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雪鋒 張雪英
【摘 要】小學生生活經驗有限,空間想象能力不足,在認知上主要以形象思維為主。他們對數學問題的感知程度很低、認識模糊、思路不清。所以在解決問題的時候,畫符號圖是一種重要有力的方法。本文針對畫圖在小學數學練習中巧妙解題進行闡述。
【關鍵詞】畫圖;小學數學
畫圖中它是通過簡單的符號幫助學生把抽象文字問題具體化、直觀化,從而學生能從圖中理解題意和分析數量關系,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策略,所以畫圖能力的強弱也反映了解題能力的高低。通過畫畫圖,在畫圖的基礎上找到數量之間的關系,使得數量關系一目了然了。因此注重和利用畫圖策略來培養學生解決數學問題的能力顯得尤為重要。
小學生思維具有具體形象思維為主逐漸向抽象邏輯思維過渡的特點,根據學生這一思維特點,在教學中借助“形”來詮釋“數”能夠起到化靜為動,化難為易的作用,本人在講評三年級上冊翻轉課堂的分數簡單應用看圖涂分數的練習時,就有過這樣的經歷。記得遇到一道題目:涂出以下圖形的時,
一開始,全班學生傻了眼。就在我不知是否要延伸下去之時,李潔同學終于按捺不住了,發表了自己的想法:“去掉1個圓圈,把剩下的3個圓圈,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1個圓圈,涂其中的兩份,就是3個圓圈的。”于是我請她到黑板上表示出來,結果她表示成如下圖:
有的學生點點頭,但是陳珺同學發出了不同的聲音:“我不劃去,可以把每個圓平均分成3份?!庇械膶W生聽得似懂非懂,我趁機讓他把自己的想法也到黑板上進行展示,結果展示如下:
學生恍然大悟,接著陳珺同學繼續往下說“再分別涂每個圓中的2小份,涂色部分是4個圓的。”說著說著,干脆便把圖形完善地展示在黑板上如下圖:
學生高興地點點頭。我心想,塵埃落定了吧。這時,曾雙江同學再次響起了不同的聲音,她想把自己的想法到黑板上展示出來,同學們睜大眼睛期待著她的圖示,在期待中她展示出如下圖:
圖示一出,真可謂是一石激起千層浪,學生又一次爆炸開了,我追問:“你讀懂了嗎?”曾雙江解釋開來了:“先把3個夠整分的平均分成3份,取其中的2份就是3個整圓的;再把剩下的不夠整分的一個圓平均分割成3小份,取其中的2小份就是一個圓的;最后合起來2個圓又多一個圓的,就是4個圓的?!甭犕暝p江同學的解釋,學生自覺地鼓起掌來。
我想這掌聲中既有對學生精彩發言的鼓勵,也有對學生積極思考的肯定。直觀教學很重要,畫圖是重要的直觀手段,但也是直觀向抽象過渡的關鍵。教會學生畫圖,對以后的教學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在教學中我們應該努力讓學生在思考的過程中產生畫圖的需要,讓學生在自己畫圖的活動中體會方法、感悟策略、發展思維、獲得思想。也許對于三年及學生來說,這已經超綱了,但是學生已經發現了,借助“形”讓“數”拐個彎,給學生搭建一個展示自我的平臺,讓學生敢于說出自己內心的想法,學生“樂”在其中,老師教得輕松,可謂是“一石二鳥”,何樂而不為呢?
作者簡介:
張雪鋒(1988-),女 ,江西贛州人,專業或研究方向:小學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