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芳 胡成松 薛蓮
摘 要 文章通過對戰略性新興產業物聯網工程專業人才培養研究,了解社會對物聯網工程人才的需求,制定合適的人才培養方案。通過在培養方案中引進CDIO工程教育模式,以就業為導向形成PDCA循環教學質量保障體系、深入開展校企合作,科研與應用相結合、加強師資隊伍建設等幾個方面來落實培養方案的執行,努力培養適應現代社會發展的戰略新興應用技術型人才。
關鍵詞 戰略性新興產業 應用型 物聯網 培養方案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j.cnki.kjdkz.2016.06.018
0 引言
湖北省戰略性新興產業是為地方經濟科學發展、跨越式發展提供支持的產業。我校物聯網工程專業2014年11月獲批湖北省戰略性新興(支柱)產業人才培養計劃的專業,基于此立項,在本研究中主要針對戰略性新興產業應用型人才的培養模式,培養應用技術型人才以適應社會需要為目標,以培養技術應用能力為主線,分析市場需求,規劃培養方案,通過校企合同、項目帶動實踐等方式落實方案,力爭培養物聯網專業學生滿足社會對工程技術人才的需要。
1 物聯網工程人才需求能力分析
在物聯網工程專業的人才培養模式中,除了基本的素質教育、人文社科教育等知識結構外,要求掌握本專業領域寬廣的技術理論基礎知識和實踐操作能力,針對市場需求的RFID工程師、智能物流工程師、物聯網嵌入式軟件工程師、移動應用開發工程師、Java工程師(物聯網web方向)、無線傳感網開發應工程師等崗位的專業能力需求,開設對應的理論課程、實驗課程、課程設計、項目實訓和企業實習,為學生適應社會崗位打下良好的基礎。
2 物聯網工程人才培養方式具體實施戰略
2.1 CDIO工程教育模式引入戰略新興應用技術型本科培養方案
在制定培養方案前對企業的人才需求做大量的調研,人才培養模式以“產業+企業+專業”的產學研用實踐人才培養,堅持主動適應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的原則,堅持知識、技能、能力、素質協調發展原則,堅持以學生為本、因材施教、尊重學生個性的原則,突出“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強化實踐能力培養。CDIO工程教育模式是將CDIO工程教育理念融入課程體系設計,即構思設計、實現和運作。CDIO工程教育模式是將項目引入教學設計,進行“邊做邊學”和“項目學習”的改革嘗試,通過組建一支致力于CDIO工程教育改革的教學團隊和建立校企合作辦學的長效機制來完善。同時根據課程的相關性,劃分出不同的專業課群組,并設計綜合性的實驗項目,加大實踐教學力度,注重實踐教學內容更新和教學環節質量標準建設,通過創新學分的設置,加強對學生的社會實踐鍛煉。
2.2 將就業信息作為反饋完善教學設計的PDCA循環
戰略新興應用技術型大學從入學到畢業,不應該僅僅是一個開環的教育系統,而應該將畢業生的就業情況的有效信息反饋到教學設計當中。PDCA循是全面質量管理所應遵循的科學程序,在教學質量管理上也發揮很大的作用。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模式下,基于PDCA循環的教學質量保障體系的構建如圖1所示:
PLAN指教學計劃是教學質量監控保障體系的核心部分; DO指教學執行按照“咨詢—計劃—決策—實施—檢查—評價”六步法實施;C指教學檢查評估,A則指根據畢業生就業情況的反饋信息總結改進,完善資源優化配置體系和教學質量監控文件實施體系。
就業反饋的信息包括:就業崗位,就業要求的知識體系,社會需求對人才的專業知識和綜合素質等。PDCA也體現在通過CDIO工程教育模式以項目的形式帶動理論教學,通過實際的例子來講解理論,通過驗證性的實驗理解理論,然后學生通過課程設計綜合理論和實驗的內容,最后和企業的項目實訓提升自己的能力,遇到問題反饋到又一輪的學習中。
2.3 深化校企合作
在合作原則上,堅持互惠共贏、優勢互補、資源共享,整合校內外兩種資源,提升合作實效。在合作的理念上,學校的專業發展結合企業的產業,企業提供實習基地,和企業進行項目的合作等等方式。把培養應用型人才為服務社會作為首要任務。通過校企合作、產教融合,共同確定專業人才培養目標,通過校企合作對結合企業人才的需求修訂人才培養方案,共同制定實驗實訓課程的教學大綱,把企業的工程師作為企業導師引進教學,做到產教融合。
2.4 以就業為導向的課程設置,實施訂單培養
企業可為學校提供實訓基地和實訓設備,并接受師生見習和實習,服務專業面向產業,也為學校面向社會推行“訂單式”教育提供了基礎。同時通過校企合作實行訂單培養模式,根據企業需求實現訂單培養,在企業、學生互選的前提下,簽訂定向培養協議;在確保通識教育、學科基礎課程和學科專業課程教學的前提下,根據企業需求,安排企業急需專業理論課程或實踐教學環節;在確保畢業生教學質量的前提下,將畢業實踐與企業試用期打通,使學生盡快地融入企業生產。通過校企合作,增強專業建設與地方產業行業發展的契合度和依存度,提高專業對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參與度與貢獻率。
3 戰略新興人才培養面臨轉型挑戰的對策
3.1 調理管理、更新觀點
觀念根深蒂固,管理和利益需調整,高校的專業沿襲以往的方式,培養人才與地方人才脫節,存在重學歷、重書本理論知識,輕能力,輕實踐等問題。沒有對高校進行分類管理的體制機制、大學發展及利益受到阻礙。地方高校轉型為戰略新興應用技術型大學,教育觀念和師資隊伍不適應,轉型要排除觀念上的障礙,更新觀點。
3.2 引進、培養具有實踐能力的師資隊伍
高校要以能追趕、適應、引領產業發展的理念來推進教學改革,師資隊伍非常關鍵。需要高質量、有實踐經驗、有技術專長、有專業知識的教學團隊,到企業掛職鍛煉,同時老師自己的科研服務教學,理論的研究帶動科研,做到產學研結合,協同創新,提升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能力。
3.3 教學課程資源整合建設
整合課程,編寫對應的實驗、實訓課程大綱和講義,理論與實踐課程合并,解決理論與實踐教學的同步性;在課程建設中,調整好網絡通信,物聯網應用開發,嵌入式技術應用等系列相關課程的整合,調整好各內容的學時學分的分配,理清各課程關鍵的知識點和對應實驗的理論要求,著重點放在對實踐操作能力的培養,理論教學為實驗服務,力爭培養湖北省戰略性新興產業人才培養計劃”的要求。
4 小結
戰略性新興產業物聯網工程專業人才培養研究,通過社會對物聯網工程人才的需求,引進CDIO工程教育模式從制定培養方案開始,開展校企合作模式下以就業為導向的PDCA循環教學質量保障體系、科研與應用相結合、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深化校企合作等幾個方面來建設適應現代社會發展,努力培養好戰略新興應用技術型人才。
參考文獻
[1] 陳喬柏,莫祖波.民辦高校如何服務支柱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科技企業——以廣西南寧市為例[J].經營管理者,2013(27):84-84.
[2] 吳韶波,文江川.“物聯網工程導論”課程教學研究[J].中國電力教育,2014(2).
[3] 張培穎,鄭秋梅,宮法明,朱連章.CDIO 工程教育模式在軟件工程核心課程教學中的應用.教育探索,2014(12)(總第 282 期):21-22.
[4] Ke Qiao, Jun Yuan, Research on Innovative Talent Training Mode of Civil Engineering Based on CDIO Concept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Excellence Program”,Proceedings of 2013 the Four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formation,Communication and Education Application(ICEA 2013) Volume 30.
[5] 秦曉.The Construction of Teaching Quality Assurance System under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Training Model Based on the Concept of PDCA Cycle Management.課程教育研究,2014.11(31).
[6] 李長友,譚正航.應用型創新性人才培養與地方高校產學研合作教育機制的優化.高等理科教育,2014(2).
[7] Wei Longji. Deepen The Cooperation Between Colleges And Enterprises,And Establish University-Enterprise Cooperation Alliance In Travel Agency Industry To Secure Personnel Support——Take Qingdao As An Example[A]. Proceedings of 2014 2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ducation Technology and Information System[C].2014.
[8] 胡天佑.應用技術大學面臨的理論與實踐問題.高校教育管理,2014.11(第8卷):21-24.
[9] 夏建國,易麗.地方本科高校轉型發展之路.中國教育報,2014-04-21.
[10] 趙維良,張軼臣.產學研合作教育中政府作用與功能.遼寧行政學院學報,2014.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