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夢
摘 要 化學游戲教學法是以游戲的形式,使學生在競賽中、興奮中不知不覺地掌握教材中的內容和知識,并在此過程中享受學習的樂趣。在課堂教學中使用游戲教學法,可以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有助于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培養學生團結協助的精神,還有利于調動學生獨立思考的積極性。游戲教學法是適于學生發展的一種教學方法,是教師們追求課堂效率的教學手段。
關鍵詞 化學 游戲 教學法
中圖分類號:G633.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19-0031-02
依據學生身心發展的需要、認知規律,在化學教學中可增加設計一些學生們喜愛的、直觀生動的游戲,提供機會讓學生親自參與實踐,鼓勵學生自己觀察、思考,在游戲中建構知識,培養技能,體驗情感。采用游戲法教學,讓學生在愉快的氣氛中學習,讓學生在動中促思、玩中長智、樂中成才,培養學生“喜愛化學、學好化學”的心理素質。游戲教學是一種有規則、有目標和有趣味的活動。游戲教學法的原則就是對“教”和“樂”的嚴格界定:“教”要求游戲活動的設計必須圍繞教材中的內容進行,尤其要圍繞其中的重點和難點內容進行。“樂”要求必須有比較成熟的游戲法則,有較強的競賽性,有動感,對于表現良好的學生可予以適當的物質或精神獎勵。
一、游戲法教學,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
常言道:“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 經驗告訴我們,第一堂化學課尤為重要。因此,把第一堂化學課上得生動、有趣,學生學習的興趣就會大增。要上好第一堂化學課——緒言,在教學設計時,把教學的難點定位在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和樹立學生學習化學的信念上。創設情境是課堂教學的主要環節之一,它直接影響著整堂課的效果,而恰當的教學情境能喚起學生強烈的求知欲望,促使他們保持持久的學習熱情,從而獲得最佳的學習效果。
在緒言課的教學設計上我是這樣安排的,首先完成游戲“說一句話”,這個游戲的做法是讓同學們查找資料或自由發揮,說一句話,這句話可以是對化學的認識、看法、理解或問題,也可以是一個化學知識點(時間安排5分鐘)。該游戲在實際教學中的反饋:學生的反應積極、興致高昂。接下來讓同學們小組合作完成以下幾個化學游戲實驗:1.用玻璃管向澄清的石灰水中吹氣(杯中的“清水” 會變成一杯乳白色的“牛奶”)。2.燒不壞的手帕(手帕事先用酒精溶液浸泡)。3.切洋蔥(用小刀將洋蔥切片。當洋蔥被切開時,洋蔥中的正丙硫醇就揮發到空氣中,如果進入人的眼睛,就會刺激淚分泌腺使人流眼淚)。開展游戲活動前要先確定游戲規則:三人一組,最先完成實驗,實驗現象明顯,實驗中無儀器破損,無實驗事故的小組為勝。在幾個化學實驗游戲之后,順其自然引出這節課的學習內容及其教學重難點。學生在游戲活動中感受到了學習的樂趣,在課堂中學生氣氛活躍、積極參與活動、降低了學生學習的難度,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掌握知識并應用知識。由此不難看出,這堂課的教學構想對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所起的作用是顯而易見的。
二、化學游戲法教學,有助于發展學生的思維
從學生的思維特點來看,中學生的抽象思維開始占優勢,但仍偏向于經驗,尤其是直接經驗對他們的學習、知識的理解很有幫助。教師在教學設計中應采用游戲的教學方法來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如在講核外電子排布時,針對“電子離核越近能量越低”,可向學生打比方說:“這好比你們小時候,嬰兒時,爸爸將你抱在懷里;學會走路時,爸爸將你牽在手上;你再大一點,爸爸則說:走,外邊玩去。即是說,離核越近,能量越低;離核越遠,能量越高。”學生聽到這里便點頭稱是,歡笑不已。然后由學生進行即興表演,一名同學扮演爸爸,一名同學扮演嬰兒。能進行類似處理的再比如:元素的化學性質與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目的關系。可比方為,在舉行結婚儀式時,結婚的人是新郎和新娘兩人(好像原子核外第一電子層最多只能容納兩個電子即達相對穩定結構),被邀請的嘉賓是八人一桌進餐(我國的部分農村),若餐桌上已經有六個人或七個人,那么還需外加兩個人或一個人就可以進餐,若餐桌上只有一個人或兩個人,那他們就只能到其他桌和他人共進餐(好像原子核外排布的電子層,最外層上的電子數為6或7時,易得到兩個電子或一個電子,從而趨向達到相對穩定結構;最外層上的電子數為1或2時,易失去一個電子或兩個電子,從而趨向達到相對穩定結構)。學習內容完成時,由學生即興表演,兩個人扮演核外第一層上的兩個電子,一個人、兩個人一組、六個人一組或七個人一組分別扮演原子核外最外層上的電子數目。
對一些抽象的知識,我們也可嘗試游戲教學法,如化學變化、物理變化、分子、還原、化合反應、分解反應、置換反應、復分解反應、催化劑等教學內容,可讓學生完成“配對” 游戲,游戲規則是:誰的速度最快,正確率最高,誰獲勝。與之配對的可以是詩歌、成語、謎語、典故或腦筋急轉彎。詩歌可選擇: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成語可選擇:水滴石穿、原形畢露、合二為一、一分為二等。
三、實驗游戲法教學,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科學,實驗在化學教學中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著名化學家戴安邦先生曾講過:“化學實驗教學是全面實施化學教育的一種最有效的形式。”它可以培養學生實事求是、嚴肅認真的科學態度,培養學生觀察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邏輯思維、創造性思維的習慣,它還可以調動學生學習化學的積極性,它又是增強學生學習化學興趣的催化劑。因此化學實驗教學是實施素質教育的一條重要途徑,是化學教學中不可忽視的一個重要環節。在實驗中,我引入游戲方式和游戲規則,讓學生在你爭我趕,相互合作,愉快的氛圍中完成實驗,完成教學內容。游戲規則是:實驗小組能按時、正確完成實驗,實驗現象明顯、無儀器損壞和桌面整潔的實驗小組為勝,獲“實驗能手”之星的稱號。
如氧氣的制取和性質實驗。1.制取氧氣。學生討論:(1)在實驗裝置中,使用了哪些儀器?(2)哪部分是氣體發生裝置,哪部分是氣體收集裝置?(3)如何檢查氣體發生裝置的氣密性?(4)為什么可以用排水法收集氧氣?學生制定實驗實施方案:(1)檢查裝置的氣密性。(2)在試管中裝入少量高錳酸鉀,并在試管口放一團棉花。(3)把試管口略向下傾斜固定在鐵架臺上。(4)點燃酒精燈,先對試管進行預熱,然后對高錳酸鉀所在的部位加熱。(5)用排水集氣法收集一瓶氧氣。(6)實驗結束時,先把導氣管從水中移出,再移開酒精燈。(7)熄滅酒精燈。2.氧氣的性質。⑴木炭在氧氣里燃燒生成什么?能否用澄清石灰水進行檢驗?⑵鐵絲在氧氣里燃燒生成什么?為何在集氣瓶的底部留少量水?實驗現象不明顯時,應怎樣分析原因?在實驗實施過程中,經過同學們的動手動腦、實驗設計,既激發了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又培養和鍛煉了學生的實驗思維能力,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科學探究作為新課程改革的突破口,在課程標準和新教材中都居于主導地位,而化學實驗又是進行科學探究的重要方式。在化學實驗中滲透游戲法則,目的是使學生處于積極、主動的學習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