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雨航

摘 要:文章分析實驗室評估重要性,根據我國目前民辦高校實驗室現狀,總結出一套質量評估原則。基于此項原則構建出民辦高校實驗室相關教學評估體系、實現步驟,并給出了相應建議。
關鍵詞:民辦高校;實驗室管理;管理指標
1 概述
實驗室是高校的重要組成部分,肩負著實踐課程,科研工作等重要教學任務,可以說是培養新時代創新應用型人才的搖籃。近年來,隨著高校擴招,民辦院校近一步崛起,一方面偏重應用型人才的民辦高校更強調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一方面相比公辦院校,民辦高校在實驗室教學上存在著資金、規模、人才、經驗等各方面不足。發展實驗室對民辦高校重要性毋庸置疑,如何有效地提高民辦高校實驗教學水平,滿足教學需要是當代民辦高校工作者尤需解決的一道難題。
一般而言,實驗室教學水平可以通過完備相關器材、擴大實驗室規模,或引入更多專業人才等方式提高,但對于資源有限的民辦高校而言,這些以提升“硬件”為主的方式存在相當的阻力。另一方面,隨著信息化的普及以及對管理學理解的深入,越來越多的高校意識到在管理層面提升“內功”也是一劑良方。一直以來,管理水平的高低都是決定高校辦學質量的重大因素,民辦高校相比公辦高校存在著辦學時間短,管理經驗不足等短板,這在實驗室方面顯得尤為突出,各種諸如評價指標單一,標準不切實際,缺乏主動性,責任認定不清等的問題層出不窮,而其歸根結底在于缺乏科學的評價標準。正因為此,為了在有限資源的條件下,提高實驗室教學水平,同時也為了實驗室管理更加規范化、標準化、科學化,尤須創建一套符合民辦高校自身情況的實驗室管理評價標準與評價系統。
2 民辦高校實驗室評估的基本原則
高校實驗室教學評估標準的制定應遵循以下三原則:
2.1 區別性原則
在制定實驗室教學評估標準之前,應明確實驗教學與普通教研教學之間的區別,在標準制定上不能一概而論。比如教研室評估往往側重于考評教師的教學任務和科研任務,而實驗室專任人員除此之外還應注意實訓任務、實驗課程開發,以及器材維護方面的考評。
2.2 兼顧過程與目標原則
民辦高校在實驗室的建設和管理中往往急于求成,只注重硬件堆砌和任務目標的達成,而忽視過程與管理細節。其實考核過程與目標同樣重要,通過對過程的分析能夠掌握大量數據,幫助目標達成的同時,幫助下一步決策的制定。
2.3 整體視角原則
民辦高校教學評估標準不能一概而論,因為在不同高校,不同專業院系,甚至同一院系不同實驗室之間,因為資金投入、人力情況、運轉經驗等因素導致評估結果呈現巨大差異性,對此我們應該以整體的視角,把不同實驗室盡可能放在相同的條件下比較,同時還要承認其中的差異性。
3 構建民辦高校實驗室評估指標體系
民辦高校實驗室教學評估指標體系的建立,必須根據民辦高校實驗教學的特點,并結合民辦高校自身定位與辦學模式。一般來說,我們可將評估指標分為“科研類”、“教學類”、“管理類”三類作為一級指標,以達到全方位評估的目的。之后根據這三個大類細分出若干個二級指標,對于每個二級指標,可賦予相應的權重系數以及一定的分值或等級方便量化。具體框架詳見表1。
該教學評估標準所包含的各個指標,囊括了民辦高校實驗室教學工作中大部分重要環節,根據其權重系數得出的評估等級,可以清晰地概括該實驗室綜合工作情況。同時,指標標準的可操作性強,泛用性強,能夠適用于不同院系和專業。
4 實現民辦高校實驗室教學評估體系的建議
有了具體的實驗室教學評估體系,在實際評估過程中,還需采取科學的思維和方法才能更好地完成指標獲取,并通過它得出最清晰準確的評估結果。
4.1 靈活多元化的評價標準
盡管有了統一的教學評估標準,但在應用中還應該考慮實際情況,須知實驗室教學本身不是一成不變,評估標準應該本著靈活多元化的思維,根據民辦高校的實際情況做出相應的調整。同時評估標準不僅僅要依據評估專家的要求,還應該參照實驗室專任教師、教學督導以及學生等不同評價主體的意見,做到以人為本,近一步提高評估的真實性,可靠性和參與性。
4.2 自查自評與教學評估相結合
實驗室教學評估作為一項評估活動,應該將其與教師自評、定期檢查,以及學生評教相結合,打造自上而下的全方位評估系統。避免僅以單次評估為結論,杜絕弄虛作假、暗箱操作等情況,同時也將二級指標的評估對象拓展到實驗室的方方面面。
4.3 運用計算機進行信息處理
評估過程中所有的二級指標數據、信息、等級均可使用信息技術收集,通過相應的軟件篩選加工,能夠大大提高評估效率降低評估成本。得出的評估材料,交由評估專家組得出相評估結論以及整改意見,最終存檔以備研究。
5 結語
實驗室評估標準的制定是根據目前民辦高校實驗室發展情況,結合應用型人才實驗教學要求的產物。通過完善的標準以及科學的方法,能夠有效地得出一個實驗室的綜合情況。這不僅僅是實驗室工作人員績效、等級的評定依據,還能為民辦高校實驗室的建設決策提供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