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成祥
摘 要 為他們創設一個自由的空間吧!讓他們找到自己的位置給他們留有自主的權利,對他們的所做所為做出真誠的認可和接納,做出恰當的評價和應有的教導,蹲下身來做學生的知心朋友吧!讓彼此真心相對,真誠相待,在民主、平等、和諧的合作氛圍中,讓他們自然生長,自然覺悟,自然發展。
關鍵詞 監控 教育失誤
中圖分類號:G632.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18-0081-02
“爸爸今天我們班的吳磊上廁所時尿在褲子里了,因為還沒檢查衛生,廁所有人把守不讓用”
“爸爸,我們上課時,不時地有老師在走廊里巡視,不知是在檢查學生還是在檢查老師?”
“爸爸,今天我班連續扣了好幾次分,早讀扣分,紀律扣分,清潔衛生扣分,做操扣分,課間行為扣分,買零食扣分。班主任老師可惱火了,放學前把我們留下狠狠地批評了一通。”
“爸爸,我們的作業太多了,總來不及做,根本沒時間做,根本沒時間玩。”
“爸爸,八(1)班的學生這幾天可舒服了,因為他們的班主任出差學習去了。哎,要是我們的班主任也出去學習就好了。”
正在學校上學的兒子時常向我訴說。可是,除了傾聽以外,我確實無能為力,愛莫能助,無可奈何。
可以看出,這些孩子確實很苦。減負令一過,一切又回到了“監控”中,而且到了更嚴重的地步。而“監控”,其實是一種教育的失誤。
這種監控行為,是典型的教育專制化、簡單化。“就好像把一只活潑的小鳥從天空里捉來關在籠子里一樣”把學生監控起來了事。說的明白點,這種監控就是要學生按照教師說的做,確保學生的一言一行符合規范、符合于準則,其做法常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用課業束縛學生。不管是對什么人,什么時間,什么情況,他們總是讓學生有上不完的課,寫不完的作業,使學生的全部活動只屬于課業,使學生的全部活動空間只局限于教室,使學生沒有時間、沒有機會去干其他事情,也就不必擔心學生會有“出格之舉”“越雷之行。”
二是監控。有些教師由于自己的管理水平有限,而不得不借助于監控來實現正常管理沒有實現的目標。他們要么“見縫插針”,要么“常駐久安”,使學生時時處處于自己的“眼皮”底下,或者組織動員學生設置“監控網絡”,令學生相互監督,互相控制。
三是不停地對學生進行恐嚇、威脅、發出警告,要求學生服從命令,禁止“出軌”,或不停地對學生進行訴苦、抱怨、嘲笑、指責,用這種方式來教育轉變學生。
四是對學生實施不同方式、不同程度的懲罰乃至體罰,逼迫學生就范。
(三)
監控造成的危害是嚴重的。首先,將學生至于監控的環境中,不僅容易消弱學生的獨立意識,壓制學生的個性,壓抑學生的創造意識和創在才能,而且容易打擊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的需要得不到滿足,主體性得不到發揮。其次,教師的監控,也極易造成學生的依附心理、從眾心理追逐心理、逆反心理和退縮行為、欺騙行為。再次,在這種監控氛圍里生活的學生,大多是一種苦楚無奈的心情,承受著無形的的壓力,在繁重的課業中,過著極其辛苦、極不舒服的日子。因而這樣的學生也不可能成為道德完善、心理健康、發展全面的人,特別是那些聰明調皮、活潑好動、及具有個性的學生,他那壓制的心不是在沉默中爆發,就是在沉默中扭曲。最后,這種監控的結果,最終只能是使學生變成“學習機”和“聽話機”,而喪失人的自主性、獨立性和創造性。從另一個方面講,這種監控又往往只是限定了學生的時間,空間和行動,而難以限制住他們的思想,管住了人,管不住心,因而其常常又是一種無效的教育。另外,在這種監控行為對學生造成危害的同時,對老師的影響也不小,不僅使教師工作的創造性大打折扣,而且使師生關系緊張,再加上這種監控需要大量的時間和精力的付出,又勢必對老師的身體和心理造成嚴重的危害。
(四)
監控如繩索一般,束縛了學生,使他們的自由和快樂在監控中流失,因而要給他們松綁,讓他們得到徹底的解放。“解放學生的頭腦,使他們能想;解放學生的雙手,使他們能干;解放學生的眼睛,使他們能看;解放學生的嘴,使他們能說;解放學生的空間,不把他們關在籠子里,讓他們在大自然中各學所需,各盡所能;解放學生的時間,使他們從勞碌中解放出來,有點空閑消化所學,思考所學,運用所學。”當然,要解放學生,首先要解放教師,給教師自由的空間,自主的權利,大力鼓勵教師進行創新教育,高度尊重教師的創造性勞動,為教師進行創造性勞動提供機會,提供動力。也只有這樣,才有可能使學生獲得真正的解放。
為他們創設一個自由的空間吧!讓他們找到自己的位置給他們留有自主的權利,對他們的所做所為做出真誠的認可和接納,做出恰當的評價和應有的教導,蹲下身來做學生的知心朋友吧!讓彼此真心相對,真誠相待,在民主、平等、和諧的合作氛圍中,讓他們自然生長,自然覺悟,自然發展。做一個真正的教師吧!一個真正的教師要做的不是簡單的防范、禁止、懲罰與傷害,而是誘導、喚醒、幫助、矯正與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