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景霞
小練筆就是在語文課堂教學中,通過學習課文讓學生隨機地學寫一些小片斷、小段落。它篇幅小、形式活、效果好,與讀寫結合相比,小練筆的內容更廣泛,內涵更豐富,它認真挖掘文本資源,開辟練筆天地,成為課堂教學中的閃光點,也是語文教學中一項必不可少的訓練活動。
因為閱讀與習作始終是語文學習的重頭戲,讀寫結合不僅是一種具體的教學方法,而且也是語文教學的基本規律之一:讀是吸收,寫是傾吐,讀影響和制約著寫,寫又反過來促進了讀,所以在課堂中,不但要書聲瑯瑯、議論紛紛,更要留有充分的時間讓學生潛心默讀、圈圈寫寫進行小練筆,讓小練筆走進課堂。下面就小練筆在語文課堂上的運用談談個人的粗淺看法。
一、“遷移運用”小練筆
隨文練筆不同單元作文訓練,其選材角度小,內容簡短,貼近實際,且緊隨閱讀教學,極有利于小學生習作興趣的培養和作文水平的提高。可謂是“作文快餐”,簡單而且實用。遷移運用的內容根據不同的文本而定。1.可遷移文本的關鍵詞進行練筆。如老舍的《貓》一課,語言大師在開頭一段中抓住了關鍵性的幾個連詞:“說它……吧,它的確……;說它……吧,……可是……”,把貓的古怪性格描寫得簡潔明了。可以讓學生學寫一種小動物的特點或一個人的性格。2.可遷移文本的描寫順序進行練筆。如《小鎮的早晨》一課,寫小鎮的早晨的二、三、四自然段,它們的寫作思路是一樣的,都是按照先總后分的順序來寫的,先總寫小鎮的早晨是什么特點的,然后具體描寫。教學時我先引導學生歸納出它們的共同點后,再讓他們按這樣的寫作順序動筆寫一寫“校園的早晨”。學生很快就能掌握這樣的寫作順序了。3.可遷移文本中的表達方式進行練筆。如學習了《桂林山水》一文后,可設計練寫排比段:①公園里的花真多啊, ;公園里的花真美啊, ;公園里的花真香啊, 。②天上的云真白啊, ;天上的云真厚啊, ;天上的云變化真豐富啊, 。
二、“精彩語言”小練筆
葉老說:“教材無非是例子,憑這個例子要使學生能夠舉一反三,練成閱讀和作文的熟練技能……”。仿寫是模仿文本進行的一種創造性的練筆訓練。小學生作文正處在扶床學步、呀呀學語階段,因此,在閱讀教學中,教師應抓住典型的例文,以例文引路,引導學生仿照文中精彩的句子、段落來練習。如《林海》中作者把大興安嶺的“嶺”“林”描繪得很美。在教學這部分內容時,我讓學生邊聽配樂朗讀,邊看大興安嶺的圖片,引導學生感受欣賞美的意境。畫面上美好的景色,喚起了學生的聯想。此時,我讓學生進行一次練筆:此時此刻,你走近了大興安嶺,面對這樣美麗的畫面,你有什么感受?請用生動的語言描述一下。這樣的練筆,就能使學生既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又培養了學生的審美能力,更是一次絕妙的想象訓練。
三、“文本留白”小練筆
作者常常會運用“空白”的藝術,有些地方寫得很含蓄,給學生的思維留下了想象的空間。此時,教師可充分抓住這些“空白”,讓學生展開想象。通過填補這些“空白”,不僅可以促使學生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而且可以提高學生的想象能力和語言表達的能力。如一位教師在上《可愛的草塘》(人教版語文四年級下冊)一課時,用配樂朗誦把聽課的師生帶入一碧千里、風光奇特的北大荒,而后啟發學生展開想象:“同學們,聽了這段精彩的朗讀,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能寫下來嗎?”有的寫道:“我仿佛來到茫茫的草海邊,這么大,這么美的草塘把我迷住了。一陣風吹來,草浪像一群快樂的孩子在奔跑,在歡笑。”有的寫道:“我看到一條清澈的小河,河水清凌凌的,映出了藍天白云,還有天上的飛鳥、岸邊的蘆葦……”在景色描寫的補白中,學生插上了想象的翅膀,在遼闊的思維天空中自由翱翔,既發展了學生的想象能力,陶冶了情操,又提高了表達能力。
四、“拓展延伸”小練筆
有些課文的結尾含蓄,言有盡而意無窮,給學生留下無限想象的空間。教師在指導閱讀的過程中,不僅要啟發學生深入體會人物的心理活動,還要讓學生延伸情節,補充結局,起到理解、感悟、想象,提高寫話水平的作用。如在教學《“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一課時,我是這樣做的:對待同一首詩,父母的評價是截然不同的,至于這評價對“我”的影響,以及我是如何看待的,我并沒有把原文過早地給學生,而是讓他們在充分閱讀和激烈辯論中,自己去深入體會,然后我才告知原文。這樣讓學生自主感悟,有利于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思維的發展、智力的開發,能取得“此地無聲勝有聲”的藝術效果。再如在教學《檢閱》一文時,在學習到博萊克同全隊保持一致,目視右方,睜著大眼睛望著檢閱臺(下轉第65頁)(上接第21頁)時,我隨機讓學生進行了一番想象。想象拄著拐杖的他是如何進行訓練,才有了檢閱時的出色表現。并當作一次小練筆寫了下來。
總之,課堂小練筆不僅為學生寫作提供了現成的“下鍋之米”,使學生有話可說,有材料可寫,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養成一種“不動筆墨不讀書”的良好習慣,從而將之拓展成為“閱讀小練筆”,乃至“生活小練筆”,這樣,我們的語文教學才能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