鞠勤
【關鍵詞】 “一體化辦學”;成效;問題;對策研究
【中圖分類號】 G522.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6) 18—0023—01
2012年,伴隨著“教育均衡發展”的步伐,張掖市甘州區承擔了市級區域均衡“聯校辦學”改革試點項目。筆者所在的學校本著“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均衡發展,共同提高”的目的,與牽頭學校青西中學等五所學校形成辦學聯合體,參與“一體化辦學”改革實驗工作。現就三年來在“一體化辦學”過程中取得的成效、存在的問題及對策談幾點自己的看法。
一、取得的成效
1. 優化“一體化辦學”模式。在“一體化辦學”試點改革推進過程中,張掖市甘州區采取了城區學校分別與1所或多所農村學校對接,組成辦學聯合體,實行大學區辦學,抱團發展;鄉鎮以中心學校為單位實行區域內聯片辦學;組成辦學聯合體,實行大學區辦學,抱團發展。把統一發展規劃、統一教師管理、統一教學管理、統一設計和組織活動、統一質量評價、統一捆綁考核“六個統一”,作為確保區域“一體化”辦學工作順利實施的有效保障。通過扎實開展“聯片教研”、“送教下鄉”、“對口幫扶”活動,完善評價機制,實現教學資源共建、共享,促使各成員學校互鞭互促,縮小差距,促進共同發展。
2. 學校參與“一體化辦學”成效。一是持續完善“一體化辦學”機制。3年來,致力于組織管理到位,工作思路明確,工作方案完善的工作機制,在辦學聯合體內成立教務聯絡小組、中心教研室、德育研究中心、活動協調小組,職責明確,活動開展到位。二是“一體化辦學”實現資源共享。在聯合體內進一步完善教師支教交流工作機制,著力完善區域均衡“一體化”辦學運行機制,配合聯校辦學牽頭單位青西中學開展“聯校辦學”、“聯片辦學”、“對接捆綁發展”,“一體化”辦學運行模式逐步成熟,實現區域內教師交流、結對幫扶、資源共享。三是搭建校際間教師交流學習平臺。在牽頭學校甘州區青西中學的精心組織下,及時銜接,每學期都會開展聽課評課交流研討活動,確保“一體化辦學”骨干教師走教活動有序進行,實效明顯。四是有效提升區域教育教學質量。在牽頭學校的幫扶和促進下,聯辦學校師資力量不斷增強,活動漸趨務實。3年來,我校先后開發7個系列58種校本課程,為學生提供了多元選擇的“菜單式”課程,全面提升教育教學質量。
二、存在的問題
在“一體化辦學”試點推進改革過程中,盡管我們在辦學聯合體內采取了雙向互動、互促互進的交流措施,在一體化辦學聯合體內實現資源共享共建,努力實現區域教育均衡發展,但受體制等多方面因素制約,在推進“一體化辦學”試點改革進程中存在如下幾方面問題,亟待解決。一是有些活動流于形式。因為統籌協調不到位,部分活動開展繁雜,計劃性不強,影響了正常的教育教學秩序,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二是“一體化辦學”實現均衡發展內驅力不足。在“一體化辦學”六個統一中,最難做到的就是“統一教師管理”。受編制、職稱等現行的教育管理體制影響,教育系統人員流動渠道不暢,考評機制沒有有效跟進,支教教師和頂崗學習教師沒有合理管理機制和評價體系,教師交流學習的積極性和師資互派互助能動性受到阻礙。三是“一體化辦學”活動載體需進一步豐富。在一體化辦學聯合體內,往往以上課、聽課、交流的形式開展,而真正坐下來面對面的交流、談心、擺問題很少,在解決教師的困惑和學校發展中遇到的難題方面力度不足。
三、對策
一是落實“試點先行,協調推進”的原則。以試點推動和資源共享為平臺,完善“一體化辦學”改革試點工作機制,在辦學聯合體內部,探索創新硬件建設和經費投資渠道,實現中小學教育教學、人才培養、生源輸送等方面的提前對接,促進共同發展,統籌協調解決全區義務教育均衡試點改革發展中的重大問題。
二是活動安排精當有效。牽頭學校在安排活動時,應協調好牽頭學校與聯辦學校的工作,協調好各種教師培訓工作,協調好各校自身內部的各種工作,協調好教育學會與學校的工作,確保教育教學活動的正常開展。
三是建立教育質量一體化評價制度。應多組織面對面的交流探討,讓老師們在一個寬松的環境中交流,說心里話,分析問題,暢談解決方案,讓“一體化辦學”教師主體學校與聯合辦學學校教師結對幫扶,真正實現資源共享。同時鼓勵教師跨校上優質課,參觀一些公開課,做到優質課件等教學資源互用,增強交流的力度。
四是做到交流有目的,交流促培養。要增進共識,增強凝聚力,要做到抱團發展學校文化、管理理念統一,校本課和開發統一,盡量為相互學校師生的發展提供空間,加大教師對口交流、結對幫扶工作實效,努力實現教學資源共建共享。
編輯:郭裕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