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春華
摘 要:綠色技能是綠色經濟發展的核心技能,是當今國內外關注的熱點問題。酒店業作為環保的先行者,必須進行綠色技能開發體系的構建與實施。浙江省酒店業在綠色技能體系開發方面已經具備較好的基礎,但是仍然存在諸多問題。通過分析浙江省酒店業綠色技能開發方面的瓶頸問題并提出相應對策,以期為浙江省酒店業綠色技能開發體系的構建提供思路。
關鍵詞:浙江省;酒店業;綠色技能;體系
中圖分類號:F719.3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6)18-0140-02
自2008 年開始,綠色經濟逐步成為學界和實業界的關注熱點,包括澳大利亞、加拿大韓國、新加坡、越南等在內的所有國家政府都制定了綠色經濟發展政策。我國政府《“十二五”規劃綱要》提出,要通過綠色發展,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綠色技能是綠色經濟發展需要的關鍵技能,各國政府都致力于通過提升綠色技能來促進綠色經濟的發展。酒店行業作為綠色經濟發展的先鋒行業,理應在綠色技能開發方面做出表率。浙江省酒店業自2011年開始,高星級酒店陸續加入了“申綠”的行列。雖然浙江省酒店業綠色技能體系的開發有了一定的基礎,但是作為一個新生事物,綠色技能開發體系尚缺乏一個系統的研究。研究浙江省酒店業綠色技能開發體系的策略,對于提高浙江省酒店業核心競爭力,意義顯著。
一、酒店業綠色技能的內涵
(一)綠色技能的概念
對于“什么是綠色技能”或者說“綠色技能”的具體內涵,國際社會還沒有形成共識,比較有影響力的說法是,綠色技能是指在掌握完成一項工作所需基本技能的基礎上,還具有對包括氣候變化在內的環境問題日益增強的意識、實現可持續生活方式的責任感,以及在工作中踐行可持續發展行為的能力。由此看出,“綠色技能”是通用性技能,包含了環境保護所需的各種實際技能。
(二)酒店業綠色技能的概念
依據國際通用的對綠色技能內涵的解說,筆者根據酒店行業的特征與要求,嘗試對酒店業綠色技能的概念界定如下:酒店業綠色技能是指在掌握酒店工作的各項基本技能基礎上,具備酒店業運營所要求的綠色環境、綠色管理、綠色服務、綠色文化、綠色顧客各環節的綠色意識和態度,形成一個相對完整的綠色系統。
二、浙江省酒店業綠色技能體系開發的必要性
(一)系國家綠色經濟發展要求使然
我國《“十二五”規劃綱要》提出,要通過綠色發展,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中國綠色經濟展望(2010—2050年)》報告指出,中國的綠色轉型已迫在眉睫,中國已經開始了向綠色經濟轉軌的積極行動,走綠色發展道路實現更有質量的經濟增長。酒店業作為崇尚綠色環保的風向標,必須通過綠色技能體系的開發來實現酒店業的綠色增長,為促進綠色經濟的發展貢獻力量。
(二)系浙江省酒店業轉型升級要求使然
傳統酒店業目前競爭的主要武器具有“五低”特征:低成本、低技術、低價格、低利潤、低端市場;而代價卻是“五高”結果:高能耗、高物耗、高流動、高排放、高污染。浙江省酒店產業呈現大而不強、快而不優的發展現狀。通過以節能減排為核心的低碳技術創新的運用能夠有效降低酒店業的電、水、氣、油等資源的使用量與二氧化碳排放量,積極推動了相關資源的循環利用,降低能耗成本,提升經濟效益,減少環境污染,營造環保、綠色、生態等健康、積極的酒店形象,促進酒店行業向低碳行業轉型。
(三)系打造浙江省酒店業全新核心競爭力要求使然
浙江省酒店業經過幾十年的發展,服務質量一直是酒店競爭的關鍵所在,但是縱觀我國的高星級酒店,酒店服務質量之間的差異微乎其微,酒店為提高品牌影響力都在服務質量方面做足了文章,僅依靠服務質量很難在現階段的酒店行業脫穎而出。綠色技能是一個新生且符合國際潮流的標桿,浙江省酒店業在綠色技能方面應積極探索,構建新的核心競爭力,爭取在國內乃至國際酒店行業的舞臺上嶄露頭角。
三、浙江省酒店業綠色技能體系開發的瓶頸
(一)缺乏綠色經濟制度頂層設計
當前,浙江省政府在資源節約利用、生態環境保護、節能減排、循環經濟發展等方面做出了一定的努力,但是由于缺乏頂層設計,導致現有的綠色經濟法律法規政策不全面、不系統、不完善。同時,由于缺少上位統籌設計,在綠色經濟體制特別是針對性的綠色政策(例如酒店行業)尚缺乏系統的制度,綠色理念在經濟發展中尚未落到實處,有些政策在執行過程中與經濟發展發生矛盾時便會讓步,綠色政策執行力較弱,從而導致酒店行業在踐行綠色技能開發體系的途中,缺少制度性的保障,很多工作的開展步履維艱。
(二)綠色技能理念尚未全面形成
酒店業綠色技能體系的開發需要管理者、員工、顧客的全方位配合與支持,才能最終形成綠色技能開發的完整體系。但是由于受經濟發展水平的制約,綠色理念還未深入人心。酒店管理者在制定某些方案時,很難舍棄因為保護環境而造成的利潤差額,導致很多情況下,酒店的綠色政策往往僅限于表面文章,應付政府部門的檢查;對于酒店的一線員工,酒店在綠色培訓方面還做得不到位,員工的綠色意識薄弱,很難主動地為顧客提供綠色服務;對于大部分顧客來說,他們非常希望酒店提供的是綠色服務,但是當某些綠色政策妨礙到顧客利益時,顧客就會本能抗拒。因此,全民綠色理念的缺失也是酒店業綠色技能發展的一大障礙。
(三)酒店的綠色管理流于形式
現階段,浙江省酒店業實施綠色管理還只處在比較初級的階段,對什么是綠色管理和怎樣實施綠色管理的認識還有待進一步提高和深化。例如,在典型的能源利用率方面,國家規定了酒店的能源標準,要求酒店給予嚴格的控制和管理,但是大多數酒店的能源利用率都沒有達到先進水平,存在設備運行狀態不經濟、設備控制系統不完善、設備運行效率低等問題;還有些酒店的綠色管理處于口號階段,認為給酒店掛上“綠色”或“生態”招牌,就可趕上綠色管理的潮流,這樣就使得“綠色管理”成為一句空話,很難形成真正的綠色酒店環境。
(四)綠色技術的創新能力不足
酒店業綠色技能體系的開發需要強有力的綠色科技作為后盾,但是目前我國在綠色科技方面的創新能力還不能支撐綠色技能體系的要求。綠色技術開發的周期長、費用高、風險大、利潤低,加之綠色技術的市場需求不明顯,推廣渠道缺乏,又造成綠色技術創新預測困難,產品開發方向不清,技術開發方很難向市場提供實用系列綠色技術。加上很多酒店管理者關注直接經濟利益而忽視社會利益,市場投機性強,短期行為嚴重,酒店綠色技術開發中心和服務中心普遍尚未建立,技術信息網絡和信息傳遞機制不健全。酒店綠色管理薄弱,既是造成一系列嚴重的微觀和宏觀生態經濟矛盾的重要原因,也嚴重阻礙了綠色技術創新。
四、浙江省酒店業綠色技能開發體系策略
(一)政府宏觀調控,完善綠色經濟的法律法規
政府應制定相對完善且執行度高的綠色經濟政策體系和法律法規體系,尤其是適用酒店業的綠色政策,為浙江省酒店業技能開發體系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例如,政府可以在酒店稅收、融資、信貸、政府采購等方面,對酒店綠色技能的開發實行優惠政策,通過政策引導、法律法規約束、制度管理等推動酒店綠色技能開發。同時,政府應不斷嚴格環保法規和標準,嚴格實行污染許可證制度,完善排污收費制度,尤其是對酒店業廢棄物的處理,盡快建立全面反映社會成本、環境成本的價格體系,使環境污染破壞的成本內部化,以真正發揮約束和刺激作用。開征環境稅,建立生態環境綜合補償機制,根據各酒店對生態環境的貢獻度給予相應的獎懲,對酒店產生巨大的激勵作用。
(二)全民共同進步,樹立綠色環保的全新理念
加強宣傳教育,從經濟生活的各個領域,生產、流通、消費等經濟生活的各個環節,從政府、企業、公眾等各個主體,全面倡導綠色環保的新觀念,創造綠色的社會大環境。在酒店業的實際運行中,首先,對酒店管理者進行綠色技能理念的培訓進修,讓管理者時刻以綠色環保作為酒店運營決策的指導方針;其次,對酒店的服務人員進行綠色技能的相關培訓,依照酒店制定的相關標準,將綠色技能的理念運用到服務過程的每一個環節中;再次,加強對酒店顧客的綠色技能理念灌輸,讓有意識的顧客參與到酒店的綠色行動中來,對綠色技能方面踐行較好的顧客給予獎勵,形成激勵效應。酒店的相關利益主體都能夠用綠色技能理念包裝自己,保證酒店業綠色技能體系開發的綠色氛圍。
(三)酒店上行下效,提高綠色管理的執行力
綠色技能體系的開發要落到實處,不能停留在口號階段。首先,酒店管理者必須依據酒店的運營程序,制定出一系列的綠色政策,并組建專門的綠色政策監督小組,定期督查綠色政策的執行情況;其次,構建符合酒店自身的綠色企業文化,用綠色文化作為酒店運行的指導方針,在綠色消費還未成為主流的情況下,進行引導并促進綠色消費,創造綠色需求;再次,可以考慮與行業內酒店聯合,建立綠色酒店組織,共同制定酒店業綠色技能體系的運行標準,相互監督執行,形成輻射影響,帶動周邊及全國酒店業綠色技能體系的實施。
(四)關注科技創新,提高酒店綠色技術應用能力
首先要注重綠色環境設計,特別關注酒店與周圍環境的共生、能耗的有效利用、封閉狀態下的空氣質量等。例如,酒店在公共洗手間安裝“感應式”自動沖廁設施,大堂可采用“光感”裝置,根據日照調節照明亮度,客房可采用“人體感應”照明控制裝置。使用污染較小的無磷洗衣粉,使用節能高效設備,使用太陽能熱水器,減少能源使用量,在滿足客人要求和保持清潔衛生前提下,減少床單等洗滌次數來減少排污。公共區域的自動扶梯采用變頻技術,可使無人乘坐時耗電量大大降低,以節約能源。鍋爐廢氣余熱回收利用,冷凝水回收、經綠色水處理設施形成中水,用于飯店綠化、沖廁用水等措施實現資源的循環再用。
參考文獻:
[1] International Labour Organization,Skills and Occupational Needs in Green Building[R].2011:39-121.
[2] International Labour Office,Skills for Green Jobs:A Global View[R].2011:118-121.
[3] 李玉靜.綠色技能發展:實踐策略選擇[J].職業技術教育,2013,(13).
[4] 李旭東.澳大利亞綠色技能教育及實踐[J].世界教育信息,2012,(4).
[5] 湯霓.技能促進可持續發展:綠色技能課程體系的構建與實施[J].職教通訊,2012,(22).
[6] 楊燕.高職建工專業“綠領”人才培養課程體系構建研究[J].江蘇教育,2014,(4).
[責任編輯 李曉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