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曉玲
【關鍵詞】 中學教師;家庭沖突;工作關系;平衡
【中圖分類號】 G635.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6)18—0035—01
工作和家庭就像人的左腿和右腿,是人生的兩個基本支點。稍早前,家庭的經濟生活主要由男性承擔,而女性主要承擔家庭職責。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發展,工作和家庭的角色和關系也發生了變化。但人的時間和精力畢竟是有限的,精力和時間被分配給一種角色需求后,就很難滿足另一個角色的需求,工作和家庭的沖突自然就出現了。那么,作為一名中學教師,應如何平衡家庭沖突和工作關系呢?
一、工作和家庭沖突的內涵與形式
所謂工作和家庭沖突是指工作和家庭領域間存在某種程度的不相容,從而造成角色間的沖突與壓力。來自中學教師群體工作和家庭的沖突表現形式主要有三種:
1. 基于時間的沖突。當多重角色對個人時間的需求發生爭奪競爭的情形時,時間沖突的情形就會發生。其形式一是分身乏術,二是心不在焉。即盡管個體的身體條件允許,但他的精神卻被另一種角色給提前占據了,注意力不能集中。
2. 基于壓力的沖突。當某一領域的角色壓力使人產生心理或生理緊張,而阻礙他完成另一領域的角色期望時,壓力沖突就會發生。如不安、焦慮、疲勞、沮喪、冷淡以及易怒等。
3. 基于行為的沖突。在工作和家庭領域中,合適的行為模式不盡相同,當這些模式之間產生矛盾,而必要的行為調整已無法完成時,行為沖突就會發生。比如,工作角色要求個人自立、理性,家庭成員更希望感性和平易近人。尤其是男性在工作中的行為風格與他們的子女所渴望的行為更不一致,就是一種基于行為的沖突。
每個人對工作和家庭的領域分配是相互影響、相互關聯的,它必然會引發工作和家庭沖突。而教師作為學校實現教育教學的載體,是學校開展教學的核心參與者。由于其工作性質的特殊性導致他們把太多的時間和精力用于工作 ,太少的時間留給家庭,而學校作為組織,往往忽視教師因家庭沖突和工作內疚心理給組織績效帶來的影響。所以,探究教師群體的工作和家庭沖突,以及平衡二者的關系是非常必要的。
二、平衡工作與家庭沖突的策略
1. 學校的平衡策略。當前絕大多數學校并沒有針對教師工作和家庭沖突問題而采取相應的有效策略,有類似的實踐也不是規范性的。這與我國的經濟和管理水平有關。因為在我國目前的經濟發展水平下,工作仍是大多數人維持生活、奉養家庭的主要手段,所以多數人會為了生計服從組織的各種安排,加上我國傳統文化歷來強調集體主義、奉獻精神,所以學校作為組織,系統性平衡教師工作和家庭關系乏善可陳。當然,呼吁采取措施協助教師處理工作、家庭關系,并不是號召學校放棄教育教學目標,而是希望尋找一種平衡,在提高效率的基礎上,更多地關心教師的生活,關心教師的成長,從而實現組織與員工的雙贏。
(1)疏導和減輕工作壓力。中學教師具有較高的職業發展追求,許多教師把工作放在了第一位,工作中存在的壓力和沖突會占據他們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從而導致工作與家庭沖突的出現。所以,減輕他們工作中的壓力是緩解工作、家庭沖突的重要舉措。比如,為他們提供各種信息,減輕教師無所適從的角色模糊與角色沖突; 合理調配任課班次,適當減輕工作負荷;公開討論工作中存在的壓力等。
(2)體現人文關懷。學校對教師所采取的人文關懷,并非一定要用制度確定下來,它體現的是一種支持性的文化。眾所周知,贍養老人、照顧小孩等家庭義務是導致教師家庭與工作沖突的重要因素,所以,學校為教師提供類似的人文關懷,比較典型的有彈性工作時間、直接上司的支持、“人本關懷”等。
2. 個人的平衡策略。教師個人平衡工作與家庭沖突的策略有五點:弄清重點、直接行動、尋求幫助、積極思維和回避與退讓。通過這些策略,員工能夠合理地確定工作、家庭投入,從而有效地降低沖突。
(1)綜合考慮職業特點和家庭不同階段的需求,做好職業規劃,制訂與之相對應的目標,按計劃對不同職業時期的發展與家庭發展的次序做出調整,根據實際情況隨機應變,進行快速而合理的工作和家庭角色變換,將二者間的沖突降至最低并控制在合理的范圍之內。
(2)爭取配偶的鼓勵和支持是高效解決沖突的有效途徑。教師可以將工作中的體驗和配偶分享,依次調節自身認知和控制自身情緒,減少和避免日常沖突加劇。比如,接受配偶的幫助,獲得配偶的理解,與之一起承擔工作的壓力,獲得配偶更多的情感支持等。
(3)理性面對沖突。教師要在思想上對工作和家庭沖突理性認識,明確其存在的必然性,并以積極的態度去面對沖突,不斷增強自身的心理承受能力,盡可能減少壓力所導致的心理不健康現象,保持家庭和工作的良性循環。
編輯:郭裕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