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橋英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18-0110-01
2007年9月,我迎來了我教書生涯中的第四屆學生。教了一年后,我發現這屆學生膽子小,不愛表現,課堂上發言不主動、不積極。有些家長也向我反映說,他們的孩子沒有十足的把握,就不敢表達自己的觀點。
怎樣才能改變這樣的現狀呢?我想,只有采取擠和壓的方式了。二年級一開始,我就規定,每個學生每個學期必須當眾講一個故事。我校低年級每周有一節說話課,我就用那節課來讓學生講故事。講故事的順序按學號來排,每周十名同學講,我會提前一周通知講故事的同學,讓他們做好充分的準備。因為當時孩子還小,又是第一次講故事,所以在故事的長短上我沒有嚴格的要求,講個笑話都可以。只要聲音洪亮別人能聽清楚就行。為了促進學生的積極性,我認真聽,每個學生講完后,我都給予中肯的評價,既表揚其優點,也指出其不足,還以百分制給他們打分。
二年級上學期結束后,90名學生有10來個學生沒有講,這幾個學生平時的學習態度就不夠端正,學習能力也有限,對于這些學生我就沒有給他們打分。學期末,我將這次的故事演講分印發給家長,這幾名學生的家長很是疑惑,當我向他們說明情況后,他們批評了自家孩子,并告訴我說,以后會監督孩子完成每個學期的故事演講。除了有孩子沒有講故事這個遺憾之外,還存在以下不足:大多數孩子在講故事的時候顯得很緊張,有的手捏著衣角不放,有的眼睛一直看著地板講,有的講著講著就忘了內容而不知所措,還有的聲音特別小……當然,也有表現特別好的孩子,他們準備非常充分,講故事時能做到聲音洪亮、語速話中,故事講得非常清楚。這些孩子在學期末我還給他們發了獎狀。二年級下學期,每個孩子的表現都較上學期有所進步。上學期沒講的那十來名同學,下學期準備了故事,雖然講得結結巴巴,但終歸付出了努力,這令我欣慰不已。這學期,我除了要求學生會講故事之外,還要求他們會聽故事,并且要求他們對講故事同學的表現作個簡單的評價。小孩子都喜歡說別人的不足,對于同學的優點好像發現不了。為了讓學生學會欣賞別人,同時也為了不挫傷講故事學生的自尊心,在他們爭先恐后地說完同學的不足之后,我引導他們盡量地去發現同學的優點。這么做以后,我發現同學們聽故事的時候比以前認真多了。
到了三年級,我對學生演講故事的時間作了要求,必須在兩分鐘以上,目的是讓他們背稍長一些的故事。故事長的,同時能做到聲音洪亮而又有感情的,我就打100分。這對激發學生的積極性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到了四年級時,我覺得聽學生講故事簡直就是一種享受,一半多的學生能做到故事講得繪聲繪色。更讓我吃驚的是有二十來個學生能講十分鐘以上,有時候,一節課只輪得著3至4個學生,一周就必須用兩節課來給學生講故事,這多少會影響到教學進度。所以,五年級時,我要求學生演講時間必須控制在五分鐘之內。盡管如此,有些學生還是會超過五分鐘,對于這種情況,我會扣一點點分,目的是教育學生學會遵守規則,學會取舍。二至四年級,我沒有對內容作要求,可以是童話故事,可以是寓言故事,也可以是其他故事。我發現學生喜歡講童話和寓言故事,為了擴大學生的知識面,以引導他們廣泛地閱讀。五年級時,結合課文內容,每周我對學生演講的內容作了限制和要求。例如,五年級上冊的第一組課文體裁是童話,上完本組課文的那一周我就要求學生講童話故事;上完《狼牙山五壯士》《小英雄雨來》《我的戰友邱少云》這些課文后,我則要求學生講英雄故事;上完《武松打虎》《齊天大圣大戰二郎神》后,我要求講《水滸》《西游記》或《三國演義》中的故事……一年下來,通過講和聽,學生們感知了古今中外名人、戰計英雄的故事,還進一步了解了我國古代四大名著,激起了他們對英雄、偉人的崇敬以及對祖國的熱愛。
六年級上學期,我參加了學校組織的語文課堂競賽,本堂課我需要三名同學來講故事,想不到班上大多數同學作了準備,有三十多名同學準備得相當充分,同學們如此高的積極性,讓我又驚喜又犯難,因為不知道該要哪三名同學來講。為了不打擊孩子的積極性,上完競賽課之后,我用了三節課的時間讓準備得好的學生把故事講給大家聽?!耙环指乓环质斋@”,幾年的故事演講的確對孩子的成長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故事演講改變了孩子的性格,使孩子們敢于在人前展示自己,同時故事演講也提高了孩子的書面表達能力。我班學生在朗讀課文時有語氣、有表情,感情把握得非常好,這是老師們都知曉的,有些老師問我是怎么培養孩子們有感情地朗讀的,我想這與孩子們幾年的故事演講是分不開的。如今,我又迎來了我的第五屆學生,我會讓故事演講陪伴我的第五屆學生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