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澤花
摘要:隨著我國教育改革的深入,教學研究的中心正從知識傳授向能力培養轉變,從重視結果向重視過程轉變。而“遞進式”教學法的出現,正是我國教育改革的體現,通過巧設懸疑、釋疑解惑、智能開拓、總結反思的階梯式課堂教學結構中,讓學生在自學、互學和合作中,不斷提升學習能力,進而真正實現教學意義。
關鍵詞:“遞進式”教學法;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應用
數學作為一門基礎性、應用型極強的自然學科,在人類生產和生活實踐中有著廣泛的應用,而數學的系統性和連貫性也會比其他學科更強、更緊密一些。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遞進式”教學法的出現,不僅是打破了傳統的教學模式,也是實現我國新課程改革的最好體現。它所具有的創新性、開放性和實效性,不僅有效的訓練了學生在數學學習中實際操作能力,還對學生運用能力的培養和智力的開發,有著潛移默化的幫助。
一、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現狀
隨著我國新課標改革實施以來,我國的小學教育也在進行如火如荼的變革。但是,在當前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依舊存在著一些不如人意的現狀:一是教與學不能有機融合。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受到外界因素的感覺,部分教師在課堂中依然不能有序地實施教學,導致課堂教學低下。二是學生不能成為真正的學習主人。在數學課堂教學中,被動學習的學生還是占有很大一部分,他們的學習方式和思維方式簡單,這樣就嚴重抑制了學生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的培養。三是教材挖掘不到位。部分教師對于數學教材意圖不能真正的領悟,出現了教師死教,學生死背的現象。四是課程目標達成缺失。教師心中沒有明確規劃,對教學目標沒有具體意向,課堂隨意性太大,這樣也就無法有效的完成教學任務。
二、“遞進式”教學法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的應用
1、巧設懸疑。教學實踐證明,通過巧妙設計懸疑問題,可以激發出學生的學習動機以及學習欲望,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所以,在傳授新課前,教師可以根據學生個體差異性的原則,從學生的認知水平和實際生活出發,巧妙設計懸疑問題,激發出學生的思維能力,引起學生的認知沖動。而懸疑問題要具備新穎和啟發性,要對例題之解有著示范引導的作用,并且懸疑問題還要具備因果關系,來保證謎底就是學生所要掌握的解題方法。而一個好的懸疑問題,不但決定了一節教學的成敗,更是決定了教師在課堂藝術展現的成敗。
2、解疑答惑。在《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2011年版)》指出:“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通過之前為學生學習設計的懸疑問題,去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合作學習,讓學生在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中探索出解決的方法和模式。而此環節也是關鍵環節,良好的實施有助于學生個性的發展和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所以教師在實施過程中,要對學生做好細微觀察,對于學習成績不理想的學生,教師要做到認真細致,要善于發現他們的學習問題,要有針對性的進行查漏補缺。對于學習成績中旬的學生,教師要全面觀察,發現其共性問題,然后出示到黑板之上,讓成績優秀的學生進行演算并談談體會,教師作為輔助給與評價。最后對于學生成績優秀的學生教師的指導要具有階梯形,并且對于優秀學生的疑難問題,教師要進行細致講解,因為這也是全班的問題。另外,教師還要學生在學習中需要掌握的知識點和常遇的問題進行終結和歸類,并做成資料,以便學生進行參考。
3、智力拓展。此步是進一步鞏固、深化知識的有效環節,是學生實現知識向能力的轉變,以此來減輕學業上帶來的負擔。教師在選擇智力拓展的題目上,難易要具備階梯形,要讓學生通過其他人合作交流和學習中,解決問題,教師作為輔助要起到引導和點撥的作用,要讓學生可以順著正確的知識脈絡去思考,并加以點撥學生在該知識脈絡中的不理解之處。另外,此環節的練習設計和選擇還要側重基礎性和專項性,采用多種形式,來體現出不同的層次,要讓每個學生都能“跳一跳,摘個桃”。課外作業不僅是智力拓展的延伸,也是檢驗學生學習成果的最好辦法。教師在對課外作用的布置上要進行“科學布置”。那么何謂“科學布置”呢?就是對于作業安排要適量,難易呈現階梯性,一般都以實踐操作題、科學應用題、能力拓展題等等比例搭配合理的,不僅能鞏固學生所學的知識,還能對其進行深化和延伸,進而不斷提升數學能力。
4、總結反思。最后一個環節,主要是教師讓學生對所學的知識進行評價和反思。這一環節主要可以幫助學生將一些零碎的、分散的知識進行歸類和梳理,同時還幫助學生將新學知識進行內化,形成一個新的知識結構。在此環節,教師要充分發揮出評價功能,對于學習成績低下的要給出鼓舞和肯定,對于學習成績優秀的要給出表揚和贊美,要增強學生的學習動力,讓每一個學生都能數學學習中充分自信,進而積極參與到學習活動中來。
三、結語
雖然,“遞進式”教學法作在我國小學數學教學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是和教育改革的要求相比還有許多需要改進和完善的地方。在“遞進式”教學法中,還需要教師在實踐中以學生為主,對教材進行深挖,并依據教材內容,靈活運用“遞進式”教學的步驟,采取多種教學手段來激發學生的思維能力,提升學生的數學綜合能力。只要教師懷著教育的美好夢想,做到心中有學生,心中有課堂,勇于實踐,就一定能為社會培養出優秀的人才。
參考文獻
[1] 汲夢楠.情境教學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赤子(上中旬),2015,02:194.
[2] 陳孝德.“遞進式”教學法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的應用[J].現代中小學教育,2012,01:15-16.
[3] 劉舒,王光明.遞進式教學法在數學課堂教學中的使用——基于曹廣福教授“基本不等式”的課例[J].中學數學教學參考,2016,Z1:2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