它的存在,將影響到今后戲劇人對編劇和編劇學的認識,也勢必會為今后編劇人才的培養提供一個新的理論體系。
3卷本的《中國現當代戲劇編劇學史料長編》,是對百年來戲劇先輩走過道路的一次回顧,它清晰地呈現出中國戲劇百余年來的創作觀念、創作方法,也為今日戲劇人研究這段戲劇史提供了新的思路,我們更希望看到的,是沿著先輩們走過的轍印,能夠發現并重建中國現代戲劇的方向標。當然,本書的出版,既是中國編劇理論體系不斷完善的階段性成果,也是編劇學理論體系建設的新起點,在編劇學研究者們的共同努力下,中國編劇學的建設將會迎來一個全新的局面。
陸軍教授透露,編劇學師生團隊將在此書基礎之上開展修訂版的工作,修訂版的《中國現當代戲劇編劇學史料長編》將調整與擴充至8至10卷,在編劇觀念的引領下,以編劇理論、編劇史論、編劇技論、編劇評論等為核心板塊,預計在2016年底前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