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憲慶
教師的教學能力和水平是高超還是平庸,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其思想的高度決定的。作為教師,雖然我們不一定都成為思想家,但我們應習慣于做一個思想者。只有長期堅持深入思考,積極實踐探索,思想達到一定的高度,教師的教育智慧和教育才華,才能不斷地被激發出來,創建出真正的智慧課堂。
首先教師應習慣于做一個思想者。思想能彰顯自我獨立的人格和獨特的個性,促進形成人的超越意識和智慧才能。以教學而論,教師應對自己所教內容進行深入系統的思考,持之以恒,努力探求獨到的認識和見解,云人所未云,云人所不能云,才能極大地激發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還應善于學思結合,所謂“聽千曲然后知音,觀千劍然后識器”,習慣于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通過廣泛學習、借鑒,進一步提高思想,充實精神,開闊視野。在人類已經普遍進入互聯網時代的今天,通過網絡,一些人每天都會主動或被動接受海量的知識信息。假如沒有思想作引領,這些知識信息常常是以“碎片化”的形態涌入人的頭腦,久而久之,這些人的大腦就變成了別人的“跑馬場”。所以,不管采用哪種學習手段和方式,我們只有善用思想,變淺性為理性,才能把各種各樣的知識信息用思想統領起來,為我所用,才不會失之于迷信和盲從。
其次教師應成為教育改革創新者。教師若能夠走在同輩前列,成為教育改革的“弄潮兒”,便會令人肅然起敬。教師在認真備好課、上好課的基礎上,還應把自己教學實踐中的點滴體會、成功經驗及時記錄下來。學貴有疑,我們既要善于進行自我反思總結,又要善于學習借鑒他人的經驗成果,在不斷學習比較中多問幾個“為什么”,建立起強烈的問題意識,通過積極撰寫教學反思、案例分析、教育敘事等方式,去梳理、研究、改革與創新。閱讀提高思想,寫作強化表達,思想和表達是一對孿生兄弟,最為獨特的思想必能催生最為獨特的表達方式。假如我們在不斷揚棄借鑒的過程中思想和方法都得到了提高,極大地豐富了自我,找到了解決學生一個個最關鍵、最根本性問題的鑰匙,這就是創新。創新其實并不神秘,它往往就從樹立創新意識和培養基本能力開始。比如,觀察能力——世界是什么樣子的?思維能力——世界為什么會這樣?創新能力——怎樣使世界更美好?只要我們堅持問題導向,以解決教育教學中現存的諸多問題為旨趣,持之以恒,我們就一定會達到體驗學科創新的職業幸福境界。
最后教師應做智慧課堂的引領者。智慧課堂是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課堂,它既注重對學生智力因素的開發,又注重對學生非智力因素的培養,使學生的思想力、行動力、學習力等得到發展。相對于“高效課堂”要多側重學生學習內容的掌握、學習方法的提升和學習效率的達成,容易局限在“課堂效率”本身,智慧課堂也許更加符合學生的成長特點和成長規律。智慧課堂還應該是充滿生命活力的課堂。教師要通過精心設計和引導,努力使自己的課堂呈現出“六有”——有思想、有情趣、有疑惑、有交流、有碰撞、有生成。為了努力達成這一理想狀態,學校應充分發揮團隊的優勢,強化校本教研,使各學科教研活動都能夠集備課、說課、授課、評課、思課、學課、研課“七位一體”。同時,強化教研的目的性。各學科都應該自覺把創建“智慧課堂”作為自己教學研究的核心目標,通過一定的研究周期,形成既符合新課程倡導的思想、理念和方式,又符合學科自身特點乃至教師指導、學生學習特點的獨特的智慧課堂教學模式。這里特別需要強調的是,只有虛心學習借鑒,大膽展示交流,才能共促提高,對團隊整體來說是如此,對教師個人來說也是如此。故希望每一位“追夢者”,萬不可錯失任何良機,珍視各種交流平臺,勇于展示自我、提升自我、超越自我,努力爭做智慧課堂的引領者。
編輯:謝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