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巍
【摘 要】幼兒園的手指游戲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提升手指和大腦的靈活度,也有助于協調大腦和手指的運動。手指游戲簡單且易于操作,符合幼兒的心理特征,適合被應用于幼兒園教學中。筆者對幼兒園手指游戲活動的意義以及手指游戲活動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并提出手指游戲活動的設計原則,以期提高幼兒的動手和動腦能力。
【關鍵詞】幼兒園 手指游戲 問題 設計原則
游戲是幼兒園教育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師要結合幼兒的心理特點,認識到將游戲應用于幼兒園教學中的價值,以提高幼兒園整體教學水平。手指游戲能夠培養孩子的動手能力,以及手指的靈活度和協調度。但是受教育理念和教學水平的制約,幼兒園手指游戲活動中仍然存在各種各樣的問題。
一、手指游戲在教學中的意義
手指游戲是一種兒歌或者韻律與手指相互配合的游戲。在幼兒園教學中應用手指游戲,既能夠培養兒童的觀察能力,也能夠培養兒童的動手能力和手指的靈活度。它通過眼、手、口、耳的應用,很好地培養了兒童的協調能力。教師在幼兒園教學中運用手指游戲活動,結合兒童的言語和肢體,創造出游戲情境,再加上兒歌和朗誦等,使課堂氛圍更加活潑,在調動學生課堂積極性的同時,也有利于培養兒童的認知能力和想象力,培養孩子的自信心和手指靈活度,同時也為他們后期學習各種樂器打下了良好的基礎。手指游戲在幼兒教學中具有重要的意義,它既有利于幼兒肢體的發展,也有利于幼兒大腦的開發。家長和教師要將手指游戲滲透于幼兒學習和生活的方方面面,以促進幼兒智力和情感的發展[1]。
二、手指游戲活動存在的問題
(一)手指游戲設計過于單調或者復雜
在當前的幼兒園教學中,我們不難發現,教師在教授學生兒歌的時候,只有幾個單調的手指動作。很多教師認為,簡單的手指游戲符合幼兒的心理特點,與幼兒的身心發展相契合,手指游戲如果過于復雜,將使幼兒喪失興趣。筆者認為,手指游戲的設計如果過于單調,動作過于簡單,很難引起幼兒的興趣。兒童處于身體和心理發育的初級階段,對這個世界充滿了好奇。教師在手指游戲的設計過程中,要注重手指動作的變化性和夸張性,真正能夠吸引兒童的目光,調動課堂氣氛和孩子的積極性。比如,教師可以根據兒歌的內容,設計出鮮花、眼鏡、樹木等不同的手指動作。同時,通過增加動作的夸張性,以豐富手指游戲的表現力,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
教師對手指游戲的設計不能過于單調,但也不能太過復雜,而要結合兒童的心理特征和接受能力進行手指游戲的設計。部分教師在手指游戲的設計過程中,不考慮學生的接受能力,導致游戲設計過于復雜,增加了課堂的難度,不利于培養孩子的興趣和自信心。另外,在手指游戲編創過程中,也要注重動作的夸張性和生動性,以及表情的豐富性。結合幼兒的身心發展特征進行手指游戲的設計,以確保其能夠滿足幼兒的學習需求[2]。
(二)手指游戲與兒歌不協調
目前,幼兒園手指游戲教學中,普遍存在手指游戲與兒歌內容不符合,手指游戲無法很好地表現出兒歌的內容和情感基調,嚴重影響了兒歌的表現力,也不利于課堂氛圍的融洽,導致整體教學效果不佳。教師要結合兒歌的內容和情感基調進行手指游戲的創編,以確保手指游戲與兒歌的內容和情感基調相協調。
(三)手指游戲設計缺乏創新
手指游戲是在大腦的支配下進行的,靈活的手指游戲能夠促進幼兒大腦的開發。縱觀當前的幼兒園教學,我們不難發現,幼兒園教學中手指游戲的設計缺乏創新,來來回回都是一樣的動作,很難激發幼兒的興趣,無法達到手指游戲的教學目的。教師要結合兒歌的特點,在手指游戲中融入創新元素,以增強手指游戲的表現力,促進游戲內容的豐富性。以經典兒歌《小白兔》為例:“小白兔白又白,兩只耳朵豎起來,愛吃蘿卜愛吃菜,跑起路來真叫快。”教師可以設計出“吃蘿卜”和“吃菜”的動作,使手指動作更加豐富。同時,在手指游戲中可以融入夸張的元素,以喚起兒童的興趣[3]。
三、手指游戲活動設計原則
(一)直觀性
兒童處于身體和心理發展的初級階段,思維相對比較直觀和具體。教師要結合兒童的思維特點,讓手指游戲的設計更加直白。直觀的手指動作,兒童更容易理解和接受,能夠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仍以《小白兔》為例,教師在向學生展示耳朵豎起來的動作的時候,要更加簡單直觀,確保兒童能夠很快理解和接受,并去模仿。
(二)匹配性
手指游戲的設計要與兒歌的內容和韻律相匹配。同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情緒也要與兒歌的情感基調一致。教師要結合兒歌的歌詞進行手指游戲的創編,確保手指游戲是對兒歌內容的模仿。手指的節奏也要與兒歌的韻律相匹配,跟隨著韻律的變化而變化,確保手指游戲具有韻律感和節奏感,避免手指游戲過于僵硬,或者與兒歌內容不協調。在手指游戲活動中,也要重視表情的作用。表情是手指動作的輔助,要避免表情過于夸張,影響整體教學效果。
(三)趣味性
在手指游戲的創編過程中,一定要注重手指游戲的趣味性。趣味性是吸引兒童的前提和根本。教師要時時刻刻將趣味性元素融入手指游戲的創編過程中,避免手指游戲過于僵硬或者單調。同時,適當的夸張動作,能夠很大程度增加手指游戲的趣味性和表現力。比如,教師在教學生做鮮花的動作的時候,可以通過加大手指表現的幅度,通過略微的夸張,調動兒童的積極性[4]。
(四)變化性
手指游戲因其簡單、生動、有趣,被廣泛應用于幼兒園教學中。教師在手指游戲的創編過程中,要注重手指游戲的變化性,手指要跟隨著歌詞、節奏和韻律等進行變化。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如果不注重手指的變化,只是簡單地重復幾個動作,將很快讓孩子喪失興趣。同時,教師也要注重手指和手型變化的合理性,難度不能太大,避免超出兒童的接受范圍。
(五)互動性
教師要將互動性原則落實于手指游戲的創編和設計中。玩是兒童的天性,教師在手指游戲的創編和設計中,可以加入團體元素,創編出適合兩個或者多個孩子一起玩的手指游戲,既能夠培養兒童的積極性,也能夠增強課堂的互動性,讓兒童在團隊游戲和團隊合作中尋求快樂[5]。
四、結語
手指游戲是幼兒園教學過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師要認識到手指游戲對培養幼兒思維能力和動手能力的重要作用,結合幼兒的身心特征進行手指游戲的創編,以豐富手指游戲的表現力,從根本上調動兒童的學習積極性,以促進幼兒園教學水平的提高。
【參考文獻】
[1]石海霞.如何運用手指游戲促進幼兒心智發展[J].學周刊,2014(01):231.
[2]任加艷.手指游戲對學前智障兒童的價值及課程開發[J].綏化學院學報,2014,34(07):67-70.
[3]陸葉琴.奇妙的手指——淺談手指游戲在常規活動中的滲透和應用[J].教育教學論壇,2014(47):251-252.
[4]劉雪梅.探究手指游戲在幼兒教育中的必要性[J].西部素質教育,2015(04):116.
[5]陳曉慧.小班手指游戲活動中教師的指導策略[J].領導科學論壇,2015(13):5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