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玉枚
中圖分類號:G633.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19-0057-02
本人在農村初中從事物理教學十年來,感受最深的是農村中學對物理實驗教學的重視程度不夠。雖然隨著課改的深入、政府資金的加大投入,對實驗意識有所提高,但依然存在著農村中學實驗經費緊張,儀器不能及時補充,再加上很多農村中學缺乏合格的實驗管理人員,造成儀器的完好率、利用率下降,及教師實驗教學觀念相對滯后,很多農村中學的物理教師對《新課標》要求的很多分組探究實驗和演示實驗都沒有認真完成,錯過了許多對學生進行創新教育、能力培養的機會。物理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科學,通過這門課的學習,旨在培養學生認識自然、熱愛科學的精神品質;敢于質疑、敢于創新的科學態度;培養學生大膽設想、努力求證、科學評估的思維習慣;培養學生自行設計、動腦、動手、動眼的基本操作能力。只有通過訓練有素的實驗教學,才能使學生在獲得物理知識的同時形成良好的科學素養。如何在農村中學人力資源和實驗器材都不夠完善的情況下,最大程度地上好實驗課,讓學生從“應付實驗”變成“熱愛實驗”,真正做到“我實驗,我快樂”,下面結合自己的思考,談談幾點看法:
一、轉變觀念,重視實驗
雖然新課程強調學生能力的培養,但是部分農村學校的物理教師依然存在著“做實驗不如講實驗”“講實驗不如背實驗”的錯誤認識,只是看實驗、說實驗、畫實驗、多做題目,多背題目、照樣應付中考,成績也差不到哪里去。于是,有些老師就懶得上實驗課了,特別是分組探究實驗,因為課前要做大量的準備。于是“紙上談兵”便成了首選,還可以落個輕松自在。像這樣上實驗課怎么會有吸引力,有說服力,怎么能使學生形成正確的實驗態度?怎么能鍛煉學生的實驗能力?怎么能使學生愛上物理這門學科呢?要改變農村中學物理教學中不夠重視實驗的現象,無論是教師還是學生都要在思想上和行動上從“素質教育”的高度,認識到物理實驗教學的意義和改革方向,真正重視實驗,明確實驗的重要性、必要性和迫切性。教師更應該認識到:通過觀察現象、進行演示和學生實驗,能夠使學生對物理事實獲得具體的、感官的認識,這是理解概念和規律的必要基礎。觀察和實驗對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實驗能力,培養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引起學生興趣,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尤其是物理教師,如果從學生接觸到物理這門課程開始,就以科學的態度對待物理實驗教學,學生就能潛移默化地養成良好的科學素養。
二、寓教于樂,趣味無窮
有些物理知識比較抽象,難以用語言表達得讓學生明白,如果能引入一些人人都可參加的小實驗,既有利于重、難點的理解與掌握,有利于培養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又能使學生感受成功的喜悅,促進學習物理的原動力釋放,同時感受到實驗的快樂。例如:在介紹力的作用是相互的這個知識點時,可以讓學生面對面互推,在親身體驗中感受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在講授摩擦力這個知識點時,可以讓學生用手在桌面上推,改變力度推,把筆墊在手下堆,就可以感受摩擦力的方向,探究滑動摩擦力與壓力大小的關系,變滑動為滾動可以減小摩擦力。這樣的實驗既簡單,又方便,每位學生都可以做。這樣既可活躍課堂氣氛,又可培養學生動手操作能力。教師在教學實驗過程中,如果能化難為簡,寓教于樂,課堂自然是趣味無窮!學生不但不會害怕實驗,反而會覺得實驗是一種快樂的事情,從而樂于實驗,樂于探究。
三、“添油加醋”,快樂實驗
在農村中學,由于種種原因,學生動手實驗的機會較小,實驗操作能力不強,因此對物理實驗重要性認識不夠,存在一種淡化物理實驗的心理傾向。所以物理實驗課變得比較呆板,學生認為只要會背實驗就夠了,考試題目會做就可以了,因此實驗課缺乏主動性、積極性,導致物理實驗教學在教學過程中比較枯燥,所以教師可以適當“添油加醋”,穿插一些物理學史的有關小故事,提高物理實驗課堂的趣味性。
例如在做電磁感應實驗時,給學生穿插介紹法拉第發現電磁感應的故事:自從1820年奧斯特宣布電能使磁針偏轉后,法拉第就想到這一定是電產生了磁,才影響到了磁針。果然到1825年皮鞋匠出身的電學家斯特詹在一塊馬蹄形軟鐵上通電后竟能吸起4千克的鐵塊,不久又有一美國人改進實驗吸起了300千克的鐵塊,電真的變成了磁,而且磁性還這樣的大。法拉第反過來想,電能產生磁,那磁可不可以變成電呢?如果能變成電,那力量肯定也是不小的。終于,經過了十年的研究,磁真的變成了電!隨著故事情節的深入,學生越來越激動,更加佩服法拉第這個偉大的科學家及其科學實驗精神,實驗起來也變得激情澎湃。
四、自制教具,變廢為寶
利用身邊隨手可得的廢舊材料,經過改造利用變成物理實驗器材,變廢為寶,可以拉近物理與生活的距離,讓學生深切地感受到科學的真實性,感受到科學和社會、科學和日常生活的關系。如一次性塑料杯在物理教學中可以這樣使用:用來做摩擦力實驗中“筷子提米”的實驗;制作土電話;覆杯實驗;筷子被水“折斷”的實驗;制作杯水杯等。可以把舊塑料袋撕成長條,用手捋一下,可以探究同種電荷想排斥的實驗。鉛筆芯可以改造成滑動變阻器……正是這些學生極為熟悉的東西,在課堂上卻引起了學生的好奇,急于想知道,它們是如何被利用的,隨著教師的演示,自己的操作而豁然開朗。既學到了知識,還明白了物理就在我們身邊。同時也激發學生創作實驗的熱情,培養創新能力。教師還可以有意識地在課外興趣小組活動開展用身邊的物品進行小發明、小創作,這樣既能促進學生學習物理的熱情,同時也彌補了課堂實驗的不足。
總之,在農村中學物理實驗教學中,我們應做多方面的探討,提高實驗課的教學水平,在學生水平參差不齊的情況下,讓更多的學生可以發自內心地說:“我實驗,我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