茹吉
中圖分類號:G423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2095-9214(2016)05-0023-01
一、 教學內容分析
本節內容選自浙科版《科學》七年級上第一章第一節。本節內容是初中科學的第一節課,承擔著開啟學習一門新學科的“緒論”功能。主要目的是激發學生學習科學的興趣,對科學學科形成一個初步的認識,為學習科學做好準備。內容難度不大,但對能力和情感態度要求較高。教師在講解過程中結合視頻、圖片等材料。結合科學史的內容引導學生理解科學,感知科學;利用實例介紹幫助學生理解、掌握科學研究的基本方法,能夠獨立進行簡單的科學研究。
二、 學習者特征分析
本次授課對象是七年級學生。學生正處在學齡中期的開始階段,好奇心強,具有較強的求知欲和探索欲望,對自然現象,新奇事物以及日常生活中的科學知識充滿興趣。課堂比較活躍,參與度較高。學生在小學階段正式接觸過科學課程,對學科已有初步認識。教師第一次接觸學生,對學生知識基礎和思維習慣特點并不了解,在教學過程中要注意發現班內學生的個性特點以及學習習慣。
三、教學目標分析
1.知道什么是科學、科學始于問題; 嘗試發現科學問題、提出問題。2.了解科學技術對社會的影響,初步形成學習科學的興趣。3.體會科學具有的魅力,感知科學并不神秘。
四、教學重難點
1.理解科學研究始于問題并嘗試發現并提出科學問題。2.了解科學技術對社會的影響。
五、教學過程
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教師活動]大家都過了一個充實無壓力的暑假,不少同學都出去旅游了!現在我們請幾個同學跟我們分享一下他們旅途見到的自然風光和有趣現象
[學生活動]準備好的同學進行展示
[教師活動]展示:雨后彩虹、深秋早上草皮上的霜、大雁遷徙……
提問:這些現象我們都見過!那看到這些圖片想到什么問題了呢?前后4個同學為一個小組,討論交流一下,然后我請小組代表來發言。
[學生活動]思考
[教師活動]講述:同學們產生了很多問題,大家也都很想答案。在我們學習科學之后就能解釋這些現象。從今天起,我們就要來學習這門新課程---科學。在以后的學習中大家會發現科學是一門有趣的學科,并且在日常生活中很有用。
身邊的科學
[教師活動]同學們看,現在玻璃杯中有大半杯水,如果把筷子放進水中,大家猜想一下會有什么現象?
[學生活動]學生積極討論思考回答
預設:①筷子沒有變化,還是直的;②筷子發生變化,會折斷;③不知道
[教師活動]講述:大家的想法不一樣,一部分同學認為筷子還是直的;另一部分同學認為,筷子折斷;還有一些同學不知道;那我們來看看到底會變成什么樣?將筷子放進水杯,現在同學們看到了,筷子是什么樣子的?。?/p>
[學生活動]回答:筷子在水中看起來像折斷了
[教師活動]講述:其實除了這個現象以外,如果我們仔細觀察,會發現生活中還有許多這樣有趣的現象,我們可以閱讀課本上呈現的圖片,除了這些,同學們能說說其他你們看到過的、最感興趣的自然現象嗎?
[學生活動]積極討論,回答自己最感興趣的自然現象:動物冬眠……
[教師活動]提問:這些現象中,有沒有同學可以試著解釋一下他們的原因。小組討論,然后我們每個小組選擇一個解釋
[學生活動]小組代表總結回答現象的原因
[教師活動]教師總結現象原因講述:科學就是一門研究各種現象,并尋找它們產生、發展的原因和規律的學問。那么科學研究難嗎?怎么進行科學研究呢?
學習科學史,理解科學探究
[教師活動]講述:大家都很想知道怎么進行科學研究?是不是很難呢?科學真的這么神秘嗎?解決這些問題前,我們先來看一個小視頻--播放提前拍攝好的水壺燒開后壺蓋上下晃動的視頻。提問:看到剛才這個現象,大家有什么疑問?
[學生活動]思考 預設:水壺蓋子為什么會晃動?為什么會有水汽產生?
[教師活動]講述:很多同學們都提到了同一個問題:水壺蓋子為什么會上下晃動。科學家瓦特也是這么提出疑問,然后展開研究,最后發明了瓦特蒸汽機??磥砦覀儼嗟耐瑢W都有做科學家的潛質。展示經典的少年被蘋果砸中的圖片,提問:這幅圖片應該都很熟悉,這個帥氣少年是誰啊,這里又有什么科學故事?
[學生活動]預設:回答-牛頓發現萬有引力
[教師活動]講述:同學們的科學知識真豐富,這就是著名的牛頓發現萬有引力的圖片。我們閱讀一下課前發下來的小資料,仔細閱讀兩位科學家的研究過程。在看資料的過程中要考慮一個小問題:科學研究的第一步是什么?
[學生活動]閱讀資料;回答——提出疑問
[教師活動]講述:科學研究都是由一個小疑問引發的,科學其實并不神秘,也不遙遠,只要我們留心觀察,從身邊的小問題著手,我們都可以進入科學的世界,科學就在我們身邊。愛因斯坦曾經說過:提出問題比發現問題更重要。
科學技術改變生活
[教師活動]講述:人雖然沒有魚鰾這樣的結構,但人類利用這一原理發明了潛水艇,人類可以像魚一樣在海里隨意浮沉,探索海洋世界。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人類的生活都在發生巨大的變化,你能舉出一些科技改變生活的例子嗎?小組討論1分鐘,然后我們每個小組請一個代表來回答。
[學生活動]討論,舉例 預設:學生一般從正面回答:家庭全自動用電器;交通便利;電腦信息傳播速度快……
[教師活動]講述:從同學舉得例子來看,科學的確給我們帶來很多便利,那科學技術帶來的都是正面影響嗎?老師可不這么認為,我們來看下面幾張圖片 課件展示:白色污染、汽車尾氣、霧霾、核泄漏……重點講解:霧霾
總結并提問:那么科學研究的方法是什么呢?
[學生活動]回答:多觀察、多實驗、多思考
復習總結,拓展延伸
請學生總結這節課學到的知識點,教師在學生基礎上總結。
課后給大家布置一個小任務:我手上有一個凹陷的乒乓球,請大家幫忙把乒乓球恢復原狀。下節課我們來分享一下大家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