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丹 滕玥
摘要:近年來,聲樂演唱學習越來越受歡迎,提高學員的綜合聲樂水平,除了要加大對學員聲音基礎能力的培訓力度,督促演唱者理解和記憶基本的理論知識,提升演唱者的聲音基礎水平外,還應該深入了解演唱者的聲樂知識水平和個性特征,制定出一套適宜的學員培養方案。教練還可以鼓勵和建議演唱者多進行課外閱讀,提升自身的文化藝術品位,有利于演唱者的聲樂學習。如何協調聲音基礎訓練與演唱者個性發展的關系,是關系到演唱者的發展與成長的大事,教練需要引起高度注意。本文筆者將根據自身多年來對如何平衡聲音基礎訓練和個性創造的研究,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分享自己的一些探索經驗。
關鍵詞:聲樂教育 ?聲音個性化 ?因材施教
在現行的教學模式中,部分教練的教學方法存在較大的問題。聲樂教練習慣于按照自己的演唱學習者經歷和教學經驗,培養標準化的優等學員,而忽視和埋沒了很多有特色的聲音,甚至糟蹋了很多好嗓子。聲音個性的發展是聲樂演唱者的根本,而扎實的基本功是演唱者發展個性的基礎,只有掌握了基本的發音技巧,在不斷的訓練中培養自己的音質和音色,鍛煉出自己的聲音元素,形成自己的個性特征,才能進行個性創造。所以,正確處理聲音基礎訓練與個性創造的關系,對演唱者走好自己的聲樂之路來說是極為重要的。
一、聲音基礎水平直接決定個性發展的程度
凡事都有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無論是對聲樂天賦極高的人或是普通的聲樂愛好者,扎實的基本功是其提高和發展個人綜合聲樂能力的基礎??v觀古今中外的杰出歌唱家,他們的基本表演技法都是相當熟練的?;镜睦碚撝R和發音技巧都是促進演唱者個性發展的重要前提,沒有掌握好基本知識就盲目進行個性創造,有可能毀壞聲音的特色,對演唱者的發展帶來不可估計的影響。因此,在演唱者的學習初期,應該以聲音基礎訓練為主,學會區分音質、音色、音調等聲音元素的明暗關系,通過大量的訓練掌握歌唱技巧,鍛煉出自己的聲音元素。演唱者只有具備了完整的聲音表演能力,能利用自身的聲音特色,才能談得上個性發展。
二、提高情感表現力有助于個性演唱
正如我們所知道的,藝術源自于我們的日常生活。藝術家也是生活中的普通人,他們創造藝術作品的靈感也來自于生活中的平凡小事和個人情感經歷。杰出的藝術家的藝術表演常常是將情感和技巧相結合,通過技巧表現情感,情感豐富技巧。歌唱家常常將自己的生活經歷與情感體驗積累融入歌曲中,通過聲音的形式傳達給觀眾,引起觀眾的共鳴。偉大的音樂巨匠貝多芬在創作《英雄交響曲》之前,經歷了巨大的苦難,他說:“我要扼住命運的咽喉,堅決不能被他擊倒!”正是因為他在作品中表現出了堅定不移的信念與戰勝苦難的勇氣,使得他的作品更具有靈性,讓處于苦難中的聽眾感受到了他的堅強與剛毅,聽眾從他的歌聲中獲得了戰勝困難的動力和毅力。
在情感表達方面,表演者需要有能夠進行氣息控制能力,以及對發音器官和共鳴腔體的應用能力,這些都是表演者在臨場表演時需要具備的基礎技能和基礎的情感表達技巧。因此,表演者在生活中應該有一定的情感積累,善于發現,對生活中的小事有獨特的感受。同時表演者還應該有廣泛的興趣愛好,通過涉足各個行業來開闊自己的視野,豐富自己的情感經歷,提高自己的綜合聲樂素質。教師在教學中也應該將加強對學生情感表現能力的培養與訓練作為一項重點培訓內容,另一方面,教師也應該注重對演唱者的文化水平的提升,使演唱者的視野更加開闊,情感更加細膩,也有利于促進聲樂學習者的綜合聲樂素質的提高。例如:古代偉大的文學家蘇東坡先生,他除了是一位詩人,對聲樂也有很深的研究,他的《琵琶行》一文,對聲樂的特點描繪極其傳神,這告訴我們,廣泛學習文化知識,對于聲樂學習中情感的表達有著較大的幫助,同時也有利于健全我們的人格發展,因為良好的道德修養與淵博的學識對藝術家的作品創作也是極為重要的。
三、發展個性是聲音基礎培訓的最終目標
藝術創造的難處就在于如何超越生活,創作出的作品既不能太過低俗無趣,也不能太過虛幻空洞、不切實際。脫離個性的藝術就如同白味饅頭,缺乏看點和吸引力,無法吸引觀眾的注意力。教練在對聲樂學習者的教學中,除了加強聲音基礎的訓練,也應該注重對其個性創造的啟發和培養。當學員的聲音基礎技能到達一定水平后,對個人的演唱個性和風格特點與未來發展方向也有了一定的了解,此時教練應該著手幫助演唱者尋找適合自己的音域,確定自己最自如的音區,分析自己的音色特點。這些除了需要教練過硬的基礎知識,還需要教練消除對有個性的聲音的偏見。一方面,教練不要簡單劃分聲音類型,個性化的聲音很難簡單地分入哪一類型中。另一方面,要消除對有特色的聲音的偏見,不要試圖去改造它、規范它,甚至消滅它,而是應該用心去呵護和培養它。著名的聲樂教育家沈湘先生曾經說過:“藝術是講究個人特點的。藝術家要具備自己的閃光點。一人一個樣,要重視個人特點……不要讓學生成為老師的翻版,讓學生按照自己獨特的風格進行演唱?!边@是很中肯的。那些永遠循規蹈矩,不越雷池的教學方法勢必不適合培養演唱者的個性與創造力。根據演唱者的聲音特點實施因材施教的教學方針,培養演唱者對不同風格音樂的判別能力和把握能力,調動演唱者的個性潛能,是對教練進行聲樂教學的基本要求。
隨著科技迅速發展,人們了解和接觸的東西比較多,強烈的求知欲望和豐富想象力使他們學習知識的速度更快,教練應根據演唱者的這些特點,有針對性地調動學習演唱者的激情,滿足他們對知識的欲望,為學習演唱者營造良好的氛圍,提高演唱者的學習效率。音樂藝術主要通過聽覺將信息和情感傳遞給別人,因此,良好的學習環境是演唱者提高“聽覺修養”和藝術鑒賞能力的必要條件之一。
對演唱者來說,聲音個性發展的開端是對個性化聲音的強化訓練。在了解到自己的音色及音域特征后,就要有計劃地對這些特征進行有針對性的強化和訓練,要有堅持訓練的決心和勇于探索的精神,充分發揮自身個性。
四、結語
綜上描述,加強聲音基礎訓練和發展演唱者的個性都很重要。聲音基礎訓練能夠讓演唱者掌握基本演奏技巧和聲音表現力,使得演唱者能將自己的個性充分的表現出來。個性創造是聲音訓練的最終目的,缺乏個性與特色,聲音就無法吸引到觀眾,聲樂演唱家也無法在百花齊放的藝術界有自己的一席之地。因此,聲音訓練是個性化創造的重要前提,加大對演唱者基本表演技能的培訓力度,以個性化的表演展現演唱者的綜合音樂能力。實際上,加強基本技能的培訓與發展演唱者的個性兩者間是不相沖突的。從本質上看,兩者之間是相互滲透,有機統一的,沒有技法基礎與基本的表演技巧,便談不上表現藝術個性,失去個性創造, 技法就變得蒼白而虛幻。演唱者創造性思維有助于展現演唱者的表演技法,而掌握基本的技法又是培養演唱者個性的重要過程。因此,教練除了要提高演唱者對基礎知識的訓練強度,還應該有針對性地培養和提升演唱者的個性創造水平。
參考文獻:
[1]沈著,李瑋,李瑗整理.沈湘聲樂教學藝術[M].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1998.
[2]趙伯. 歌唱的藝術[M].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1997.
[3]曹理,何工.音樂學習與教學心理[M].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2000.
[4]劉陽瓊.論聲樂作品的美學內涵[J].藝海,20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