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庚
摘 要:中小企業是我國經濟增長和維護市場競爭機制的重要支撐支柱,是提高社會就業率和進行創新研發的主要載體。而中小企業資金來源渠道單一、融資困難和資金需求大的不平衡一直是業界爭議的話題,也是制約中小企業創新和發展的問題。目前,中小企業依賴內部融資和銀行貸款的現狀依然沒有多大的改變。因此,從新的經濟形勢和市場環境出發,透析目前中小企業資金融通困難的現狀和原因,并根據新時代的多樣融資渠道提出解決對策。
關鍵詞:中小企業;籌資難;對策
中圖分類號:F276.3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6)16-0064-02
引言
目前,我國中小企業由于規模較小帶來的優勢是經營方式靈活、組織成本低廉、轉移進退便捷等,缺點是企業內部的自由資金非常有限,而向外部獲取資金比較困難阻礙其規模擴張和創新。本文研究表明,國家要建立和維護公平的競爭環境,在政策上對待國有和民營企業要采取公平的標準。另外,中小企業籌資困難問題需要社會各方面支持,更需要企業自己努力奮斗和嘗試多樣的融資渠道以滿足自身資金的需求。同時提出,應利用優勢增加自身的生命力、科研創新能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需要多種籌資渠道方式。
一、我國中小企業融資難背后的導因
(一)經營模式粗放,管理落后
現階段,我國多數中小企業仍然采取家族式管理、粗放的經營模式和落后的管理理念,管理體制不健全,缺乏規范化、系統化的規章制度,大大地削弱了管理效率和管理效益。這樣的經營管理模式下,非常容易造成產權結構不清晰而引發產權爭端、企業生產效率很難有效提高、很難進行系統性的風險管理和資金管理、發展規模容易受到限制等一系列的問題。如果無法科學化高效化企業的管理體系,高違約率和倒閉率會極大地影響銀行和其他提供資金的機構對中小企業的信息。在目前嚴峻的經濟形勢下,實體經濟發展步履維艱,整個市場雖然有央行不斷防水的資金支持,但相比于成熟的企業,經營管理有短板的中小企業面臨的形勢更加嚴峻。
(二)信息不對稱帶來逆向選擇,征信體系有待完善
中小企業由于其規模及成本的考量,企業在信息披露和信息完備等方面要遠落后于大型企業,因此導致評級機構、貸款機構等于企業之間信息不對稱。例如,大企業能夠聘請專業的會計師事務所和評估機構對企業進行全面評估,配備專業的人員負責聯系金融機構、政府部門等,以保證自身良好的信用,但中小企業卻無法做到這一點。信貸機構不能夠獲得企業的內部信息,以致不敢為中小企業提供信貸。
中小企業大部分處在初創或成長期,企業的可變現資產較少,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不能夠為傳統的信貸評價體系所發現,導致即使非常優秀的中小企業也很難獲得貸款,這其實要求信貸部門能夠對其信貸體系做出調整。未來銀行投行化是大趨勢。如果銀行仍然以老的模式來評價企業,必然會在激烈的競爭當中被淘汰。
中小企業大多為民營企業,民營企業的融資環境在我國就是比較惡劣,即使對于大型企業也是如此。我國在經歷了長久的計劃經濟到市場經濟轉換之后,民營經濟還未得到市場的足夠認可。中小企業的這一屬性,也決定了它的融資較其他類型的企業要難得多。
二、解決中小企業融資問題的對策與建議
(一)全力促進中小企業的發展
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問題不僅要通過企業外部國家政策和信貸體系的完善營造一個良好的支持氛圍,同樣也需要企業自主提高核心競爭力。中小企業提高競爭力不僅有助于企業吸引風險投資、提高信用等級,也有助于企業長遠發展。因此,中小企業應該積極淘汰落后設備和技術,積極引進新型技術,采取合適的研發投入提高創新能力。在外部環境建設上,我國政府應該提供合理的政策支持,比如設置專門的中小企業管理機構,為其提供有針對性的直接貸款或者協調貸款。另外,商業銀行為成熟大企業提供的貸款利率和中小企業貸款利率應該有所區分,更符合背后反映的風險。
(二)拓寬融資渠道
1.票據融資。中小企業的資質得不到市場的認可,但是企業的經營所衍生出的商業信用是有價值的,例如企業所獲得的大企業的商業票據、對銀行承兌的匯票。通過票據的質押和貼現進行融資可以大大提高融資的便利度。并且,只有優質的中小企業才能夠獲得這些票據資源,以票據方式融資更市場化,更能體現中小企業的優勢所在。
2.融資租賃。如果企業缺乏一次性購買設備的資金,它可以與融資租賃公司簽訂合同,通過分期租金的形式將現在的資金支出轉化為分期支出,減少了當期資金的壓力。因此,應該鼓勵中小企業多采用融資租賃的形式緩解現金壓力,通過這種方式用未來的現金流做保障直接獲得生產需要的設備,從而間接地化解籌資困境。
3.資產證券化。中小企業雖然整體經營較為粗放,但不乏具有優質資產和穩定現金流的中小企業,所以中小企業可以將其所擁有的部分優質資產或無形資產通過中介機構進行打包,然后整體出售給市場,既能夠保證企業業務的穩定性,又能夠獲得一筆長期穩定的融資,對于中小企業來說是最好的融資方式。
(三)努力改進金融服務
要建立和維護公平的競爭環境,在政策上國有企業、民營企業要一視同仁。國家要在財政政策、稅收政策、金融政策、行業準入等方面,做到國有企業、民營企業兼顧,使民營企業獲得與國有企業平等發展的機會和權利。
盡快加強銀行的投行化進程,銀行不能再像以往的貸款思路一樣,只看擔保和抵押。隨著利率市場化的不斷深入,銀行業的競爭也越來越激烈。未來需要銀行能夠更加準確地衡量企業的資質和償付能力,以投行的視角看待企業。
最后,擔保公司在融資的過程中充當了重要的作用,要完善擔保體系,引入合適的擔保機構幫助企業提高信用等級。對于優質的中小企業,如果能得到擔保公司的增信支持,則很容易獲得貸款,而本文認為在擔保體系的建立中,地方政府應是主要的主導方,應加強地方政府對地方中小企業的擔保支持作用。
結語
中小企業籌資的困境很早就成為學界討論的熱點和現實問題,隨著時間的推移,中小企業籌資較困難的問題在高速發展的互聯網金融時代和不斷完善的社會征信體系下得到一定改善,但仍然需要通過企業自我約束自我提高、金融政策的配合、信用環境的不斷完善等多方面的進步而得到進一步的改革和創新,中小企業融資難的現狀一定會得到改善以至根本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