閻宏毅
摘 要: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和酒店規模的擴張,酒店管理專業人才需求不斷增加,因此培養一流的酒店管理專業人才成為當前高職院校酒店管理專業的當務之急。本文首先分析了高職高專院校酒店管理專業培養現狀,進而提出了高職高專院校酒店管理專業培養策略,希望能夠緩解當前的人才緊缺模式。
關鍵詞:高職高專院校;酒店管理專業;培養模式
高等職業教育作為高等教育發展中的一個類型,肩負著培養面向生產、建設、服務和管理第一線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而高職高專院校酒店管理人才培養模式既是高職教育發展過程中需要長期關注的基本問題,也是高職教育改革的關鍵問題。院校需要以校企合作為切入點的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將為高職酒店管理專業乃至整個高職大部分專業的人才培養模式改革提供一定的參考意見和建議,進而推動我國酒店管理人才培養質量的提高。
1 高職高專院校酒店管理專業培養現狀
1.1 高職高專院校更偏重酒店理論知識教育
眾所周知,酒店行業本身是一個實踐性較強的行業,也是高職高專院校在進行酒店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時特別注重的特征,所以酒店管理專業學生的實踐操作也就成為了檢驗學生能力以及高職人才培養的一個重要標準。但是由于高職高專辦學者長期受傳統教學思維和教學觀念的影響,多數教師在酒店管理教學中還是原來的理論教學方式,更側重于理論知識的學習,從而大大忽略了實踐教學的重要性,在不關注學生實踐能力培養的狀況下,加上高職教育對學生認識的不夠,勢必會影響到高職高專院校酒店管理專業學生的培養,也影響酒店管理人才的質量。
1.2 酒店管理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定位存在誤導
現階段多數高職高專院校都將酒店管理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定位為高級管理人才,這種過高的專業培養目標給予了學生錯誤的理解,最終造成多數高職酒店管理畢業生在就業和擇業時表現出了“眼高手低”這種不良的心態。更是有大部分畢業生認為自己的專業是管理專業,只有酒店管理的工作,并不用從基層做起,多數畢業生是從服務員做起的,這使內心產生了較大的落差,造成多數畢業生放棄了酒店管理這項工作。
1.3 酒店管理專業和課程設置還不夠完善
酒店管理專業仍處于起步階段,多數高職高專院校的酒店管理專業的教師也不具備豐富的從業經驗和專業知識,也就造成多數院校在酒店管理專業課程的設置上沒有給予足夠的重視,更多的是照搬其他專業的教學方式,在教材的選取上也沒有一個明確的標準,甚至有些教師自編教材,開設課程,關起門來自己搞教學計劃課程設置和考核標準,最終造成酒店管理人才培養和國際標準差距較大。
1.4 未兼顧到專業技能學習與綜合素質同時培養
酒店管理者都需要具備良好的責任心、職業意識以及職業習慣,這也是酒店在進行管理人員選聘的一個重要指標,但我國進行酒店管理專業人員培養時更多是注重酒店專業技能的培養,但是對學生個性素養、語言能力以及服務水平等方面卻沒有給予更多的關注,特別是學生情商的培養,這就使得很多學生進入酒店工作后,缺乏適應能力、協作能力、實踐能力和創造能力,導致學生不能進行角色的及時轉換,加上與客人溝通能力的欠缺,不能更好地處理與同事和主管的人際關系,職業意識的提升和職業忠誠度不高。
2 高職高專院校酒店管理專業培養策略
2.1 酒店管理專業人才培養目標應準確
現階段酒店業中最為缺乏的既不是基層的服務人員,也不是理論較強、知識淵博的學術人員,而是那些既懂得酒店管理運營和相關法律法規,又極具戰略目標和經驗豐富的高級酒店管理人才。為了讓高職高專酒店管理專業的學生能夠接近這一需求,需要明確酒店管理專業人才的培養目標,關注酒店管理專業學生的職業素養和溝通能力以及法律法規的培養,使其都能夠掌握一定的服務操作能力,又懂得組織策劃和現場指揮,同時也能夠懂得如何進行市場調查和數字統計,只有培養出這樣的復合型人才,才能滿足今后酒店的需求和提升酒店管理專業學生的就業率。
2.2 加強專業實訓室和校外人才培養基地建設
加強高職高專院校酒店管理專業人才培養需要建設專業實訓室和校外人才培養基地建設。實訓室是酒店管理專業學生進行實踐的主要地方,是模擬酒店實際的主要陣地,對于連接學生的理論知識和實踐能力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隨著高校與市場經濟的接軌,越來越多的高校開始重視實訓室建設,先后建成了3D虛擬酒店實踐系統、酒店前沿案例實驗室等實訓室,為廣大的酒店管理專業學生提供了真實的模擬場所,既鍛煉了技能,又增長了見識。除了實訓室的建設外,院校還建設了虛擬酒店體驗及創新實訓室、酒店服務管理實訓室、酒店運營管理實訓室、基于國際化教學的酒店互動實訓室、智慧酒店實訓室等虛擬實驗室,為酒店管理專業學生提供了更為優越的學習平臺。在校外人才培訓基地建設方面,院校建成了萬豪酒店集團和洲際酒店集團人才培訓基地,聘請專業人士為大學生講解專業知識,提升酒店管理專業的實踐水平。
2.3 創新教學方式
傳統的酒店管理教學模式已經不能適應社會新形勢的發展,要促進酒店管理專業學生人才培養必須要創新教學模式,引進先進的教學理念,創建情境教學模式。具體來說就是要明確酒店管理專業學生應該具備的核心能力及需要掌握的理論知識,將酒店的營銷、運行、財務管理等模式有效結合起來,同時還要掌握各模塊中的核心環節。創新酒店管理專業教學模式可以從以下做起:首先高職高專院校可以利用自身的優勢作用建設真實的實訓室,讓學生進入酒店場景進行專業知識的學習,這樣既能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加深學生的印象。其次,可以增加學生真實的實踐機會,讓學生深入到酒店中發現問題,進而解決問題,提升學生的專業知識和職業素養。再次,教師要本著
“課內與課外相結合”、 “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原則,重點培養酒店管理專業學生的核心能力,同時還要引導學生做好理論和實踐知識結合能力的培養。最后,高職高專院校的教師還要在課堂中做好與學生的互動交流,盡量讓學生在情境模擬的場景中進行學習,提升學生參與課堂的興趣,同時也能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和探究能力。
2.4 師資隊伍培養與建設
做好酒店管理專業學生培養的另一個關鍵就是要完善師資隊伍建設,高職高專院校要做好鼓勵和支持專業教師去國內進行學位的繼續攻讀。由于酒店管理專業教學本身要求較高的應用性,要求專業技師具備良好的教學能力,實現與企業和行業的鏈接。高職高專院校更是要安排每位教師都去酒店進行實踐,并利用校外人才培養的基地,組織教師參與有關課程的培訓和企業組織的一些培訓。教師還需要和酒店內部的高管和專業技術人員進行教育課程的共同開發和管理,同時院校還要結合校企合作的工作項目,成立專門的實踐小組,讓教師主要參與到項目小組中去,鍛煉到專業教師的實踐能力,這樣大大提升了高職高專院校師資隊伍素質。
2.5 構建互動型的教學機制,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首先是可以采用導師制的教學方式也就是由那些專業的教師從學生入學開展一直到學生畢業進行學生學習和專業發展方向的指導。其次就是進行教師授課方式和內容的規范化,教師在講課過程中要明確規律,確保學生了解教學步驟,從而達到激發學生學習動力和潛力的目的。最后就是關注學生自主思考能力的培養,酒店管理專業的學生需要具備獨立和自主意識,這就需要教師能夠運用自身的自主自考能力,影響和帶動學生,并硬性上將提升酒店管理專業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作為考核的一部分,同時調動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酒店管理專業的學生能夠帶著目的參與學習,從而達到學生質量提升的目的。
3 結束語
全球經濟的飛速發展,人們的經濟能力和生活水平都有了極大的提升,不管是在閑暇時刻還是工作需求,都開始接觸到酒店這一服務行業,這也就是給酒店今后的發展創造了廣闊的空間,為了確保這一發展空間的壯大,需要高職高專院校提升對酒店管理人員的重視,認清楚現階段酒店管理專業人才培養中存在不足,找到有效的解決方案,培養出更多有素質有能力的酒店管理人才,為人們提供更優質的酒店服務。
參考文獻:
[1]佘菁華.高職院校酒店管理專業校企共建人才培養模式的構建[J].中國電子商務,2014(6).
[2]張媛.基于工學結合的高職酒店管理專業培養模式的探討[J].中國科技博覽,2011(13):39-40.
[3]周大農,周麗.關于高職酒店管理專業創新人才培養的思考[J].教育與職業,2012.12.044.
[4]宋宏.基于我國酒店企業人才需求的高職酒店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研究[D].山東大學,2013.
[5]袁暢.基于就業引導理念的高職酒店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探究[J].電子制作,2014,(14):269-270.
[6]羅曉黎.基于“現代學徒制”的高職酒店管理專業人才培養[J].湖北成人教育學院學報,2015,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