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光艦
【摘 要】教育是國家、社會、學校、教師和家長共同努力的結果,但出現問題時,人們往往更多地將注意力放在教師上,將教師視為影響學生受教育的最大因素,專家學者也將視野較多地放在研究教師的作用上,而忽視家長以及家庭對學生在教育方面的影響。本文就素質教育推進中家長教育觀念的問題進行探討。
【關鍵詞】農村家長;教育;孩子;觀念轉變
一、不良家庭教育觀念產生的原因
1.家長不良的教育觀念源自家長自身素質
一些家長讀書少、文化素質低,還有少數家長性格急躁、固執偏激,他們看問題目光短淺,不懂知識改變命運的道理。他們只看到小學畢業生和大學畢業生都是去打工,不關心孩子上學,缺乏對教育全面的認識。
2.家長不良的教育觀念受社會環境影響
部分家長看到有錢好辦事,有錢很風光,于是認為知識多不如錢多,上學不如打工掙錢。在他們看來,能掙到錢就是本事,就會生活得愉快。身邊有孩子上學半途而廢,自家孩子輟學也會默許,不重視孩子品性、學習習慣的培養,不注重教育投入。
二、如何轉變家長教育觀念
1.農村學校教師應該向學生家長講解教育管理知識
在部分學生家長對教育理念認識不明時,老師會在自己的學生身上察覺到,這時候老師要懷著關心學生的滿腔熱忱及時家訪,指導家長更新陳舊觀念,教育學生勤奮學習,使這樣的家長懂得人的能力不是天生的,智力比較差的孩子通過努力是可以補救的,也能夠成就。相反,如果家長對教育不重視,使用方法不正確,聰明的孩子也難以成人成才的。
2.強化家長的教育責任感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庭關愛缺失,孩子會前程暗淡。孩子是父母的影子,孩子品格與習慣的養成,與父母的教育息息相關。只有讓家長認識到肩負的教育責任,家長才會靜下心來思考教育問題、改進教育方法、更新教育新觀念。
3.注重家長思想上的矛盾與轉變
傳統家長對待子女的教育與當下家長已經有著截然不同的改變,特別是電視、網絡等媒體對于素質教育的宣傳,家長的觀念慢慢發生了變化。例如,傳統的家長或對子女嚴厲管束,采取簡單粗暴的體罰教育模式;或對子女過度溺愛,造成子女放任自流。而如今,家長更多地認識到家長和子女之間需要的是平等的交流,將子女看作是獨立的個體,跟其進行溝通來取得良好的效果。對此,雖然多數家長思想上有一定認同,但在實際行動中仍存在矛盾,即家長和子女很難達成一定的共識,特別是在青春期階段,不懂得如何與子女進行溝通,而家長的期望也使得他們縱然想實行也力不從心。
當今的家長將子女送去學習各種特長,如樂器、繪畫等,他們希望將來子女全面發展,而不像傳統的家長逼子女在家里埋頭苦讀;他們理解子女學習各方面課外知識的需求并積極支持,鼓勵孩子的求知欲,還鼓勵孩子享受童年。但家長仍存在顧慮,唯恐自己的孩子在玩耍時,別人的孩子在讀書,這樣就會導致自己的孩子成績落后,甚至導致上不了好大學等一系列問題。
4.家長不良的教育觀念早發現早解決
老師教學生一時,要考慮學生一生。家長不良的教育觀念不利于學生健康成長,工作中發現家長家庭教育觀念不正確,要及時溝通,及早去轉變。這樣做不僅是對孩子健康成長負責,也是提高學校工作效率的有效途徑。“5+2=0”效應,說明了家校教育不合拍的嚴重后果。這方面若發現早、轉變早,不良的家庭教育觀念對孩子的不良影響就小,對學校教育影響也小。
5.引導家長走出素質教育的誤區
學生素質的核心是具備獨立生活的能力。其次要有良好的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家長不僅要教育孩子專心學習,要求孩子在提升文化素養的同時,讓孩子走出家門,到室外與小朋友一起娛樂、游戲,學會交往、處理矛盾、知道是非、健康心理,還要鼓勵孩子參加體育鍛煉和體育比賽活動。
在現實生活中,許多家長只關注孩子的學習,面對名目繁多的補習班,輔導班,不管教師的素質如何、不管有沒有合法的行業資格和收費依據,只要你開班,我就讓孩子參加。還有的家長認為藝術素養很重要,其它素養可有可無。寒假期間,學校與青少年活動中心聯合舉辦小學生棋琴書畫和讀書比賽,在器樂和聲樂賽場上,家長、學生很多,有的一家三代都在現場,而在圖書室、象棋圍棋室,只有幾個學生,不見一個家長。凡是需要花錢培養的才藝,家長都非常投入;而不收一分錢的閱讀和下棋活動,很少有家長關注。所以有人說:在中國,只要是學校收費開展的活動,甚至是不收費開展的活動,一般都受到家長的抵制;如果是其它組織或者是個人舉辦的活動,收費越高家長越要讓孩子參與。在我們瓜州就有許多培訓班,沒有一個不收費,但沒有一個被家長曝光和舉報,而且生意很火爆。相反,活動中心免費開放的圖書館、象棋圍棋室,雙休日只有一二十名學生參與,沒有一個家長在門前接送孩子,與那些鋼琴培訓教師家門口車水馬龍的情景形成巨大反差。
家長傳統的觀念和進步行為之間還是有一定的差距。并不是家長的育兒觀念有所提升,他們在行動上的作為就是可取的。因為從意識到付諸行動是需要一定的時間和條件的,而恰恰就是在這樣的間距中,會出現這樣或那樣需要解決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