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秀赟
中圖分類號:G61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20-0115-02
家庭是兒童出生后所接觸的最早的環境。家庭環境對兒童發展影響最直接、最深刻、最持久,同時,家庭教育是一種一對一的個別教育,對于獨生幼兒甚至是幾個成人對一個幼兒的教育。因家長與孩子有著親密的關系,所以,家庭教育對兒童的影響最直接,對幼兒健康發展所起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一個充滿歡聲笑語的家庭會培養出樂觀向上孩子,一個尊老愛幼的家庭會培養出懂事、孝順的孩子,這種環境中成長起來的孩子性格習慣明顯優于其它家庭環境成長的孩子。我們的家長要充分重視家庭環境建設,給孩子創設一個良好的生活、學習、教育環境。
一、創設安定、溫暖、和諧的家庭環境
家長既要注重身教對孩子的影響,同時也要注意教育的分寸,正確把握嚴與愛的尺度。首先,父母要多給孩子鼓勵,讓孩子從小學會自信。特別不能在他人面前當著孩子說自己孩子的缺點,并老是把“你真笨”“真糟糕”等斥責的詞語掛在嘴邊,這樣容易挫傷孩子的自尊心,直接影響孩子學習、生活的積極性。父母要愛護子女,對孩子尊重信任,盡量不板面孔,不隨意呵斥、打罵,以平等的、民主的、朋友式的態度與孩子相處,應少一些“家長專制”式的做法,建立起新型的民主的家庭關系。當然,強調家庭溫馨、和睦,不等于不要對孩子嚴格要求,子女應尊敬長輩,孝敬父母,共同增進父母與子女的互相了解和親切感情。
其次,家長要注意自己的言行。做到“為子女師表”,關心國家大事,有理想追求,工作勤懇,在家庭中關心家庭成員,尊老愛幼,業余孜孜不倦地學習,無不良嗜好等,這些行動的教育效果比家長光憑口頭說教要好得多。優良的家風,是良好家庭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無形的教育手段,對孩子有重要的影響作用。家庭成員要形成和睦互助、敬老愛幼、謙讓有禮、積極上進、努力學習、誠實守信、熱愛勞動、勤儉持家的好風尚。這樣更有利于創造讓孩子健康成長的環境。
二、養成健康、文明的家庭生活情趣
家長要有意識地在家庭中培養文明健康的生活情趣,如關心時事形勢、熱愛科學、愛好音樂文藝、喜歡參加體育活動、注重文化修養、語言文明等,應在家庭中避免腐朽、庸俗的東西出現,更要防止違法亂紀行為的發生。對不文明的東西,家長要善于誘導,提高孩子辨別是非能力,增強免疫力。家長應處處以身作則,做孩子的表率。一個完美的家庭,民主和睦的家庭氛圍是孩子健康成長不可缺少的條件,父母應該多去建立這種氣氛:父母之間,相互關心、尊重、體諒、愛護,共同關注孩子的成長;父母與孩子之間,建立一種民主平等的關系。為了孩子健康成長,父母不應采取粗暴、專橫的態度,也不要采取溺愛、放任的態度。要尊重、信任孩子,與孩子交流思想,對孩子的要求要以合理為原則;父母要盡量給孩子提供所需的物質條件,創造安靜的學習環境,提供豐富的“精神養料”;建立合理的生活制度。如:按時起床、睡眠,科學地分配一天學習、作息的時間,完成各自分擔的家務。
三、樹立正確的教育觀點和方法
教育孩子是一門復雜的學問,光愛孩子并不等于教育,要掌握有關心理學的原理和教育技巧,根據孩子身心發展的特點,才能引導孩子健康成長。一些父母總喜歡將自己的教育意志強加于孩子身上,如“你就要這樣做”“你不許那樣做”等等,這都違背了孩子的心理發展要求,家長要多學習,才能掌握正確的教育觀念和方法。改善家庭教育,提高家庭教育質量,基本的一條是提高父母的文化教育。有的家長在子女學習時,大聲播放電視、錄像,唱卡啦OK;有的父母滿口臟話,行為粗俗;有的父母言行不一,對工作冷淡,對朋友虛偽等等,這些行為舉止,都不利于子女健康成長。有文化修養的父母,必須經常不斷地充實自己,讓自己能夠在家庭教育中成為孩子的“教師”。
四、做好父母的表率作用,創建學習型家庭
隨著文化、科學技術的發展,知識的更新日新月異,終身學習的理念開始走入現代家庭的領域,要求家長和孩子都要不斷地學習,創建學習型的家庭,以滿足信息時代的要求。因此,實踐中,我們將創建學習型家庭作為契機,創設有利于孩子學習、有利于家長自身素質提高的健康向上的家庭文化環境,建立良好的親子關系,努力使幼兒家庭形成一種共同學習、共同成長的氛圍,促進家長、幼兒共同提高。
人的最初道德觀念是非標準的,其為人處世的標準是從家庭中得到的。孩子沒有與社會接觸交往的經驗,首先教他們認識周圍的人和事的是父母。父母怎樣對待生活、工作、學習,怎樣對待社會、同事、鄰里,怎樣為人處世,認為什么叫好,什么叫壞等等,都在子女的頭腦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影響他們的認識和行為。所以,希望孩子具有什么品質、修養,父母首先應該具備這些品質、修養。
總之,教育孩子最重要的是要有一個良好的家庭環境。美化的家庭環境能使孩子的心情愉快,而嘈雜的環境則會讓孩子心情浮躁,父母的性格以及不良習慣也會直接影響孩子。父母應該有足夠的時間陪孩子一塊玩、學習,讓孩子感受濃濃的親情,激發對學習與探索的興趣。孩子從出生到青少年時期,絕大部分時間生活在家庭里,家庭環境對他們有耳濡目染、潛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少年兒童模仿性強,這個特點決定了家庭環境對孩子有著重要影響。家長們應努力創設良好的家庭環境,促進孩子健康成長。
(責任編輯 陳 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