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秋紅
數學能力的核心是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中實際問題的能力。想讓學生獲得這種能力,關鍵要讓他們體會到數學的應用價值,培養他們的應用意識和欲望。因此,數學學習要回歸于兒童的生活,要在學習中時時關注兒童關心什么?對什么感興趣?經歷了什么?在生活中發現了什么?創造性地挖掘課程資源,讓數學學習與兒童自己的生活充分地融合起來,將數學學習納入他們的生活背景之中,進而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一、讓學生體驗數學與生活實際的聯系,激發學習興趣
《標準》中提出要關注數學知識與生活的聯系,關注學生經歷探索問題的過程。讓數學走進生活,培養學生對數學的親切感。數學來源于生活、服務于生活,生活中充滿著數學,數學知識和生活實踐緊密結合起來,才能使抽象知識具體化、形象化。在教學中,借助身邊的事物講解數學知識,使他們產生親切感,讓學生體驗到數學知識就在身邊,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會提高他們數學學習的自信和數學學習的興趣。
如教學“比較長短、高矮”,讓學生與同學老師比高矮,把自己的鉛筆和同學的鉛筆比長短。“確定位置”說一說你坐在幾組幾號,你的前后左右的同學是幾組幾號,教材內容與生活情景有機結合起來,使數學知識成為學生看得見、摸得著、聽得到的現實,感受到數學問題親近、好學。這樣把學生生活中的問題轉化為數學研究的對象,學生就會感到親切,產生對數學的情感,進而產生強烈的學習動機,讓學生體驗到順序知識就在身邊,生活中充滿數學。實踐證明,從數學問題出發,尋找聯系學生生活的相關實例,并有機地聯系起來,讓學生生活走進我們的數學課堂,既有利于滿足學生的生理需要,又有利于發掘每個學生的學習潛能,自主學習,有利于培養他們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二、與生活相聯系培養解決應用題能力
應用題訓練“生活化"是指把應用題與生活中的問題聯系起來,懂得生活中的一般道理,再三理解數量關系,理解了的數量關系再運用到生活中去解決實際問題。小學數學應用題與實際問題之間有著密切的聯系,又有明顯的差別。如何將兩者協調起來是一個很值得研究的課題。將生活情境數學化,將數學生活化是兩者最佳的融合,它對培養學生應用數學解決實際問題起到了催化作用。教師要巧妙地溝連兩者。如學習“統計”時,教材安排了三次統計活動,讓學生學習用分一分、排一排、數一數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數據,并初步認識簡單的象形統計圖和統計表。由學生喜歡的童話故事引入,提出問題。問:“用什么辦法能知道來了哪些客人,各有幾個呢?”然后分類整理,先分組活動,再組織全班交流。學生先把客人分成三類。分別給小動物排隊,在排隊中有學生會豎著排、橫著排、斜著排。通過排一排學生提出注意事項,最后統計出每種動物各來了幾只,并讓學生說一說你還知道了什么?總結出方法后,學生以此類推,統計出各種鮮花的朵數及小朋友喜歡吃的水果數量。通過這樣動手操作,使學生能進行簡單的數據整理,并能制作簡單的統計表及統計圖,回答出一些簡單的數學問題,培養學生的數學意識。可見加強課堂實踐活動,牢固掌握與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必須與生活實際結合起來。而這種能力和意識必須從小就進行培養。
例如在教學四年級的三步計算應用題時,我把書上的例題改為和學生生活接近的問題,“要求我們四年級一共有多少人?你會想什么辦法知道?”。于是有的學生說去問班主任每個班有多少人再加起來就可以了;還有學生說去問教導主任;還有學生說到學校的校長辦公室直接查電腦就行了不用算。通過學生自己動腦筋想出了各種解決問題的辦法,使學生的學習欲望大增,學習興趣高漲。通過這樣的活動,學生不但掌握了知識點,更重要的是通過它讓學生展開了想象的翅膀, 掌握了技能,激發了他們的自主創新意識。
三、與生活相聯系培養抽象能力
小學數學基本思想是指:滲透在小學數學知識與方法具有普遍而強有力適應性 的本質思想。就其具體內容而言,可以分為轉換思想、對應思想、歸納思想、化歸思想、類比思想等,這些思 想是整個小學數學的基石,也是數學通向科學殿堂的橋梁。因此在抽象中僅僅認識數學知識是遠遠不夠的,必須在抽象中滲透數學思想,從而來培養和發展學生的數學能力。
如低年級學生學習“比多比少”的應用題,按以往的教學,先出示題目,讓學生分析條件之間的關系,然 后列式計算。在這一過程中,學生掌握的是解題方法,知道這一類型用減法,那一類型用加法,根本無數學的 對應思想而言。如果我們換一種思路,先出示一組實物圖片,如5條褲子和8件衣服等,讓學生討論這些服裝可 以配成幾套,并把每一套用筆構廓出來,告訴學生這每套之間是對應的;接著可以出示類似的物品讓學生直接 說說有幾套是對應的。在學生對大量的具體事物感知的基礎上,教師可以把這些實物直接抽象成線段圖,再讓 學生討論哪一部分的線段之間是對應的;最后可以出示一組線段圖,讓學生根據線段圖來舉例說明現實生活的 具體事物的對應關系。因為每一線段圖都可以表示無數種不同事物之間的對應,在學生舉例的過程中,對應思想已不知不覺地滲透在他們的頭腦之中。
“返樸歸真,走向生活”。我們每個數學教師在教學中應盡可能地將教學設計在數學知識和生活的結合點上,讓學生在生活實際的情境中體驗數學問題,自覺地把數學知識運用到各種具體的生活情境中,把培養學生的應用能力有意識地貫穿于教學的始終,這樣,才能使學生的數學素養得到真正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