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金榮


摘 要:講評試卷的最終目的是讓學生的思維能力得到發展,使他們分析與解決問題的能力得到提高。講評的過程,要突出數學方法,寓方法于具體講評中,依據題目類型的不同,恰到好處地滲入科學的數學思想方法。
關鍵詞:細查;泛評;選講;精練;反思;通性通法
中圖分類號:G552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2095-9214(2016)05-0045-02
講評試卷是高中數學課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通過講評,分析測試中出現的問題,幫助學生糾正錯誤,鞏固知識,使學生和教師明了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和解決方法。下面簡談下講評時我的幾點做法。
第一,細查。
首先對試卷進行認真的分析,把學生得分情況(及格率、優秀率、平均分、最高分等)統計好,學生答題的錯誤情況統計好,以便了解學生知識儲備情況與能力的大小,教學中教師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給學生一定的時間訂正,自查存在的問題及原因。教學雙方只有在互相了解的前提下,試卷講評課才會更具針對性和實效性。
第二,泛評。
教師在講評試卷時對試卷的整體難度和學生的總體考試情況告訴學生(勿點名得分低的學生),使同學們明了在這次考試中自己所處的“位置”,然后對這次考試進行總結。之后根據統計好的全班學生每道題的錯誤情況確定細講題目,點評題目,與略講題目。
第三,選講。
錯誤最多的應是試卷評講的重點,對典型錯例進行分析、評講。不應也不必要平均使用力量,有些可“點到即止”,有些則要“仔細分析”。對涉及重難點知識且能力要求較高的試題要適當“照顧”;對學生出錯率較高的要“對癥下藥”。因此,要精心設計講評思路,絕不能本末倒置,把強化“通性通法”置之腦后。
現代教學理論認為,學生是教學過程的主體。要充分的發揮學生的自覺能動性,挖掘出學生身上潛在的能力和力量。需要讓學生表達出自己正確的解題思路,讓其在講臺上體驗“小老師”的成就感,激發“佼佼者”在學習中思考探索的興趣和欲望,進一步理解鞏固知識。對一些有多種解題方法的試題,教師應將解題思路的分析和各種解題方法作對比,總結試題的各種特性,然后選擇出最簡或最佳的解法。
第四,精練。
聯系地講、創新地講是我們教師的追求與目標。講評試卷是為了鞏固已有知識基礎,教師應彩用具有引導性的話語進行發問,啟發學生開動大腦,擴散思維,探究新的解題思路,有意識的再做一些相同類型的題目,以培養學生舉一反三的能力,使得學生的創新意識得到了發展。
第五,反思。
試卷評析課不應以試卷講評完為結束,教師應利用學生的思維慣性,引導學生做進一步的反思和探索,以便獲得更好的效果。可以從以下方面入手:
①讓學生回顧試題的解題思路,從解法中再思考。②讓學生回顧試題的最后結果,從結果的適用范圍進行再思考。③對試題進行數學情景和數量的改造,讓學生再思考。總之,教師在講評過程中要力求精講精析,抓住典型錯例,擇其要點加以點撥,讓學生思維得以發散,歸納訓練重要的解題思路與方法。在學生練后再講,思考后再講,表揚后再講解錯題,才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