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寧
摘 要:高等職業院校的培養目標是培養高技能人才,使學生掌握的知識和實踐能力貼近行業標準、企業生產實際和崗位要求。而課程采用的教學模式是實現目標的關鍵所在。技能大賽是高校教師和學生接觸行業企業實際的重要途徑。該文介紹了一種“課程與職業技能大賽耦合”的教學模式,把課程與職業技能競賽相結合,把競賽內容融入到課程的教學過程中,使學生在平時的學習中就能嚴格按照行業標準要求自己,激發學習興趣,培養學生自信心,實現教學目標。
關鍵詞:職業技能大賽 課程 教學模式
中圖分類號:G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6)06(b)-0104-02
1 基于“課程與職業技能大賽耦合”的教學模式的基礎和內容
1.1 基于“課程與職業技能大賽耦合”的教學模式的理論基礎
基于“課程與職業技能大賽耦合”的教學模式基于建構主義,建構主義的核心思想是,學生學習的知識不是教師傳授獲得的,而是學習者在一定的社會文化背景下,通過教師或學習伙伴的相互協作,利用必要的學習資料進行建構而獲得的。建構主義強調的是“情境”“協作”“會話”和“意義建構”。
“課程與職業技能大賽耦合”的教學模式完全符合建構主義的四個要素。其中“情景”就是模擬職業技能大賽;學生在進行比賽的過程是需要一個團隊共同完成的,因此,把課程和技能大賽耦合,就是要求學生平時上課時也是分組合作,進行“協作”;在學生完成一個項目之后,老師要進行點評與指導,進行“會話”;通過這些環節之后,學生進行總結、反思,“建構”出自己應該掌握的知識和技能。
1.2 基于“課程與職業技能大賽耦合”的教學模式的實踐基礎
基于“課程與職業技能競賽耦合”的教學模式是在該院汽車電子技術專業參加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高職組比賽并獲得“自動變速器拆裝與檢測分賽項”團體獎的基礎上提出的。具有一定的實踐基礎,參加了職業技能大賽后,該專業教師真正了解了行業企業對該專業學生的要求,了解了該門課程學生應掌握的知識點、技能點、重點,在此基礎上對《自動變速器原理與維修》課程進行了教學模式的改革及應用,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1.3 基于“課程與職業技能大賽耦合”的教學模式的內容
基于“課程與職業技能競賽耦合”的教學模式就是把課程內容分為若干項目,項目按照行業企業要求掌握的技能點進行設置,每一項目嚴格按照行業標準規范學生操作,學生在項目中作為主體,給學生提供的資源也是真正面向學生,提高學生主動性。《自動變速器原理與維修》課程以前采用項目教學法,但只是簡單的把內容分為項目,項目的分解更多是面對教師如何教,卻忽略了項目教學的真正意義,項目的分解應該是面對學生如何學,所有的教學資源應該是為學生而服務的,因此,課程項目的設置就應有針對性,真正貼近行業企業,按照行業企業的要求進行項目的劃分,項目內容的設置是與培養學生職業技能相關的。
教師和學生接觸行業企業并能夠鍛煉自身的直接途徑就是參加職業技能大賽,因為現代職業技能大賽比賽項目設置的特點就是要充分了解該行業的現狀,使競賽項目能適應該行業最成熟、最常見的技能要求并結合該專業對口企業發展的實際情況。
目前《自動變速器原理與維修》課程在進行項目設置時就充分考慮了項目要適應企業的需要;項目要以工作任務為導向,貼近企業生產實際。因此,該教學模式就是以項目為橋梁,把課程與職業技能大賽耦合,把競賽內容融入到項目中,使競賽內容項目化,以競賽形式完成實踐任務,使學生在平時的學習中就能嚴格按照行業標準要求自己,激發學習興趣,主動實踐,培養學生自信心,使自身的實踐能力不斷攀升,實現教學目標。
2 基于“課程與職業技能大賽耦合”的教學模式主要解決的教學問題
(1)采用基于“課程與職業技能大賽耦合”的教學模式,改變了以前項目設置的盲目性,使項目設置趨于目標化、行業化,該模式能夠促進學生專業素質的提高,改變了學生缺乏自信心的問題,改善了學生被動學習的現狀。
(2)通過“課程與職業技能大賽耦合”的教學模式,促進教師和學生不斷了解行業發展現狀,貼近企業生產實際,變被動了解為主動去實踐探索,學生在平時的學習中就能嚴格按照行業標準要求自己,有效解決了實踐教學中項目內容與企業生產實際脫節的問題。
(3)有效地培養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創新能力,促進學生養成終身學習的習慣。
3 基于“課程與職業技能大賽耦合”的教學模式的實現途徑
在對《自動變速器原理與維修》課程進行“課程與職業技能競賽耦合”教學模式改革的基礎上,為適應當前人才綜合素質培養的大環境,現歸納出以下幾方面改革的途徑。
(1)課程改革,實現專業課程內容與職業標準對接。以提高學生綜合職業能力和培養學生終身學習能力為目標,緊貼社會行業企業發展需求,結合產業發展實際,對接職業標準,更新課程內容,調整課程結構,優化項目設置,實現人才培養與產業的緊密對接。
(2)改善條件,激發學生的實踐興趣。興趣是激發創造的動力源泉,學習一門技術首先需要培養興趣,需要構建一個良好的環境。通過整合有效資源,不斷更新教學設施和儀器設備,實驗、實訓室實行開放式的管理,并建立相關配套制度,保證學生有足夠時間的、高質量的實際動手訓練,為學生主動實踐提供必要的條件。
(3)了解學生實際,狠抓學生基本功。目前,高職院校學生有其自身的特點,理論基礎不過硬,動手能力有待提高。因此,要從細微處入手,深入地了解學生的真實水平,因材施教,既不能否定學生的能力,也不能高估學生的水平,有步驟有條理地引導學生實踐。
(4)引導學生,增強協作精神。沒有協作就難以形成氣候。一個人的精力和能力畢竟是有限的,一人為木,眾人成林,只有眾人拾柴才有火焰高的局面。要鼓勵學生多參與校內、校外的科技競賽,給學生人人參與的機會,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在競賽的大環境中培養自己的能力、磨練自己的意志,同時通過參加大賽懂得團隊協作精神。
(5)加大教材改革的力度。鼓勵教師編寫教材,不斷更新教材內容,通過任務驅動法設計教學,以任務為抓手,以貼近行業企業標準為目標。
4 結語
在目前的人才培養過程中,從來不缺少實踐環節,但學生的實踐能力仍顯不足,而且往往實踐不能貼近該行業現狀和企業生產實際,針對這一現狀,使課程和職業技能競賽耦合,為高職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提供機會,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對高職學生的就業有很大幫助。
參考文獻
[1] 李明宇,劉柏霞.基于職業技能大賽視角的高職人才培養模式構建[J].教育管理,2014(8):33-35.
[2] 黎萬平,胡華文.淺談職業技能大賽對物聯網專業建設的促進作用[J].新課程研究:中旬刊,2016(5):113-114.
[3] 袁泓.職業技能大賽對高職教育發展的若干問題研究[J].經營管理者,2016(15):385-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