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多玉
中圖分類號:G633.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19-0055-01
聽力測試是語言測試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它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外語教學的目的是培養學生通過外語獲取信息的能力,聽力教學是獲取信息最重要、最初始的環節。但是,在大部分的農村中學里,多數學生英語聽力水平較低。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缺少科學的學習方法指導不能不說是其中之一,最重要的是由于條件受限,沒有必備的硬件教學設備。如何提高農村中學生英語學習中的聽力水平呢?
一、給學生創造一個聽說的語言環境
在英語課堂上用英語組織教學,英語教師應該提高課堂效率,努力為學生創造一個聽英語、學英語的環境,形成一個英語聽說的良好氛圍。在分析課文時,教師可利用學生已學的英語來解釋或者介紹新的教學內容,用簡單句去分析結構較復雜的句子。農村中學生的英語基礎水平有限,要想提高他們的英語水平,我認為教師要大膽探索,充分利用日常生活中的每次機會。比如,教師應堅持用學生已知的知識與其打招呼、交談、有意識地發問,不僅為了考試,更是為了運用。久而久之,學生便會由不習慣到習慣,由不適應到適應,大大提高聽的能力。如果有條件的話,最好能把學生組織起來,定期開展會話活動,既練了說,又練了聽,在實際的語言環境中練習,才能取得進步,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二、培養濃厚的聽力興趣,讓學生樹立學習自信心,提高英語聽力水平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可以加強學習動機,增強記憶力,因而是提高學習效率的重要因素。中學生英語聽力難于進展的一個主要原因來自于學習者的心理和年齡因素。中學生年齡小,思想單純,接受能力較弱,在學習中他們懷有膽怯和恐懼心理,導致他們產生心理上的障礙。所以在學習中就顯得信心不足,這種心理對英語的聽力學習有百害而無一益。對此,首先應讓學生樹立信心,消除心理障礙是關鍵。另外在選擇聽力材料時尤其要注意難易適中,以防讓學生失去信心和興趣,在題材方面不能太狹窄,應當注重綜合訓練,激發他們的求知欲望。
三、處處留心,培養良好的聽力習慣
大部分中學生的注意力不太容易集中,因此在平時的教學中,就應時常訓練學生要一看、二聽、三習慣,教會學生做個有心人。一看指的是上課要看好老師,特別是老師的嘴形,以便于自己可以模仿,創造一定的聽、說環境。二聽是在無英語的語言環境中練習聽力,一個重要的因素就是要培養自己的聽音意識。教師要讓學生明白并逐步形成自覺學習英語的習慣。盡管我們身處說中文的環境,每天接觸的幾乎都是中文,盡管我們很少有與國際交往的機會,但一個不爭的事實是,當今媒體繁榮,英語信息很多,電視中的新聞報導,VCD中的英語電影,還有英語廣播、錄音錄像資料等,無處不傳播著英語信息,只要你留心,英語的聲音無處不在。
四、采用靈活多樣的聽力訓練方法
1.跟讀。每個部分的Listen and say中的詞句,是單元知識的學習重點,通過播放錄音先讓學生感受別人的語音和語速,在他們的腦海里面留下片面的記憶,然后要求學生跟錄音讀或跟老師讀;在Listen and say部分的單詞錄音用升調和降調讀,可以不斷糾正學生在語音、語調方面的不足,掌握英語朗讀的技巧,提高說的能力,同時也能促進聽的能力提高。
2.聽音復述。教師可利用配套練習中的部分練習進行聽力訓練。像一般的錄音,學生按要求聽兩遍,找出句子的關鍵詞完成答題,然后一句句重復播放,讓學生重述句子一遍,教師板書重述內容,然后復讀,解釋。為了增加趣味性,可適當進行同桌搶答,小組競賽,男生女生對抗賽等等。這樣做既提高了學生的聽力,也培養了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
五、重視聽力速度的訓練
英語聽力能力的提高也同語言其他方面的能力存在共性,就是需要大量的訓練,訓練要講究方法,做到事半功倍。科學訓練聽力速度就要循序漸進,即由慢速到快速,逐步提高。這種方法可使初學者逐漸適應有聲信息的接受方式,樹立起聽的信心。但是,人為地將語速放慢,也并不利于聽力的提高。而且,如果信息傳播的速度過于緩慢,反而會拉長記憶的距離,造成遺忘,久而久之,大腦的反應速度也就變得遲鈍了。
六、表揚鼓勵學生
面對失敗或成功的結果,孩子最需要他人的安慰和鼓勵,學生最期待教師公正的評價和積極的肯定。對學生聽力的培養也是如此,尤其是對剛剛接觸英語的中學生,聽的不是母語而是英語,對他們來說本來就是一項艱巨的任務,在聽的過程中還極有可能出現偏差,產生錯誤。此時,如果不假思索,一味地批評他們的過失,對他們要求過于苛刻的話,不但不能使他們在聽力這一方面有所進步,而且極有可能打擊他們的學習積極性,使他們產生厭學情緒。因此,教師一定要懷著一顆寬容的心,多表揚學生的優點,說出其優點,并且鼓勵他(她),這樣,學生就會對自己有信心,就會大膽地去聽,去說,他們的聽力自然就會在原來的基礎上有所進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