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益陽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16-0016-02
在新課標理念的指導下,就“空間與圖形”的教學,在這幾年培訓班中作了多次以創設課堂寬松環境,尊重學生原有認知專題研討,開設了“角的認識”“數一數、擺一擺”“梯形的認識”“圓的面積”“圓柱的認識”“長方體、正方體的認識”“長方體、正方體的體積計算”等研討課。從學生熟悉的生活中的圖形入手,讓學生來認識、探究和發現,是培養小學生空間觀念的有效途徑。
一、創設自由開放的課堂空間
教師要善于創設一種不受傳統束縛,不同意見、想法均能受到重視、尊重、贊揚與鼓勵的課堂環境。創設寬松、和諧的學習氛圍,教學時空的開放,教學內容、教學方式的開放。這種課堂空間對學生空間觀念的培養起著巨大的促進作用。
我在執教“圓柱的認識”時,為學生提供了一個學習包,里面裝有茶葉罐、一次性紙杯、椰子汁罐、長方形、平行四邊形、大小不等的圓、尺子等實物,然后讓學生分小組對圓柱的特征進行探究,最后舉行了“研究成果發布會”。學習包材料里有的是圓柱,有的不是;有的材料能組成圓柱,有的卻不能;成果發布時也不是按教師預設的程序進行,學生獲得圓柱的特征是需要經過自身及小組的不斷辨析、自己自主匯報、全班討論修正,師生之間在交往中不斷地完善建構,激發了學生學習潛能。
一年級,在教完“5的認識”以后,教材安排學生用5根小棒擺一個五邊形,有的教師直接問:“用5根小棒你能圍成什么圖形?”全班學生整齊劃一地擺出了五邊形,表面上看教學效果很好,實際上無形之中可能會扼殺學生創新的機會。培訓班的吳小姿老師在匯報課中將提問改為:“請你用5根小棒,擺出一個你最喜歡的圖形?!苯Y果學生出現了千奇百怪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