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偉
摘 要 在互聯網的沖擊下,高職院校圖書館讀者流失已是不爭的事實,圖書館的生存和發展遇到了很大的挑戰。本文從實際工作出發,認真分析讀者流失原因,提出了培育讀者增長點的關鍵環節。
關鍵詞 高職院校 圖書館 讀者流失 創新服務 增長點、
1 高職院校圖書館讀者現狀
根據教育部相關規定,從上世紀末起非師范、非醫學、非公安類的專科層次全日制普通高等學校應逐步規范校名后綴為“職業技術學院”或“職業學院”,高職院校如雨后春筍般快速發展起來。這一時期計算機技術和網絡技術飛速發展,借此機會,高職院校圖書館也迅速發展起來,借還書實現了自動化,自建或購買了很多數據庫、建立電子閱覽室、開設報刊閱覽室,還有讀者可以自由學習的自習室,提供的硬件服務越來越好,吸引了大批讀者到圖書館來,資源也得到了很好的利用。但是自2010年以來,高職院校的招生規模越來越大,投入越來越多,硬件服務依然逐年提高,但圖書館到館人次逐年遞減,電子閱覽室也很少被利用,報刊閱覽室的上座率很低,數字資源也幾乎無人問津,高職院校圖書館的發展遭遇到了瓶頸期,讀者流失嚴重,而圖書館的宗旨是為讀者服務,如果沒有讀者,圖書館也就沒有生存的必要了。
2 高職院校圖書館讀者流失原因
2.1 圖書館自身原因
(1)藏書結構不合理。首先,圖書館因受經濟發展的制約,面對圖書價格日益上漲的情況,圖書入藏量越來越少,藏書的發展是圖書館的內在活力,圖書館如果沒有藏書或沒有高質量的館藏,就失去服務的物質基礎。①很多圖書館的購書經費始終保持不變,但物價上漲很快,所能購買的圖書越來越少,因此無法滿足讀者多樣性閱讀的需求。其次,目前很多圖書館采取招投標的方式購買圖書,購買周期很長,方式單一,導致很多熱銷圖書無法及時到館,影響了讀者的閱讀熱情。最后,很多圖書館在購買圖書前沒有調查讀者需求,只是依靠圖書館的員工根據專業建設來選購圖書,導致很多讀者無法表達閱讀需求,所購圖書也無人問津。
(2)管理制度存在問題。開閉館時間不合理,很多高職院校周末及寒暑假根本不開館,平常中午閉館,與讀者的作息時間相沖突。借書過期罰款制度是圖書館延續很多年的管理制度,但對于經濟不好的讀者來說有些難以接受,影響讀者的借閱熱情。還有一些其它因素,比如借書數量過少,借書時間過短,丟失及污損懲罰不合理等。圖書館辦理新生借書證時間太長也影響了讀者的閱讀熱情。
(3)讀者服務項目太少。高職院校圖書館的服務項目較少,而且很傳統,主要表現在:沒有開通預約和續借的功能、沒有過期提醒服務、沒有新書推薦服務、沒有溝通交流的渠道,甚至沒有網站,更不用說郵箱、電話、論壇等渠道、沒有信息咨詢部門、沒有打印、復印和掃描服務,高職院校圖書館還停留在傳統的服務階段,信息化水平比較低,無法吸引讀者到圖書館來學習。
(4)閱讀環境差。高職院校圖書館一般館舍面積不大,燈光照明條件不好,基本沒有安裝空調,甚至很多圖書館沒有無線和有線網絡,沒有休閑場所,位置比較偏僻,都給讀者的使用造成很大的不便。
(5)館員素質不高。很多高職院校圖書館館員學歷不高,職稱不高,缺失職業道德和服務意識,沒有真正樹立全心全意為讀者服務的觀念,對讀者有一種居高臨下的態度,對讀者冷若冰霜;在服務過程中以自我為主,漠視讀者,容易引起讀者不滿,導致讀者流失。②
(6)宣傳力度不夠。高職院校圖書館的宣傳意識較弱,沒有充分利用互聯網的優勢,一直堅持傳統的服務方式,深信“酒香不怕巷子深”,認為圖書館就是給學生借書的地方,沒有必要大力宣傳。因此我們看到高職院校圖書館一般不發放“讀者入館指南”,沒有“新生入館教育”,甚至沒有圖書館網站,這種傳統的服務思想在互聯網迅速發展的情況下使讀者很不適應。
(7)信息素質教育不夠。高職院校圖書館開展信息檢索課的力度不夠,只是單純的開展信息檢索課程,沒有與教學部門合作,讀者對這種理論式的教育不感興趣,因此讀者的信息素質很難提高,影響讀者的閱讀興趣。
2.2 讀者的原因
(1)圖書館意識淡薄。很多中小學沒有圖書館,學生對圖書館的意識比較淡薄,根本不知道圖書館是做什么用的,遇到學習上的問題也不會想到去圖書館查詢資料,甚至做畢業設計也只是在百度上搜索材料,根本不會考慮去圖書館。
(2)讀者信息素質普遍不高。讀者了解圖書館的基本功能,也會去圖書館查詢資料,但是由于信息素質不高,無法快捷的找到所需的材料,時間長了之后就會感覺使用圖書館很繁瑣,以后會越來越少去圖書館。
(3)學生就業壓力大。高職院校一般是三年制,大一學生對圖書館很陌生,很少到圖書館;大二學生基本熟悉了圖書館的使用,會經常到館閱讀;大三學生由于就業壓力比較大,開始找工作,沒有時間到圖書館,因此高職院校學生基本只有一年時間利用了圖書館。
2.3 環境的沖擊
隨著互聯網技術和計算機技術的發展,讀者的閱讀習慣也開始改變,年輕的讀者更傾向閱讀電子圖書,利用零碎的時間,追求新奇的內容,因此傳統的圖書館不是理想的閱讀場所。
3 高職院校圖書館讀者增長點
“用戶是圖書館的生命線,決定圖書館存在價值的不是它本身是什么,而是它擁有的客戶:用戶的數量、用戶利用圖書館的程度、以及用戶所取得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圖書館的用戶服務能力(包括服務項目的多少、服務的廣度和深度、服務方式等)是衡量圖書館發展水平的依據。圖書館的既定目標是爭取客戶,爭取一切利用圖書館的社會成員成為圖書館的用戶。”③在實際工作中明顯感覺到高職院校圖書館的讀者流失嚴重,在給大二學生講授“信息檢索”課時了解到學生的一些情況,80名學生中有接近60人沒有去過圖書館,有70人沒借閱過圖書,即使借閱過圖書的學生也不會用檢索臺的電腦去檢索圖書,而是到書架直接瀏覽圖書,喜歡了就借去,盲目性很大。因此圖書館要找準讀者需求點,利用一切可能的措施,吸引讀者到圖書館來。筆者認為讀者增長點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讓讀者參與館藏建設。沒有讀者參與的館藏建設是盲目的,因此購買圖書前要做充分的調研,廣泛征求讀者意見,與讀者有效溝通,了解讀者需求,及時調整采購計劃,拉近圖書館與讀者之間的距離,提高文獻利用率,④這樣的館藏建設才能得到讀者的青睞。
(2)豐富購書渠道。很多圖書館只是采取招投標的方式購買圖書,但是這樣購書周期較長,新書無法及時到館,影響讀者的閱讀。因此要采取靈活多樣的購書渠道,可以采取零星購書和招投標相結合的渠道購買,招投標可買到大量的專業館藏圖書,零星購買新出版的圖書,圖書質和量都得到了保障,能有效的吸引讀者到館閱讀。
(3)加強數字圖書館的建設。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讀者的閱讀習慣已經發生了很大改變,從網絡上獲取信息資源已經成為讀者生活和學習的必要部分。傳統的圖書館已經不能滿足讀者的需求,因此圖書館要借助網絡技術和多媒體技術大力發展數字圖書館,加快數字圖書館的硬件建設,豐富館藏資源,創新和豐富服務體系,開展信息素質教育,吸引讀者到圖書館,提高數字資源的利用率。
(4)加強制度建設。制度建設是保障服務質量的基礎,圖書館的制度建設應該隨著社會的發展而不斷變化,適應讀者的需求。例如,圖書館延續多年的借書過期罰款制度,如果有讀者過期可以讓他們到圖書館義務勞動,這樣既可以讓讀者參與圖書館的簡單事務,進一步了解圖書館,又減輕了讀者的經濟負擔;新書上架的時間盡可能縮短,盡快讓讀者閱覽到新書;規范部門之間的責任,讀者遇到問題咨詢一個部門就能迅速解決,不能相互踢皮球,提高工作效率;加快反饋響應速度,讀者投訴的問題要盡快回復和解決;舊書剔除需要加快,一些幾乎沒有讀者借閱的圖書要盡快剔除;及時給讀者辦理借閱證,保障讀者能盡快借閱圖書。這些制度的完善和改進都可以提高圖書館的工作效率,給讀者提供便捷的服務。
(5)提高館員素質,創新服務體系 。高職院校的發展歷史不是很長,部門建設不完善,人員配置不夠合理,因此高職院校圖書館一定要根據實際情況科學設置服務部門,明確分工,配置一定數量的專業館員,保障服務質量。隨著讀者需求的變化,圖書館一定要加強館員的培訓,著力提高員工的專業素質,加強員工的考核和管理,打通職務晉升的通道,拓展發展空間,調動員工的積極性,提升館員的主人翁意識,豐富和創新圖書館的服務體系,提高圖書的利用率。
(6)轉變觀念,創設溫馨的閱讀環境。閱讀是一種優雅、輕松的活動,高校圖書館不妨把閱覽室變成一個優雅、別致的休閑閱讀場所,溫馨的裝飾,鮮明的主題,清新的氣息,處處有景,貼心引導,這樣的閱讀環境難道吸引不來讀者嗎?高職院校圖書館還可以引入圖書超市式館藏布局,打破以往藏書區與閱覽區分離的形式,讀者可以隨意從書架上選取所需圖書就近閱讀,也可以通過圖書館的自主借閱系統進行自助服務;⑤建立學習共享空間,提供個性化的服務,讓讀者輕松自由的學習;合理布局書架和書桌,科學配置燈光照明,提供足夠多電源插座和網絡接口,無線接入點要覆蓋整個圖書館等等,給讀者營造較好的環境,才能讓讀者感覺閱讀是一種享受,而不是苦行。
(7)加大宣傳力度。高職院校圖書館應該主動出擊,加大宣傳力度,讓讀者更好的了解圖書館,認識圖書館,輕松自由的使用圖書館。高職院校應該建立網站,對外宣傳圖書館;開設微信、QQ、郵箱、電話和論壇等溝通渠道,及時與讀者溝通,了解讀者需求,及時解決讀者咨詢的問題或意見;給新生發放新生入館指南,讓讀者便捷的到館學習;開展新生入館教育,開設信息檢索課程,強化圖書館意識,讓讀者更早、更快的掌握使用圖書館的技巧;和教學部門合作,開展信息素質教育,提高讀者的信息素質,掌握檢索技巧;與其它部門合作,參與學生活動,大力宣傳圖書館。圖書館只有主動出擊,強化讀者圖書館意識,培養讀者的閱讀習慣, 讓讀者明白為什么要讀書,讀什么書,如何利用時間來讀書,只有這樣才能提高圖書利用率,吸引讀者到圖書館來。
(8)面向社會服務,培育社會讀者。高職院校圖書館為本校服務和社會服務已經成為高校圖書館可持續發展的兩個方面,高職院校圖書館依靠獨有的資源優勢、技術設備優勢和人員優勢逐漸培育為社會服務的專長,形成獨有的生長點。⑥馬克思說:“人是生產力中最活躍的因素”,而圖書館生存的基礎也是人,即讀者,因此只有把書給盡可能多的讓人閱讀,書才是有用的,才能體現圖書館存在的重大作用性。高職院校的圖書館館藏量已經足夠,而校內服務群體人數較少,應該盡可能的吸引社會讀者,拓寬服務群體,才能更大的發揮圖書館的優勢。
4 結束語
網絡環境下高職院校圖書館讀者流失不可避免,問題的根源也很明確,主要是館藏結構不合理、管理制度不完善、服務體系單一、閱讀環境較差、讀者閱讀意識不強和互聯網的沖擊等。因此高職院校圖書館要主動出擊,找準原因,完善自身建設問題,拓寬服務的對象,大力宣傳,培養讀者的閱讀意識,尋找吸引讀者的增長點,讓更多的人生活和工作都離不開圖書館,只有這樣才能在互聯網的沖擊下生存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