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維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16-0081-02
在學校里我們經常發現:一個學生在數學上有能力,卻少有學習興趣,因此數學成績不突出,但如果教師能啟發他對數學的興趣,使他喜歡學習數學,那么這個學生就會迅速取得很好成績,可見興趣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學生在數學活動中能否取得成功。我認為作為一名數學教師應該注重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只有調動他們的積極性,才能在課堂上實現真正的有效教學。結合多年的教學經驗,我從以下幾點談談心得體會:
一、設“疑”激發興趣
在教學環節中,教師巧妙設疑,能促使學生積極參與探究,從而培養學習的興趣。例如,我在教學圓的認識時,學生就對車輪子是圓的不是方形和車軸裝在輪子的圓心兩個事實感到好奇,總想弄個明白,這給了我很好的啟發,上課一開始,我就提出這兩個問題,讓學生帶著疑問進入本節課的學習,再讓他們通過動手操作和仔細觀察(形狀各異的車輪的轉動)從而認識到軸裝在圓心,而圓心到圓上任何一點的距離即半徑都相等,這樣的圓心形輪子轉動才能使車子平穩行走,而其他形狀的輪子則不穩定。這樣設疑教學,既讓學生認識和理解抽象的知識,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以趣味激發興趣
數學知識本身蘊涵著一定的吸引力,這就是教材本身的趣味因素,在教學中善于挖掘這些因素,學生就會被有趣的數學知識所吸引,繼而發生興趣遷移,遷移到數學學科的興趣上。例如,教學能被2,3,5整除的數的特征時,教師先鼓勵學生任選一個數,考考教師:它能被2(3,5)整除嗎?學生無論舉出什么樣的數,都沒有難倒教師,學生覺得教師太神奇了。這時教師緊跟說,不是老師有什么特殊才能,而是老師掌握了有關的數學規律。此語一出,學生馬上意識到這些規律的神奇力量,學習欲望自然十分強烈。
三、以情境激發興趣
教師都感到:在教學一些概念、法則時,學生往往覺得很枯燥,學習興趣不高,教師也覺得教起來吃力??墒侨绻ㄟ^直觀的演示、實驗、動手操作、表演等多種形式,讓學生直接感知和體驗,輕松而深刻的理解到掌握概念;例如,在教學角的初步認識中,角的大小與兩邊長短有沒有關系時,我讓學生拿出活動角,親自動手操作:(1)使活動角變大,邊長是否也變大;(2)使活動角變小,邊長是否也變??;(3)用剪刀把角兩邊剪短,角發生了什么變化?學生動手操作,剪活動角的邊,得出結論,角的大小跟兩邊的長短沒有關系,學生在觀察比較中,再動手操作探索出規律,突破難點,掌握知識。
四、以數學的美激發興趣
⑴在教學中充分揭示數學的簡潔美
小學數學中的許多定義、公式都體現著簡潔的特征,主要是語言的簡潔,這在數學中應給予揭示,例如,在教學平行四邊形的定義時,先讓學生充分觀察后自由下定義,然后通過比較揭示:對邊平行的四邊形叫做平行四邊形的定義表述是多么無可挑剔的簡單,這種數學語言的簡潔美給人以明快、精練之美感。數學的簡潔美還在數學技巧上,教學中要注意培養學生追求簡潔的品質,在多種解法中選擇美的解法,例如,在幾種后算法中揭示:
的算法是多么簡單明了!這種數學技巧的簡潔美給人強烈的美感體驗。
⑵在教學中充分揭示數學的相似美
數學教學中的具體內容和形式之間的相似現象構成了數學的相似美,如相似的數式,相似的圖形,相似的解法。在課堂教學中,要善于運用具體勢力,展現相似美,并且啟發學生進行相似聯想,大膽猜想,以引發學生的美感體驗,例如,設計這一組計算題:
學生一開始就感受到算式的相似美,著手計算兩三道題后,很快又發現結果的相似性,即是一個相同數字組成的九位數,隨后同學們依靠類比直接寫出答案,并從中發現了隱含的規律,得意之情溢于言表,學生的學習興趣也得到大幅度提高。
五、緊密聯系實際,全面培養興趣
教學中注重聯系實際,運用貼近學生的生活案例,使學生體會到所學內容與自己接觸到的問題息息相關,并能解決生活中的一些問題,可以大大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同時培養他們的興趣;教師要善于引導學生把課堂中所學的數學知識和方法應用于生活實際,例如,在學過用比例的方法解答應用題后,我問學生學校的旗桿有多高時,他們都說不知道,我便啟發他們用什么方法解決這個問題呢?有的同學說爬上去量一量,這個方法剛剛提出來,便被其他同學否定了,又有的同學說把旗桿放下來進行測量,同樣的這個方法也沒有得到認可,這時我問學生能不能利用所學過的解比例的方法來解決這個問題,學生們立即反應過來,是??!老師,我們可以根據桿高和影長在同時同地的情況下成正比例,這個問題可以用正比例的方法來解決。這樣教師創設出條件,重視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出發,學習和理解數學,既可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又能讓學生切實體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體驗到數學的價值。